劉哲:吹響回歸故鄉的千年尺八

態度、深度、熱度、角度——點擊關注~文體聊城~

全文字數: 2300 ;閱讀時間:8分鐘;坐穩了沒?要開車了哦)

劉哲:吹響迴歸故鄉的千年尺八

1月25日,聊城大學音樂學院,一曲空靈悠揚的尺八演奏《鐵塔煙霏》,彷彿把人帶入這樣一派美景之中:鐵塔傾圮於暮煙斜陽,盪漾在水光波影之中,運河柳堤,古寺荷塘,一片詩情畫意。

劉哲:吹響迴歸故鄉的千年尺八

這是聊城大學音樂學院黨總支書記劉哲和他的妻子陳婷為聊城古八景之一“鐵塔煙霏”創作的尺八曲目,也是他們結合聊城地域特點和尺八音樂特色自創的多首曲目之一。

尺八,日本國寶級樂器,音色蒼涼廣闊、空靈悠揚。1300多年前,尺八由中國傳入日本,後在中國逐漸神秘消失。“尺八這種樂器,是由我的高唐老鄉--唐朝人呂才,定名、定律的。”劉哲說,如今,他立志要讓尺八迴歸“故鄉”。

結緣:從偶然相識到萌生感情

劉哲自幼對音樂感興趣,大學時的專業是民族吹管,對竹笛、豎笛等傳統樂器非常精通。上學的時候,劉哲就知道尺八這種古老的樂器,但他一直以為是日本的樂器。

2011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劉哲在《聊城通史》上看到了有關尺八的記載,後又在聊城市文聯副主席吳文立當時整理的一篇文章《呂才與尺八》上了解到了尺八與聊城的淵源。“我是在高唐出生長大的,和呂才算是同鄉。”劉哲說,從那以後,他便對尺八萌生了濃厚的感情。

於是,劉哲開始醉心於瞭解尺八,尋找關於尺八各種文字、視頻、音頻等資料。“隋唐時期,尺八是演奏宮廷雅樂的主要樂器。”劉哲對尺八的歷史如數家珍,據《新唐書·呂才傳》記載:“貞觀時,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王硅、魏徵盛稱(呂)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樂)律諧契。”這是有關尺八最早的出處,由此可見,實際上尺八這種樂器,唐代之前就早已存在,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劉哲:吹響迴歸故鄉的千年尺八

尺八,經呂才定為一尺八寸,呂才也因此被尊為尺八之祖。“這個‘一尺八寸’ 是唐代的尺,大約是現在56釐米。”劉哲說,隋唐時期,尺八由日本遣唐使東傳日本,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至今還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八支唐式尺八。

最早傳入日本的六孔“唐尺八”僅用於宮廷雅樂,是達官貴人的玩物。如今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則是由日本普化宗和尚覺心於宋朝傳到日本的。覺心到杭州護國仁王禪寺學禪期間,向同門居士張參學習吹奏尺八,並帶回了日本有名的三大‘本曲’之一--《虛鐸》(也稱《虛鈴》)。同時,覺心還帶回了張參善吹尺八的四名弟子,其中一人是現在的濟南人氏。後來,覺心在日本創立普化宗,傳授尺八技藝,將尺八吹奏融入修禪。

“尺八開始被作為‘佛教法器’而存在,隨著普化宗在明治維新中被廢除,尺八才真正流入日本民間。”劉哲說,遺憾的是,尺八這一古老而美妙的樂器自宋朝以後在中國大地上逐漸失去了蹤影。

研究:醉心於磨礪尺八吹奏技藝

工作之餘,劉哲結識了同樣醉心於尺八收藏與研究的冠縣商人丁文彬。因工作原因,丁文彬經常往來於中日之間,不僅為他帶回了尺八,而且帶回了千年以前的尺八經典曲目《虛鐸》。

對尺八越瞭解,劉哲越覺得心痛可惜,越覺得應該讓尺八這種古老的樂器在故里發揚起來。“在尺八的故鄉,竟然沒有人會吹奏,太遺憾了!”劉哲感嘆道。於是,他開始潛心學習尺八的演奏技巧。

尺八具有獨特的演奏技巧,其聲音縱橫差落,盡在氣息分毫之間,即使劉哲擅長笛子、壎、巴烏等民族樂器,仍然要重新學習如何吹奏尺八。在聊大,劉哲不僅是音樂學院黨總支書記,還承擔著教學科研工作。但不管有多忙碌,他每天都要堅持練習三四個小時的尺八。

“如今,國內真正能熟練演奏尺八的人少之又少。拋開歷史斷層的社會因素不談,單單是尺八的價格,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劉哲介紹說,在日本,一支最普通塑料管,也要八九百人民幣,演奏級的尺八更是幾萬、幾十萬人民幣不等。在劉哲收藏的眾多尺八中,就有價值2.3萬元的尺八,為了這些樂器,他前前後後花費了十餘萬元。

好的尺八用竹子製作的,對竹節、粗細、開孔、每節的長度都有著非常嚴格和精準的要求,選材非常困難,一萬支竹子裡也只能選出一兩支。這樣的竹子至少需要長5、6年時間。而且找到這樣的竹子,不能烤,只能靠自然風乾,又需要好幾年。製作也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所以,其價格自然也就很高。“沒有兩根完全相同的竹子,所以也就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根尺八,這也是尺八這一古老樂器的獨特魅力。”劉哲說。

傳承:自創曲目讓尺八落地生根

近年來,隨著日本尺八樂師來中國尋根,尺八在國內也逐漸被更多的人所認識。但劉哲心裡,卻始終還是空落落的。

“現在國內的尺八演奏,要麼是日本人創作的曲目,要麼是唐代古曲。要想讓尺八真正迴歸故鄉、落地生根,需要我們創作屬於自己的曲子。”劉哲認為,對尺八做深入的研究和推廣,需要創作適合尺八演奏的中國本土音樂。

於是,劉哲一方面把中國古琴曲、民歌等經典曲目改編為尺八曲,另一方面和妻子陳婷攜手,花費6年時間創作了具有聊城地域特色的尺八曲目,力求做到把尺八的“靈魂”帶回它的故國和家鄉。

目前,他們已經在繼承與創新的原則上,創作了9首具有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特色的尺八曲。《清平夜月》採用我國古代雅樂調式創作而成,全曲舒緩、典雅,極具中國傳統古樂的風韻,向“尺八之祖”呂才致敬;《參同契》和《石上清流》改編自山東諸城派古琴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音樂特色;《耕莘釣渭》源自“伊尹耕莘”“子牙釣渭”兩個典故,曲子有長天寥廓、志存高遠之意境,充滿了山野的寂靜和大隱出仕前穩如泰山的心境,闡釋了儒家的“慎獨”思想;《魚山梵響》借鑑了魚山梵唄的獨特吟誦特點並結合中國傳統作曲手法,旋律空寂通達,細膩清幽……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尺八、喜愛尺八,劉哲計劃在聊大音樂學院演奏100場小型尺八音樂會。“去年開始,每週三一場公益演出,到現在為止,一共演了12場。打算今年繼續演出,演夠100場為止。”劉哲說他有一個心願,就是在創作和演奏的基礎上,能錄製一張尺八專輯,“讓更多的人能聽到屬於中國的尺八曲,讓更多人能感知尺八這個民族瑰寶樂器的魅力” 。

劉哲:吹響迴歸故鄉的千年尺八

記者: 張英東 、

賈新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