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為什麼要組成樂隊呢??這個問題我發現絕大多數人都不太明白,甚至在音樂圈內,從業者們都有好多人不太明白這後面的來龍去脈:為什麼曾經的樂隊是必須,現在卻變的好像沒那麼必要了。


樂隊到底是幹嗎的?打鼓就打鼓,彈琴就彈琴,唱歌就唱歌,幹嗎非要拉在一起耍?有必要嗎?是為了氣勢嗎?是為了裝逼嗎?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我們從頭開始說。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起源和邏輯

所有音樂活動,包括寫作、演奏和欣賞,全都是圍繞著一個事進行和展開的,是什麼呢?請注意並不是詩和遠方,直接就關於詩和遠方那您不是音樂人,是詩人。


音樂人一定是通過音響效果的,所以第一目的永遠都是那最終完美的音響效果。至於這音響是用來表達詩和遠方還是左手右手慢動作還是你愛他他愛他但他死了我他媽到底是個誰,那就因人而異了,畢竟每個人口味不同。


那麼音響效果的產生就有學問了,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多數情況下),是會包含數個八度的音域,多種不同音色的樂器(包括人聲),按作曲者設計的,隨著時間進行出來的。


你可以理解為,一個音樂作品是一幅畫,畫面有上下左右,位置,有各種色彩(明暗)和線條。那麼一種樂器就是這畫面中的一個顏色(也有將一種和聲理解為一種顏色的),而不同的音域處在了畫面不同的位置上,一起配合產生對比,產生對抗和協作,產生緊張,表達思想。


任何音樂作品,都能拆開成三個事兒,和聲,旋律,節奏構成。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而和聲,大多數樂器無法獨立完成。(鋼琴手和吉他手傲嬌起來)


一般來說,一個作品,往往需要一個和聲樂器(鋼琴或吉他,您要非說自己是專業管風琴演奏家,那您贏了)或者一組人來完成和聲鋪墊(絃樂四重奏或管樂五重奏或合唱團等等),一個或少數幾個臉皮最厚水平較靠譜的演奏員來負責旋律線(歌手,小提,小號,Slash之類的),然後所有人一起,跟著打擊樂演奏員完成節奏構成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菜鳥最容易越演越快,明白跟節拍器練基本功的意義了麼)。


由於音樂的屬性問題:音樂屬於時間第一性藝術門類,而美術屬於空間第一性,所以美術可以由一個畫家慢慢完成,並沒有時間要求,而音樂一旦開始演奏,必須嚴格按照時間同步完成(也就是我們說的掉拍搶拍毀一切)這造成了音樂家和畫家的表達方式上由於技術所限造成的區別,畫家可以一個人用工具完成作品來表達思想,而音樂家需要組隊來展現作品,表達思想。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很多年前~(趙忠祥老師的共鳴與音質) 在沒有任何擴音技術和錄音技術的時代,某一個音樂家,很多時候是無法一個人完成樂思完整表達的,甚至包括最適合獨奏的樂器---鋼琴。


否則作曲家們也就不用寫交響樂室內樂爵士樂和其他樂隊作品了,他們自己本身都是很牛逼的鋼琴家,一個人解決不就行了麼?


鋼琴雖然算是原聲樂器中缺陷最少近乎全能的樂器,以及至今為止最佳的作曲樂器,但是,鋼琴只能奏出一種音色,而且某些音區的音色缺乏力量或缺乏靈氣。


鋼琴永遠無法奏出貝斯的厚重律動,無法奏出尺八的纏繞靈氣,無法奏出絃樂組的揉弦帶來的細膩情緒,無法奏出銅管組霸氣的亢奮氣質,更不用說歌手的人聲質感和打擊樂的跳動爆發力了。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其他樂器單耍的侷限性就更大了。


不是說一種樂器不能玩,而是表達太受限。


大家都知道每一個樂器都有自己的侷限和優勢,其中很重要的兩點就是音域特徵和音色特徵,絕大多數樂器都有自己達不到的音域以及表達不出的音色,例如鋼琴音域最廣,幾乎包含了所有的樂器及人耳能力所及。


但是在音色上,倍低音區的鋼琴音色永遠不能比擬倍低音樂器帶來的厚度及強度的質感,而其他樂器,例如吉他,根本沒有那個音域,所以在作品表達上,需要倍低音託底的作品,尤其是有現代套鼓負責打擊樂部分的作品,幾乎不可能離開貝斯(Double Bass或者電貝斯)的演奏(看明白了麼,就醬為隱藏職業打出了硬廣)。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綜上所述,在沒有錄音工程的年代,完成一個富有表達的音樂作品,幾乎是不可能由一個人完成的,或者說就算可以完成一些作品,比如肖邦夜曲系列,但口味是不是也太沒變化了~~~


引用我最喜歡的當代作曲家之一坂本龍一老師的話“要是劇場裡一直就我一個人在那彈鋼琴,那也太無聊了。我得找些其他musicians一起來玩jam!”


但是,請注意,以上說的情況是在數字錄音工程技術得到發展之前的世界。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技術的革命

上個月我也跟隨著潮流看了凱文·凱利的《趨勢》這本書,從此成為腦殘粉。這是本關於科技技術總結與展望的書,細節我在這裡只講幾個和音樂領域中,樂隊問題有關的部分。

為什麼樂隊的必要性被減弱?因為數字錄音工程在技術上的進步,使音樂的播放脫離了現場樂手的限制。也就是說~ 能用電腦和功放來播放音樂了~ 聘用樂手現場演奏從商業上來說變成了高成本低效事件。

所有的行業,所有的變化最終都是由技術進步所制約的,套用咱們最操蛋的天朝政治書裡的話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進步了,總有事情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錄音工程的進步就造成了大量樂手的失業和樂隊文化的削弱。

想想曾經,所有的慶典,生日,大趴,紅白喜事,任何事件都必須有樂隊在現場給出氣氛。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那個年代,像筆者這樣的音樂人相對普遍,各種樂器都會玩一些,即插即用,救火隊員一般的,這裡缺個貝斯我頂上~那裡缺個鼓手我頂上~那邊缺個歌手我去哼哼兩下。


由於前文所述,作品總是需要共同完成,而且到處是活動,需要大量樂手的配合,所以樂隊文化在音樂領域是必須的。


而現在呢?大多數音樂都由電腦和音箱完成了。成本低,效率高,而且沒有任何樂隊出錯,樂手遲到,歌手車禍現場等等的風險,月亮之上永遠是那麼的高音嘹亮聲線位置統一穩定。

所以從商業層面講,樂隊已不是必需品。雖然聽音樂仍然是巨大的剛需之一,但樂隊和音樂人層面的市場需求已驟減。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再從個人音樂活動的需求來說,從前若想獲得較好的音樂體驗,由於前文說到的音響完整性問題,大家是需要在樂隊配合中實現的,而現在,各種錄音各種數字伴奏可以給你自己耍的機會,同時仍然享受到音樂音響的完整性,越來越多的鼓手選擇自己在家單耍。


再也不用受LOW逼主唱和傲嬌吉他手的氣了(貝斯再次隱身),在家也能跟著音樂,帶著耳機玩兒了。歌手們更直接,一大堆low逼主唱一直就把樂隊當作KTV真人伴奏機器在用,所以有伴奏了還組個球樂隊?

所以似乎,樂隊真的已經無論如何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了。

(更多關於技術革命帶來的音樂行業整體的劇變將在下一篇裡做更多的瞎吹。這裡主要講和樂隊文化有關的部分。)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樂隊文化是什麼?

樂隊的產生,最初第一性似乎是為了單純的音樂性目的,也就是音響效果。


但是,若僅是如此,那麼隨著錄音工程的進步,似乎樂隊文化真的就可以這樣結束了。


但我認為沒這麼簡單。


樂隊文化是一種更復雜的體驗。


是一種對於音樂學習來說必要的課程。


幫助你理解音樂!而這份理解是無法單獨完成的。

由於筆者也有很多的球隊經驗,而且相對來說,球隊文化似乎在中國更容易被大眾理解,所以我們拿球隊文化來做個對比和解釋。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一個健康的球隊文化是什麼?越強的球隊越有一個共同的集體目標,通過溝通,配合,在各自發揮強項,掩護隊友弱項的同時,高效完成共同的目標。越強的球隊越無私,越會在訓練和比賽中忘掉自我的位置,而時刻思考球隊作為一個整體的優劣。

這裡面最重點的體驗是,學會在遊戲中與隊友的配合,在一個優秀的隊伍中,你始終有一種自信和快感,“我有一幫牛逼的兄弟們,各自都會在必要的時刻挺身而出,我們的配合最牛逼。”


在這個意識之後,才是,“我也很牛逼,我居然可以在這麼牛逼的隊伍裡有所表現!”隊伍在前,個人在後。同時又有優秀的個人實力作為基礎。這是一個mindset的問題。

一個隊伍不是1+1的簡單堆疊,而是化學級別的質變,所以球隊文化裡有個重要的詞叫化學效應。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舉個籃球的栗子,一個後衛不會和中鋒(或者PF)玩高效擋拆的話,這人就算是沒正經學過籃球。一個籃球的後衛,可以投不準,可以不會胯下運球,但是你不能不會防守,不能不會傳球,不能不會和內線球員做簡單的擋拆配合。


因為一個正確的擋拆配合會至少創造出一個半身身位的空檔(除非雙方基本功技術水平差距過大)。這個半身身位的優勢如果通過單打來製造,會消耗數倍的體力及數倍的風險(我們假設雙方水平相當)。


大學時候,球隊裡有一個個人水平很不錯的後衛,也很典型,潛意識裡屬於這樣一個思路“一個強隊就是你打一個,我打一個,你手感好就多打幾個,我搶籃板;我手感好我就多打幾個,你幫我搶籃板。”


在攻防中沒有任何有效的隊友配合。效率極差,體力消耗極快。


而2人的擋拆是最基本的2人配合, 更不用提多人的無球掩護,較差跑動和弱側內切了。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沒有籃球戰術基礎的同學們也不要急,先別睡,我拿樂隊來說剛才那些都是什麼意思。


一個鼓手,如果對基本的和聲,和絃及段落感沒有理解。那麼和貝斯的配合會出現幾個問題:


第一,噪音鼓手,也就是不管什麼風格,什麼情緒的和聲色彩,鼓手總是呼呼生風,大力出奇跡,就算重音和貝斯和的天衣無縫,但是由於對於和聲色彩的理解弱了,在音樂性配合上就會出現問題。


而這個也就類似於球隊裡的,你拿球打一個我看著,我拿球打一個你看著----因為互相都不管對方的部分。


第二,段落一旦出現錯位,容易找不回來。這是很多過於依賴視奏及聽覺段落感較差的鼓手的通病。因為和聲理解較差,容易造成段落感差,純靠聽覺和分析無法找到大家彈到哪了,碰到較為複雜的作品,很容易錯位。


所以,在發達國家,一個樂手掌握多門樂器是非常普遍的,不一定每一樣都要成為大師演奏水平,而是為了更能理解一個音樂作品中不同部分的意義,以學習和綜合理解音樂為目的,學習多門樂器。


就像一個球隊的教練,需要懂得所有位置的特點和意義,在每一個特定戰術中,每一個位置的跑動時機和技術難點技術重點。


如果你問一個歌手,貝斯手slap的時候,T和P的力度訓練有哪些更有效的方法,而slap在哪些音樂風格並不適合?太多的low逼主唱會一臉蒙B,然後說你丫認錯人了吧,我tm是主唱。(各位歌手錶怒,雖然我最愛黑主唱群體了,但其實我做歌手的時間非常的長。。對這個群體屬於愛之深責之切吧)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這人肯定是把貝斯手當伴奏機器人了。


你不能懂,你就不能很好的配合。


也有人經常說,重點不就是feel嗎?有感覺不就夠了嗎?我tm也不懂神馬樂理樂器發聲原理配器法,但是哥有感覺啊!


請問在這個圈子誰沒樂感啊。。。想提高自己光有樂感是肯定不夠的。

言歸正傳,樂隊文化的根基,現在已經從音樂音響實用角度逐漸往體驗方面來轉變了。


樂隊文化類似球隊文化,是一個群體的體驗,鍛鍊,學習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從溝通,配合,榮譽感,紀律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相信大家都會記得,第一次在一個高水平的樂隊裡排練的那種神清氣爽的快感。到現在我都會在一個高水平的排練裡起雞皮疙瘩。


現在錄音工程已牛逼到現場樂隊要花數倍價錢和苦練才能達到的水平,何況播放的都是大師精雕細琢的錄音。


但為什麼一個高水平的樂隊排練會讓你那麼爽呢?


因為這個體驗本身已經超越了音響問題了。


是你切身感受到了一個完整的藝術創造的現場過程。


這是錄音工程永遠無法替代的一個事情。


這就像是,大家都看NBA,這麼多熱血青年為什麼還一定要自己拉著一幫朋友去球場顯眼~


因為自己想成為創造的一份子,成為隊伍的一份子。


可以想象,就算是哪天有了智能機器人,能模擬所有人類球員的動作,我估計大家還是會找朋友們去打球的,而且大家也不會覺得自己會成為NBA球星。


迴歸樂隊文化的問題上來,我厚著臉皮呼籲一下大家:


一起復興樂隊文化!

給中國復興一個健康的樂隊文化!


什麼是樂隊文化?是隊伍一起創造好作品,是以整體音樂性來看待音樂問題,而不是從你那某一個樂器來看待你個人的演奏問題----比如,我這部分太沒勁了,我能不能多來點戲份。


樂隊文化是你首先熱愛的是音樂作品本身,你作為一個薩克斯手,能不能欣賞絃樂四重奏的作品?你作為一個歌手,能不能為了一個純打擊樂合奏作品補充一下鼓隊(水平又夠不夠呢?)而不是為了給自己表現的機會,將已經完整的作品改成更有利於你個人發揮的模樣?

如果你作為一個門將,整場比賽你都沒碰到球,就5:0勝利了,你會忠心的替球隊開心還是會先遺憾自己沒有得到表現的機會?你會忠心的先替你的隊友們感到高興嗎?你會注意到雖然沒有進球,但是整場奔跑積極,補位精確的後腰嗎?

咱們的球隊是這樣的,踢過球的同學們都知道,全tm覺得自己是前鋒。15個孩子裡面,11個前鋒,最後就是水平好的當前鋒,然後依次往後排位置。


籃球隊裡,二十年前全tm是喬丹,十年前全tm是艾佛森科比卡特麥蒂,現在全tm是庫裡。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這也是咱們文體圈文化落後一個重要的原因。


沒有一個隊伍文化。


樂隊裡也一樣,這幾十年裡面,有幾個人是第一樂器練貝斯的?


傳統樂器裡,永遠都找不到中提。筆者經常給很多學生樂團和公司業餘樂團排曲子準備節目,絃樂組永遠都缺中提,怎麼辦?只能拿大提補,結果一看大提也就一把。這你讓我怎麼寫和聲?音域永遠缺一段兒!一堆小提往哪去?力度均衡怎麼整?全寫power chord得了擦!換把電琴插電噪起來吧媽蛋!

什麼叫耽誤苗子?


每一個樂器的老師,都在第一節課的時候跟學生吹牛逼自己這門樂器多麼多麼的華麗高端。什麼XX之王啊,XX之後啊,XX之母啊,XX他大爺啊之類的。

我就沒見過鋼琴老師說鋼琴在音樂中的缺點和劣勢的,也沒見過吉他老師說吉他的缺點和劣勢的。每個都說自己多麼牛逼。


然後學生也覺得自己多麼牛逼。


反正一個個都那麼牛逼。


還組個什麼卵樂隊呢?


就算組了,也是自己的樂器最牛逼。


我再厚著臉皮呼籲一下,首先學的是音樂,你的那門樂器只是一個工具,是一個通道,是為了更好的學習音樂,理解音樂。


首先是音樂!每一個樂器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劣勢!你需要告訴你的學生,我們的目標是發揮自己專業的優勢,在隊伍中發亮~照顧隊友的劣勢,同時,我們的劣勢也會有其他隊友來照顧我們,讓我們整體牛逼起來!


而樂隊中(請跟我念!):全部都是平等的!(歌手們別走別走!過來唸!)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


你說,不對啊,旋律線應該更重要一些啊,是主角啊是主題啊。對啊,但是光有旋律線有用麼?夠用麼?好聽麼?缺了前鋒,不是球隊,缺了後衛一樣不是球隊,你見過沒有門將的球隊麼?

我見過太多瞎混的樂手,也帶課,耽誤下一代啊。。。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樂器有什麼強項有什麼弱項,所以自然也不知道其他樂器的強項和弱項,在隊伍中的位置。如何配合。

最後我想說,文化問題首先就是認識問題,是意識問題。


你真的願意迴歸最初,從音樂本身出發來學習音樂嗎?你願意重新克服難關,再次上路,學習其他器樂的發聲原理、樂理,學習閱讀總譜,找到不同樂器不同專業在一個大作品中不同的位置和不同功用嗎?


我們這一代需要一起糾正這個文化問題,然後把健康的文化概念傳導給下一代樂手。


Tommy Igoe在他的教學視頻裡反覆強調的一個事情:加入樂隊!


我為什麼呼籲復興樂隊文化?


只要你有機會,就要在一個樂隊裡去演奏,不管演奏任何樂器,不管角色有多麼微不足道,你都要加入一個樂隊!因為作為一個音樂學生,這是永遠無法以其他方式替代的一種學習和體驗。


90年代,咱們國家幾位著名的學院派老教授,在他們的教學視頻裡都有提到,咱們怎麼怎麼練好基本功,之後在樂隊裡,給指揮省心等等。


令人難過的是,這個文化反而倒退了。


我到處跑,到處和人家聊,碰見做培訓的,我就問樂隊問題,我碰見過各種各樣的回答:


“做那個怎麼賺錢啊?”

“做那個有什麼用?”

“家長說考級就行了,不需要加入什麼樂隊之類的”

“教樂隊課?那你到底是什麼專業的?”

“我們的學生都很厲害的,演出、比賽都有伴奏,不需要搞樂隊!再說比賽演出已經很忙了,沒時間。”

這個文化倒退的原因是多面的,但是我很少看到呼籲復興樂隊文化的文章。


不過雞湯一句,我相信在這個事情上,會有志同道合的人的。這個事情需要很多很多的人由衷的參與進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