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繽果盒子陳子林:無人零售是高門檻生意,「深水區」更考驗競爭力

人物|缤果盒子陈子林:无人零售是高门槛生意,“深水区”更考验竞争力

7月,無人零售便利店繽果盒子放出消息,已與日本北海道政府及日本福仕匯銀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進軍日本本土開店;此前不久,繽果盒子已在臺灣開店;最新消息是,繽果盒子成功入駐成都某部隊,為軍人提供高效安全的零售服務。

可以肯定的是,繽果盒子是最早進入無人零售便利店業態的賽手。從被高度關注到被模仿再到被質疑,確實考驗一家企業的心態。在無人零售這個賽道,在賽手一個個退場的時候,繽果盒子也成了為數不多還在堅守,並做的有聲有色的一個。

從今年初開始,繽果盒子低調擴張,聲音已不多,但在看似平靜的背後,其實蘊藏著驚濤駭浪。為了一探究竟,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採訪了繽果盒子創始人陳子林。

關於今年的動作,陳子林說上半年主要是在做團隊的搭建和優化,還有技術的研發以及體系的完善。現在看,無人業態跑到這個程度,做內功反而是應對市場最好的方式。

2017年,新零售的崛起,讓在上海落地的繽果盒子一瞬間成為了現象級事件,各方媒體、業內人士甚至旅遊團體都湧進了那個面積只有15平方左右,四周是透明玻璃牆的盒子。當然,繽果盒子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經歷了各種問題後,在眾多玩家撤場後,陳子林依然堅信無人零售便利店業態充滿了未來。

有人說,無人便利店看不到出路,“我覺得這個行業有未來”陳子林說,他認為這個行業只是進入了一個“深水區”。所謂深水區就意味著市場和賽手都進入了高階階段,其一,市場足夠大,足夠容納下更多的玩家;第二,迴歸零售的賽道上,更多高手開始佈局。例如,歐尚、蘇寧、7-ELEVEn、全家等先後進入其中,“我們很幸運,拿到了一張入局的票,有機會和巨頭們同臺競技”陳子林說。

人物|缤果盒子陈子林:无人零售是高门槛生意,“深水区”更考验竞争力

無人零售是一個綜合門檻很高的生意,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需要政府支持,任何一種新業態都是在瘋狂之後,在質疑聲中成長起來的。

技術先行

陳子林將2017年視為無人零售出現和興起的元年,主要有三方面的考量:第一,移動支付普遍適用;第二,信用體系的搭建;第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運用。綜合以上三點看,技術成了無人零售業態發展的必然。

今年5月,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便利店大會上,有零售業內人曾說,我不做無人零售,但是我關注無人零售的技術。

陳子林的觀點是,“技術是推動無人零售前行的引擎之一,我們那麼多投入,很多都是在技術研發上。”的確,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繽果盒子並沒有供應商提供多少技術支持,更多的是靠自己在技術上的研發與摸索。但同時他也認為“技術並不是長久的壁壘,我們的窗口期永遠只有半年,我們領先市場就這半年。”風險意識保證了繽果盒子在寒冬期的溫暖。陳子林認同的是,無人零售是智慧零售一種表現形式,通過人工智能代替部分人的功能,通過數字化賦能業態零售,例如自助收銀等。

“在零售層面,技術讓整個支付和交付兩個環節無限向消費者靠近。”在陳子林看來,支付與交付的環節對於消費者來講最為重要,也是最重要的體驗,繽果盒子也在做著兩方面的搭建,一個是商品識別等無人零售相關技術和算法的搭建,一個是基於數字化程度的數據化處理。

繽果盒子本質是希望建立一個更高效的零售渠道,“我們開無人便利店的核心根本是通過機器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滿足消費者體驗和消費便捷性需求。”

在去年,繽果盒子發佈了全新的無人零售解決方案“小范FAN AI”,其中包括圖像識別結算系統,動態貨架,及基於人工智能的後臺系統。

基於技術的迭代,陳子林認為繽果盒子的數據積累非常精準,“我們把整個交易閉環,倉儲,採購,運輸維護,配貨,補貨,消費者畫像等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精準分析。”

人物|缤果盒子陈子林:无人零售是高门槛生意,“深水区”更考验竞争力

現在落地的繽果盒子,已歷經從整塊運輸到模塊化拼裝、從分散化到全流程交易數據集成化、從RFID標籤到圖像識別結算等方面的迭代更新。“我們要做的是把工程化的開店變成產品化生產便利店”陳子林說。

解除掣肘

2017年底,繽果盒子將總部遷到了北京,在北京門頭溝和大興兩個區進行重點佈局。

可以說,在2017年,繽果盒子有著夢幻般的開局,有數據顯示,在那段時間裡,繽果盒子接待顧客達萬人以上,用戶復購率超過四分之三,單個盒子每日能創造近千到上萬元的銷售額。但是市場的蜂擁而上以及對政策法規的忽視,並沒有多少沉澱就戛然而止。陳子林承認,早期“盒子”落地身份不太明確,未來希望得到政府的認可。他還說,踩過了太多的坑,市場敲響的警鐘,再有誘惑也要考慮清楚。

去年8月,繽果盒子正式落地北京門頭溝,之所以會選在北京郊區作為重點,陳子林給出的解釋是,門頭溝商業環境適合,政府層面有相應的商業需求;其二,繽果盒子也需要嘗試,跑出一個更適合的商業模式。

一切都在嘗試,對於繽果盒子的落戶,北京市門頭溝區常委、副區長張興勝曾表示:“繽果盒子是新零售行業內擁有領先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的高成長企業,與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一主三輔”的產業定位高度契合。”

事實是,繽果盒子對於代理商的政府資源非常看重。為了新運營模式的跑通,已經淘汰了一大半的代理商,陳子林表示,今年會大規模鋪點,但前提是得到政府支持;第二,支持的區域有多大體量;第三,還得配合目前戰略的安排。

接下來繽果盒子發展路徑就是複製門頭溝經驗,目前,其已於37個市、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例如:5月9日,繽果盒子與瀋陽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此舉意在助力瀋陽升級智慧城市,打造市民新生活;5月31日,繽果盒子與北京市大興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宣佈將在大興區社區、園區等場景落地300家無人便利店;6月5日,繽果盒子與唐山市古冶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古冶區各大商圈、社區、景區等場景落地數十個盒子;6月7日,在杭州蕭山機場國內出發大廳,繽果盒子與溫州漢臣攜手打造的首個機場無人超市。

此以外,陳子林認為無人便利店不僅可以解決零售市場的問題,還可以幫助城市進行數字化變革,為城市居民打造智慧化生活,例如,繽果盒子裡的攝像頭也成為城市安防監控的一部分。

繽果的半徑和未來

無人便利店從高峰的急轉直下,很多業內人士分析是因為基於成本的供應鏈風險和選址風險。也有人認為無人便利店和傳統便利店構成了構成的競爭關係,讓其沒有勝算的可能。

陳子林並不這樣看,他認為有人和無人更像是業態的互補,“無人便利店渠道顆粒度就這麼大,不適合做太大,無人便利店是便利店商業生態的補充。

無人便利店和傳統便利店是共生的關係,傳統便利店限於高額成本多存在於高流量地區,無人便利店天然耐旱,可生存在低流量的地方,兩者形成互補,“我們和傳統的便利店合作,利用它們作為我們的前置倉,便利店店員晚上把貨送到盒子,通過這種方式讓雙方的成本得到降低。”陳子林將其稱為“渠道的商品可獲得性”,即商品可獲得性越高交易的可能性越高,這個渠道價值越高。無人便利店實現了全閉環的數據化,數據的來源基於消費場景的打造。

人物|缤果盒子陈子林:无人零售是高门槛生意,“深水区”更考验竞争力

“所有的消費是基於場景的,沒有人是基於渠道的,場景是剛需”陳子林這樣解釋場景消費的重要價值。對於此,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深以為然,新零售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和供求關係的變化打造最良好的消費場景,通過場景提升體驗。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在他的著作《場景革命》中提到:新的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構成了新的場景,新的場景催生了新的鏈接方式,成為新商業模式的出發點。場景是一種人的體驗細節,洞察新的場景可能,構建新的社群和他們自我表達的亞文化標籤,引爆社群的參與捲入與主動傳播分享,讓新的場景成為新的鏈接入口,新的流行方式,新的生活圖譜,新的消費型態以及新的商業溢價能力,從而享受新場景紅利。

繽果盒子場景是在社區以及商務區,通過政府的支持以及惠民工程的有利條件,繽果盒子在社區商業的重點佈局以社區範圍內的居民作為最直接服務對象,打造離消費者最近的實體零售業態,提供剛性的消費服務需求。

的確,無人便利店是資本密集型的行業,繽果盒子先發優勢和後天積累也都藉助了資本的扶持。今年1月,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宣佈完成8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復星資本領投,普思資本以及啟明創投、紀源資本、Ventech China 等老股東跟投。2017年6月繽果盒子開始規模化落地,7月便完成1億元的A輪融資,頗受資本青睞。

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詢問繽果盒子有沒有下一步的融資計劃,陳子林表示還在考慮,他認為目前繽果盒子並不缺資金,主要是在業務數據上繼續跑,作為有一定經驗的創業者,當然還要考慮性價比的問題。

文|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