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的屏占比,更高的追求,從屏下指紋開始

現在的手機都開始瘋狂追求屏佔比,而屏佔比越大就相對限制了手機功能。拿iPhoneX舉例,小小的齊劉海里包含了包括3D人臉識別在內的各項黑科技。而這些黑科技就必然與現在手機固有的形狀起了衝突。屏佔比大,手機正面可發揮的地方就少,要求也相應的要更高。雖然各家廠商研製的各式各樣新造型,但始終避免不了指紋識別一關。

更高的屏佔比,更高的追求,從屏下指紋開始

為什麼說避免不了指紋識別那,可能讀者老爺要說了,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不少人臉識別手機了,指紋識別不是早晚要被淘汰?指紋識別會在想當長的一段時間繼續引領風尚。就像密碼不會被淘汰一樣,安全性始終是所有功能中最先考慮的。而指紋識別則是所有識別技術中兼具了安全與使用的優秀技術。目前市場上使用3D識別技術的手機少而又少,大多數還是使用的2D人臉識別,也就以為著別人用你的照片就可以打開你的手機,更有甚者只要掃臉,無論是誰都可以打開鎖屏。安全性可想而知,所以指紋識別還是會在一段時間內作為主流識別方式佔據市場。

更高的屏佔比,更高的追求,從屏下指紋開始

現在市場上的指紋解鎖方式不盡相同,最高大上的當屬屏下指紋解鎖了。小米、vivo等多家手機商都推出了屏下指紋的手機。屏下指紋的原理是什麼呢,相比傳統的解鎖方式又有什麼優勢與缺點呢?

更高的屏佔比,更高的追求,從屏下指紋開始

屏下指紋就是將指紋識別器藏在了屏幕之下,市面上的手機大多采用光學式指紋識別技術和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兩種。兩種技術各有千秋,光學式識別的安全性不如超聲波式,而且侷限性大,但體積小、穿透性強、識別速度快。超聲波式剛好相反,而且技術不算成熟。相比與傳統的前置、後置、側面指紋識別,屏下指紋的優勢主要是第一不佔用屏佔比,隨著畫屏技術的出現,手機後側也容不下一個突兀的識別空缺了。而側面指紋識別必然與手機厚度會起衝突。第二則是不會想傳統指紋識別一樣積攢塵土,不易髒。

更高的屏佔比,更高的追求,從屏下指紋開始

屏下指紋是現在手機的必然趨勢,那麼又有那些地方值得改進,就目前市場上的屏下指紋手機,大多都有這幾個問題,首先是指紋註冊時間長,其次則是手機解鎖速度慢,而且耗電量大,對手機的損毀也高於傳統指紋識別。

更高的屏佔比,更高的追求,從屏下指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