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水稻如何預防空殼病的發生?

鄉野陳一


種植水稻如何預防空殼病的發生?

水稻空殼這種現象多多少少都會出現,在農村裡一般收割完稻穀了,等曬乾了以後都會把那些空殼的稻穀用風車來“過濾”掉。其實,水稻空殼情況每年都會發生,只是有的情況比較嚴重,有的輕微一些而已。而導致水稻空殼的原因主要有內因和外因。

一般內因的話也就是由於營養不良造成的,比如在抽穗前,雌雄器官發育不全,從而不能正常受精,也就出現了空秕的水稻。而外因的話那就很多了,像溫度、、光照、施肥等等都有可能會造成水稻出現空殼的現象。那如何預防這種空殼情況的出現呢?


其實,無論是外因還是內因,導致水稻空殼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其開花的時候不能正常受精所致。而出現癟谷的情況則是在其已經受精了,但是因為穗部營養不良,從而導致子房中途停止發育所以才出現的。而這些情況的出現,都和外界環境條件及栽培條件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要想防治的話,就得從這些方面入手。

首先,在品種的選擇方面,要選擇優良的水稻品種。如何挑選優良的水稻品種?那就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選用早熟抗逆性強的品種,並且優先選擇那些能夠在7月底8月初能正常抽穗,並且能提早成熟的水稻品種。因為這樣就能躲過後期低溫所帶來的影響,同時還要注意水稻品種的抗病性。

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栽培措施。在多年的耕作經驗種,農民朋友總結髮現,提早培育壯秧,栽插、施肥等一系列如果管理得當的話,那也是可以有效減少水稻空癟的。

最後,那就是水肥管理要跟上,從而有效保證其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和養分,促進有機物質的運輸,加快結實速度。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合理的使用化學藥劑和微量元素,如用1%—2%的普鈣在幼穗分化前後葉面噴施,對防止空癟有一定的效果。同時,在水稻的開花期,噴施九二0等植物激素可促進水稻的結實哦。

另外還可以採取根外追肥來預防,比如在出現比較嚴重的高溫或低溫天氣時,可以對水稻進行根外噴施3%的過磷酸鈣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這樣可以增強稻株對高低溫的抵抗性,有利於防止空殼情況的出現。

以上就是農夫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有不妥之處也歡迎大家指出來。瞭解農村事,關注農夫也瘋狂!


農夫也瘋狂


水稻空殼病?應該說的是秕粒吧。這種秕粒要麼是沒有完成受精的過程要麼就是病害引起的營養供給中斷。下邊就來分析下這兩種原因吧。

1、籽粒未完成受精的過程,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幼穗分化期的花粉敗育,還有一種原因是揚花期不利條件的影響。

1.1幼穗分化期的花粉敗育。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尤其在我們黑龍江墾區普遍種植的龍粳系列品種的水稻,對低溫極為敏感。在幼穗分化期偶遇低於17度的低溫,必會出現白尖。這裡說的白尖就是花粉敗育的典型例子,花粉發育不良或者不發育,無法完成授粉,最後穎殼發白形成秕粒。


1.2揚花期的不利條件影響。這裡說的不利條件有低溫、降水、大霧天氣為主。水稻揚花需要穎殼張開,花絲伸出穎殼,花葯散出花粉在穎殼內著床完成受精,最後花葯在穎殼外慢慢乾枯的過程。而遭遇低溫威脅穎殼不張開,發育成熟的花粉長期在穎殼內無法散粉最終失去活性導致受精失敗形成空殼;降水和大霧的影響呢?散粉過程要求空氣乾燥,有利於花粉的正常散發和著床。而降水天氣也會因為穎殼張開進入雨水或者花葯沾染雨水而無法散粉,大霧天氣花葯被霧氣中的霧滴沾染變得潮溼,也會影響正常的散粉、受精過程而出現空殼。



2、病害引起的營養供給中斷。這個病害主要是破口期感染稻瘟病和褐變穗的病害引起的。

稻瘟病尤其是穗頸瘟和枝梗瘟最易出現空殼的籽粒,因為營養供給的通道被阻斷了,養分無法向籽粒內輸送從而引起空殼的情況。


而褐變穗也是在孕穗期遭受鞘腐病的侵染,導致部分的籽粒被病菌侵染,而出現營養供給受限。不分染病籽粒會逐漸恢復養分吸收的能力,但是一些籽粒接受養分輸送的能力會永久喪屍,從而出現空殼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蟲害。這種情況在南方比較常見。比如二化螟或者稻飛蝨的危害,造成莖杆受損影響營養向系列的運輸。而這種情況由於北方的氣候原因,在北方比較少見。主要還是以上兩個大方面引起的空殼。

以上是我對水稻出現空殼的現象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