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藍馬力邀成爲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在《我就是演員》這檔考驗演員演技的節目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評委們的一句話“教科書般的演技”。不知為何,每次聽到這句話,我的腦海中所浮現的,不是站在《我就是演員》舞臺上的那些明星,而是一位早在60年前就已離我們而去的與趙丹齊名的好演員。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這位演員,長得不算英俊漂亮,小眼睛、長鼻子、短下巴,而且演戲和從影的經歷也不算長。可是他在舞臺和銀幕上所呈現的經典形象,卻讓無數觀眾為之傾倒和折服。我個人以為,所謂“教科書般的演技”,也只有他,和中國屈指可數的幾位好演員才真正稱得上。只是,時光過去這麼多年,似乎很多人已將他給淡忘了。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是的,這位演員,名叫石揮,一生只活了短短42年,真是英年早逝啊!可是,就是這樣一位貌不驚人的好演員,卻引得梅蘭芳為他的演技動容流淚,令才女張愛玲為他的表演心動,更讓眾多海外影人為之傾倒。我覺得,我們是不該忘記他的。所以,我想把他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但是關於他的故事——包括他的人生經歷、他的演藝生涯、他的愛情、他的婚姻、他的個人命運等等,實在太多了。所以,我們分幾次,慢慢講吧。喜歡老電影的朋友請記得關注我們,做個記號吧。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曾有人說石揮出生於富貴之家,其實並不是。他1915年生於天津楊柳青的一戶貧苦人家,原名石毓濤。出生後不滿週歲便隨父母到北京討生活。石揮6歲進入北京琉璃廠師大附小讀書。同班有一個好夥伴,名叫董世雄。兩個人都極具表演天賦,所以每逢節假日,學校要舉辦文藝活動,石揮和董世雄都會登臺獻藝。那是石揮最快樂的時光。從那個時候起,他已經非常熱愛表演藝術了。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好夥伴董世雄中學畢業後先一步進入了話劇團,並改名為藍馬,後來也成為了我國非常有名的大演員。而藍馬從藝後也沒忘記自己的好朋友石揮,所以有一次專門來找他,力邀石揮進入話劇領域。而此時的石揮,在初中畢業後,為了養家,已早早地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這期間,他做過車童,當過學徒,甚至還考慮過靠養蜂維持生計等等。也正是在前路未明的時候,藍馬出現了,併為石揮今後的道路,指明瞭一個方向。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就這樣,石揮走上了演員這條道路,他與生俱來的表演天賦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很快,他就在話劇界聲名鵲起,並因主演《茶花女》、《日出》、《雷雨》、《正氣歌》、《秋海棠》等劇目,而成為了當時的“話劇皇帝”。他的好夥伴藍馬,有一段時間在重慶,還被稱為是“重慶的石揮”,可見當時石揮的名氣有多響。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1941年,石揮加入黃佐臨先生的“苦幹”劇團,成為臺柱。並且也得到很多拍電影的機會。他拍的第一部電影是《亂世風光》,然後又出演了《假鳳虛凰》、《太太萬歲》、《豔陽天》、《哀樂中年》等一系列重要影片,使他成為當時上海灘最有名氣的明星之一。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石揮的表演很有特點,儘管他長得不英俊,不是漂亮的小生演員,但他塑造貌不驚人的小人物,卻是一絕。我覺得這應該得益於他年少時為了生計摸爬滾打的那段經歷。那時候,為了掙飯吃,他飽嘗生活艱辛,見識了社會上的三教九流,這些都成為他日後藝術創作的素材和源泉。石揮自己也承認:自己是“滾”出來的,從生活中“滾”到舞臺上,又“滾”到電影上。而正是因為有生活有體會,所以他塑造的那些小人物,才會那樣的鮮活,那樣的栩栩如生。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石揮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兩個角色,一個是《我這一輩子》中的“我”,一個是《關連長》中的關連長。兩部電影的編劇,都是石揮的哥哥楊柳青(原名石毓潯)。兩部戲也都很對石揮的路子。在《我這一輩子》中,石揮的表演出神入化,無論眼神、動作、語氣,都恰到好處,令人驚豔。難怪會有那麼多人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表演”。而這才是所謂“教科書般的表演”。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而在《關連長》中,石揮塑造了一個十分平易近人的軍人形象,最後為了保護孤兒院的孩子而壯烈犧牲。從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一個一口地道山東腔的連長,並從中看出石揮的藝術追求,那就是真實。他一直堅信——藝術來源於生活,脫離了生活的藝術,不能稱作是藝術。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我想,也正是因為如此吧,很多觀眾認為,石揮和趙丹,是中國最會演戲的兩位演員。甚至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和才女張愛玲,都對他讚賞有加。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除了在表演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之外,石揮在編劇、導演方面也極具天賦。他所導演的《我這一輩子》、《關連長》、《雞毛信》、《宋景詩》、《天仙配》、《霧海夜航》(堪稱50年代中國版的《泰坦尼克號》)等,都是我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後來,他的電影被拿到國外放映,他的藝術才華讓無數海內外的著名電影學家讚不絕口。法國電影史家米特里在看過《我這一輩子》後,激動地說:我發現了中國電影,也發現了石揮。而日本影評家佐藤忠男則說:過去我只知道中國有個趙丹,現在我發現還有石揮。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位享譽海內外的大藝術家,卻在1957年的11月,因遭迫害而投海自盡身亡。直到1979年2月才得到平反。1995年,在中國舉辦世界電影100週年暨中國電影90週年紀念活動中,他被授予“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雖然這份榮譽來到太遲,但總算得到了認可。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說石揮是中國最好的演員,這話一點也不為過吧?只是,現在年輕的觀眾,知道石揮這個名字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後來,張國立、何冰、李成儒等演員又將《我這一輩子》改編成了電視劇。當然他們演得也非常好,可是與電影版比起來,似乎還是少了些味道。

受藍馬力邀成為演員 後成中國表演大師 享譽海內外 如今卻被淡忘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石揮這位好演員呢?歡迎大家留言區與更多朋友進行互動吧。另外,石揮還有哪些故事呢?咱們且聽下回分解吧。喜歡老電影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們吧。讓我們一起——打開記憶,致敬經典。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