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汪國真讓我度過了難關,靠稿費生活的日子

「原創」汪國真讓我度過了難關,靠稿費生活的日子

生命總是美麗的

不是苦惱太多

而是我們的胸懷不夠開闊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們還不懂如何生活

憂愁時,就寫一首詩

快樂時,就唱一支歌

無論天上掉下來的是什麼

生命總是美麗的

「原創」汪國真讓我度過了難關,靠稿費生活的日子

靠稿費生活的日子

1994年,我雙喜盈門。一是我的女兒出生,二是我到雲南民院幹專部讀文秘專業。那一年,為我的人生悄悄塗上了底色!

我的妻子娟在縣畜牧局辦公室工作,而我在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任專職秘書。我赴昆明上學時,女兒才三個月。娟因分娩時流血過多,三個月來,娟的體重從60公斤降到40公斤,頭髮枯黃,一改青春風采。我多次與娟商量,我不去讀書了,你的體子那麼虛弱,孩子又小,我不能離開。娟緊緊攥著我的手說,縣政府領導器重你,是個機遇,去吧,這裡我挺挺就過去了。我到昆明後,一直放心不下娟的病情,就再三敦促她到昆明檢查治療。她到昆明在多家醫院檢查確診:患了席漢氏綜合症。就這樣,娟在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住院,我在雲南民院讀書。

娟,住院半年,因其病情特殊,藥費昂貴,花銷了四萬多元。回家那天,在西站上車時全部發票被小偷偷走,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沒有辦法,我又到醫院找到了一些發票(複印件),但不足兩萬元。兩年後,我畢業,也欠下一筆錢。兩人的工資分別被兩個單位扣款還借,最後發到手的不足200元。

200元,對我來說是天文數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娟,每天服藥,一月下來還是一筆錢。特別是我那可愛的女兒,看到小賣部裡吃的東西,就揮舞著小手:“我要,我要!”她不知道,家裡的開支是我到處賒欠而來的。我只好領她到草坪看小草、看野花。

「原創」汪國真讓我度過了難關,靠稿費生活的日子

面對領導的培養,我內疚。我深知,縣政府專職秘書是個人前途發展的極好平臺,但我拒絕了。誰都知道,秘書就是今天開會,明天下鄉,後天出差,寫文件,寫講話稿。星星點燈,月亮作伴。娟,24小時幾乎睡著床上。女兒,讀幼兒園,無人接送。我只好請求調動,去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崗位,只求換來時間,去喂藥、做飯、洗衣服、接送孩子。於是,我調到《蘭坪報》任副刊編輯。

在困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為人之夫和為人之父的重任。錢,是重中之重!錢,我除了借之外,就是寫作拿稿費。每當夜深人靜,我就開始寫作。我想到了我的母親,那個在13歲時,其父母同天死亡的可憐人。我想到了我的父親,在民國29年,一家五口逃荒要飯,背井離鄉,家破人亡,只存孤兒的父親。我想到了父母親在那個年代如何把我們兄弟姐妹七人供養成人,以致六人走上工作崗位。我想到了那田野、磨房、火塘、嘆息與歡笑。如今,我想到了妻子在病魔中的煎熬。。。。。。我噙著淚水,寫呀,寫呀,把不幸寫成小說、散文、詩歌。

那時沒有網址,我從郵政局要了一本徵訂報刊雜誌的書,它上有各地報刊的地址,就把我的作品投往各地。不久,一張張寫著和四水的匯款單就寄了過來。10元、20元、30元,每一張我都吻了又吻!我發現,縣級報刊稿費太低,省級以上報刊中稿率不高,我就專投地州市級報刊。後來我再發現各地稿費懸殊太大,《阿壩報》5元,《佛山晚報》就50元。特別是行業報,如《河北電力報》稿費可觀。於是,我又專往高酬報刊投。最困難的時候,我常常讀汪國真的詩《生命總是美麗的》“憂愁時,就寫一首詩”,讓我堅持寫作,投稿、拿稿費。

生命總是美麗的

不是苦惱太多

而是我們的胸懷不夠開闊

不是幸福太少

而是我們還不懂如何生活

憂愁時,就寫一首詩

快樂時,就唱一支歌

無論天上掉下來的是什麼

生命總是美麗的

汗水,無論是臭與香,它是閃亮的。一滴滴汗水,閃亮著我一天天的日子!

「原創」汪國真讓我度過了難關,靠稿費生活的日子

娟,她的雙臂到了抬起來都很吃力的程度,但每一次我拿給她稿費單,她的眼裡就煥發出希望的神采!有了生活的保障,我就用我的稿費試著讓娟學玩小麻將(之前,我倆都不會玩麻將)。果真,這一招真靈,她的病情通過十指和思維的運動,一天天好起來。

在娟29歲生日時,我用我的稿費到電視臺秘密地為她點播了生日歌曲。我點的是《牽手》,當她在吹蠟燭的時候,無意中發現我給她點生日歌曲,且聽到:“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所以牽了手的手/來生還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之時,她的嘴唇動了幾次,竟然吹不了蠟燭,哭成了淚人兒。

那一夜,她硬堅持著,在臺燈下,認真地看著我在稿紙上沙沙地寫著文字!

從1983年我開始學習寫作以來,這幾年是我最刻骨銘心的幾年,讓感受到了寫作本真的意義!以致後來《雲南民族報》的一位副刊編輯,曾經編我的散文《那夜,我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時寫信說,他是流著淚編髮我的稿件。雲南省文聯原副主席劉鴻渝曾經寄書法對聯:“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讓我深受感動。

後來,縣裡成立精神文明辦公室,我成為第一任專職副主任。再後來,我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蘭坪報》副總編輯,再後來調到文聯至今。1999年,我貸款蓋了小洋樓。奇怪的是在壓力基本緩解的日子裡,損失是慘重的,多年來幾乎不寫作了。直到2004年,經朋友傈僳族著名詩人密英文鼓勵,出版了第一部詩歌集《閃動的淚花》。2010年,經朋友常建世鼓勵,染上博客,詩性復燃,寫了點點滴滴。2014年,得到怒江州文聯主席張建梅的關心,在慶祝怒江州成立60週年獻禮的“石月亮文叢”中,給我免費出版了個人詩歌集《我在城鄉的路口等你》。

「原創」汪國真讓我度過了難關,靠稿費生活的日子

和四水,白族,60後,中國作協會員,《蘭坪》主編,居雲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