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客家祖地風采——紅色寧化

感受客家祖地風采——紅色寧化


紅色寧化

金秋的9月中旬(2006年),記者一行再次踏上了中央蘇區——寧化這一方紅土地。在綿綿的細雨中,記者體味著寧化人民秉承優良的革命傳統,以飽滿的熱情在加快家園的建設:工業區已經平整好,入園企業正加快建設步伐,以期儘快投入生產;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一片片新生霍社區拔地而起,裝靚了整個縣城;礦區工人也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生產當中,為寧化老區的建設添磚加瓦……

每一次到寧化,都能感受到她的變化,變得更加繁榮更加靚麗;每一次到寧化,都能感受到她的熱情,那是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老百姓露出燦爛的笑容;唯一不變的是,老區人民以客家人特有的勤勞、開拓的品質在努力建設,想要把這片貧瘠的土地變成為人間的樂土。這一次,記者想要在採訪之餘,來記錄點點滴滴的感受,來記錄寧化人民建設美麗家園的心路歷程。

認識寧化——美麗而富饒

寧化地處福建西部,武夷山東麓,閩贛兩省交界處。寧化全縣現有總面積2407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有7個鄉鎮與江西石城、廣昌接壤,邊貿歷史悠久,是福建省5個省級邊界經濟貿易改革試驗區之一。

寧化農林、礦藏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和探明的礦藏有鎢、錫、稀土、石灰石等36種,其中鎢金屬儲量達30萬噸,是全國四大名鎢礦之一。寧化是福建省最大的菸葉生產基地,年收購菸葉28萬擔左右;是國家和福建省商品糧基地縣,年產糧食22萬噸以上;是全國南方56個重點林區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3.4%。

寧化是著名的蘇區,是中央紅軍長征起點縣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當時只有13萬人口的寧化縣先後有2萬多名青壯年參加了工農紅軍,有據可查的就達13777人,佔中央紅軍總兵力的十分之一。寧化籍紅軍將士絕大部分犧牲在長征途中,長征每前進10公里,就約有3名寧化籍的紅軍戰士倒下,解放後健在的寧化籍老紅軍僅28人,其中少將3人。據民政部的資料,寧化在冊的烈士達到3300多名。

寧化歷史悠久,地靈人傑,文化積澱深厚。早在唐開元13年(公元725年)即設縣,從唐至清,考中舉人152名,進士50名,狀元1名。畫家黃慎是“揚州八怪”之一,書法家伊秉綬素有“南伊北鄧”之稱,李世熊所撰的縣誌被譽為“天下名志”,還走出了書法大家鄭文寶,也是當代著名學者郭沫若的祖籍地。

寧化是世界聞名的客家祖地,是世界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1億多客家人的祖籍地,是全世界客家人心中的聖地。自1995年起每年在這裡舉辦一次“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成為世界客家人尋根追古的盛會。

寧化還是旅遊的好去處。寧化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其自然旅遊資源更是讓人稱道。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天鵝洞群就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旅遊勝境。天鵝洞群風景區位於寧化縣東部28公里處的湖村鎮內,集自然和人文景觀於一體,並以自然景觀為主,尤以喀斯特地貌岩溶奇觀為最。經國家地質礦產部岩溶地質研究所專家考察論證“其洞群規模之大、溶洞數量之多、洞穴分佈之密、岩溶景觀發育之完善為福建之冠”,並譽為“國東南地區罕見的洞群世界”。洞群中尤以溶洞地下河水中石林在國內獨樹一幟,經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地質專家考察論證“溶洞地下河水中石林是區別於國內其它任何地方所沒有、獨特的地質奇埂”。寧化還有全國最深岩溶湖--蛟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牙梳山,明代古建築群--延祥古村落,以及畝材積量世界之最的古杉木王群。2004年北山革命紀念園等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100個經典景區之一。

目前,寧化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積極融入到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中。

感受客家祖地風采——紅色寧化

感受寧化——紅色的記憶

“帶上女兒到寧化長征集結出發地一遊,既開了眼界,又受到傳統教育,一舉兩得!”10月2日上午,在寧化縣北山革命紀念園,一位從廈門來的中年遊客對筆者如是說。聽到記者採訪,一位江西口音的女白領接過了話頭:“沒想到寧化還珍藏著全國唯一完整的《紅軍號譜》,我和兒子都長了見識。在這裡近距離接觸老一輩革命家的生活和工作場景了,是培養孩子正確世界觀和吃苦耐勞精神的最佳途徑。”

這是一片革命的熱土。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毛澤東在馬背上吟誦的渾厚的聲音彷彿穿透時空,再次在世人耳邊響起。我們的思維也都回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正是在“路隘林深苔滑”的寧化,卻孕育著熊熊的革命熱火。據不完全統計,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當時只有13萬人口的寧化縣先後有2萬多名青壯年參加了工農紅軍,有據可查的就達13777人,佔中央紅軍總兵力的十分之一。寧化擴紅支前運動始終走在中央蘇區縣前列。出現了“妻送夫,父送子,兄弟父子雙雙當紅軍”的感人場面。

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葉劍英、張聞天都曾在寧化進行過革命實踐活動。毛澤東曾先後三次入寧,朱德曾在縣衙門口召開群眾大會。1930年1月16日,毛澤東同志率領紅四軍前委和第二縱隊從古田出發,再次到達寧化安遠,向廣昌行軍途中,在馬背上吟就了《如夢令·元旦》的光輝詞章。1933年9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委派省蘇維埃主席張鼎丞同志親臨寧化,授予淮土、禾口“擴紅模範區”的光榮稱號。同時在糧食物質供給最困難時期,寧化每年為中央政府和紅軍提供“千擔紙,萬擔糧”,被中央蘇維埃政府稱為中央蘇區的“烏克蘭”。

寧化更值驕傲的是中央紅軍長征起點縣之一。1934年10月7日,紅三軍團第四、第五兩師及代管的十三師在軍團長彭德懷的率領下,奉中央軍委命令,從寧化鳳凰山出發,向江西于都集結,同時從寧化出髮長徵的還有紅軍醫院、少共國際師一個團、中央直屬炮營、紅九團後方機關等。中共閩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駐地人員也同時奉命從寧化撤離,開始長征。寧化籍紅軍將士絕大部分犧牲在長征途中,長征每前進10公里,就約有3名寧化籍的紅軍戰士倒下,解放後健在的寧化籍老紅軍僅28人,其中少將3人。

從紅軍長征開始到抗戰全面爆發之間,我國同時展現了兩個戰場:主戰場是紅軍主力在長征途中及其在陝甘晉戰場上的鬥爭,還有個第二戰場是留在南方八省的第十五個游擊區,堅持了堅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寧化作為是第二戰場的組成部分,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紅軍主力的戰略行動。

所有這些我們都不能忘記,不能忘記我們的先烈們為了民族的獨立自由,為了祖國的解放,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豪情,不能忘記老區人民為了民族大義,送兒、送夫上戰場的壯烈場景,不能忘記老區人民為了革命,不顧自己生活的艱辛,踴躍為紅軍提供各種生活戰略物資的感人場面,尤其不能忘記的是,寧化老區人民的質樸、勤勞、勇敢、無私的精神。

老區人民沒有忘記。隨著《一本珍貴的紅軍號譜》、《大山裡的開荒人》、《八旬老太(邱良秀)的願望》等5個專題片今年國慶節前後在長江三角洲10城市陸續展播,寧化縣開展的以“長征路、希望路”為主題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活動成為蘇南老區節日期間的亮點。

不僅如此,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寧化縣委、縣政府承辦了中央電視臺《我的長征》及《情繫長征路——開國元勳子女重走長征路》出征儀式;與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江蘇南通電視臺、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等製作了《偉大長征》、《萬里長歌》、《全景西岸》、《長征精神代代傳》等紀錄片、專題片;邀請中央、省、市多家媒體到寧化開展采訪、採風活動。通過報刊、影視、廣播、網絡等媒體有計劃、分階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報道寧化。同時,縣委開展的“弘揚長征精神———奮起直追爭創一流”的主題教育活動貫穿始終,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開展的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報告會、書法展、攝影展、美術展等系列活動,把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的活動推向了高潮。

可以說,英雄的老區人民正繼承先烈的革命遺志,發揚紅色精神,又走上了紅火的經濟建設的“長征”路上。

感受客家祖地風采——紅色寧化

建設寧化——新“長征”路上的讚歌

然而,現實中的寧化由於基礎薄弱、資源缺乏,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滯後,與福建省其他縣域相比,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目前仍然是福建省14個經濟欠發達縣之一。寧化工業總量小,缺乏支柱產業,,交通不便利。目前境內仍無國道、高速公路、鐵路,僅有3條共157公里蜿蜒曲折的省道,車輛通過能力低,屬於閩贛邊界中部交通死角。

所有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現狀,寧化經濟要有發展,必須要立足現狀,開拓思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工業項目的引進與建設,加強原有優勢項目的建設與發展。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寧化地方政府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部署,立足寧化實際,定出了建設閩贛邊界中部經濟強縣的目標定位和“基礎先行、做優環境、整合資源、擴張總量”的經濟發展戰略,引領全縣人民改革創業、開放興業、艱苦成業。在2005年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評價中,寧化列第22位,比上年躍升了27位,反映出寧化經濟發展已經走上了相對快速發展的道路。

寧化縣委、縣政府號召全縣人民發揚傳統,建設蘇區。列出了發展的四個重點:一是培育發展“3+2”產業,即林產、特色食品加工、針紡織三大產業集群和礦產、建材兩個重點產業;二是打響蘇區、客家、地質三大品牌,構建“三點兩線”旅遊帶,建設新興文化旅遊區;三是培育市場,打造閩贛邊貿重鎮;四是加快城鎮發展。可以這麼說,到目前為止,寧化的基礎建設已經初見成效,寧化經濟的發展也呈現出了一定的活力。寧化方面告訴記者,交通基礎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永寧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已經正式啟動,省道205謝坊至燕子塘等三條100餘公里的“紅色旅遊”公路開始動工,沙坪至水茜等三條通鄉公路已經竣工,完成通村公路硬化290公里。城建項目基本完成城東“兩縱一橫”路網建設,建成紅軍長征紀念廣場,完工農業科技中心、法院審判綜合樓、新汽車站等公建項目主體工程,動工體育中心、城東中學等社會事業項目。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億元,比增47.2%,其中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3億元,比增15.3%。就全縣而言,近幾年來,新增規模企業26家,規模工業產值從2000年的1.3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6億元。特色農業發展也取得了空前的發展,5年來,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4家,創品牌工作也取得了突破。5年多來,新發展民營企業204家,2005年民營經濟實現稅收比2000年增長1.3倍。

寧化方面深知,社會經濟要發展,工業必須先行。經過多方佐證,寧化決定在城東南開發城拿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其中一期開發1.2平方公里。園區堅持“同意規劃、產業集聚、資源共享、整體優化”的原則,規劃建設為集工業、倉儲、居住、商業服務於一體,具有明顯產業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聚集區。一期開發到如今已累計完成投資6300萬元,開發土地面積650畝,企業入駐條件已具備。如今,園區內已經完成7座廠房基礎建設及材料備料,園區內在建企業有園春食品、建新彩印、宏光玻璃、客家源食品等,合同企業有中泰食品、翠竹實業等2家,意向企業有中國銀杏集團、杜葛生物等2家。記者在工業園採訪時得知,客家源食品建設基本完成,現已經在調試機器,即將投入正式生產。

記者在寧化採訪過程中,正好碰到了客家源食品的董事長陳龍文先生。陳先生是在寧化這片紅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他告訴記者,寧化雖然不具備區位優勢,但有一些傳統的特色產業,如果進行綜合開發和工業化開發,這些傳統項目應該能取得更好的發展。客家源食品就是進行粉絲加工生產的議價農業龍頭企業。寧化縣有種植地瓜加工澱粉的傳統工藝,而且量很大,並且民間有用澱粉加工成粉絲的傳統手工藝,這種粉絲是客家深手歡迎的食品特產之一。陳龍文先生正是看中了這一產品的市場前景,經過論證,於2005年,在寧化縣下埠村建起了客家源食品廠,工業化生產粉絲。其產品一上市,就以其獨特的口感特色受到了市場的歡迎,現,其產品已經打入了廣東等地方的超市。客家源食品企業的成功,不但提高了農民種植地瓜這一農作物的熱情,還保證了農民的增收,並且在工業貧乏的地方,解決了許多的就業問題,使許多的農民在家門口上班,能夠得到更大的經濟收益。目前,這種農產品深加工的模式,可以說是給經濟不發達的地方提供了一範本,給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還大大提升了傳統特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

感受客家祖地風采——紅色寧化

客家祖地——開拓創新的源流

提起寧化,一個自然的反應就是,這是客家的祖地,是客家人尋根問祖的聖地。

據近現代學者的考證,現代客家人大都是從寧化的石碧村衍播出去的。因此,寧化石碧也成了學術界以及客家人公認的客家祖地。客家做為漢民族的一獨特的遷徙民系,能長久生存發展下來,可見其具有強悍的特性。可以這麼說,客家人骨子裡面滲透著不息的追求和鍥而不捨的韌性,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力。客家人勤勞、開拓,每到一處都是選擇比較閉塞但有山有水適合耕織的地方駐紮,他們總能把荒山變為良田,把一處處原本荒涼之所建成一處處的“世外桃源”。更為讓人驚歎的是,客家在遷徙過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的包容性與征服性,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同化當地文化,體現了適者生存的強悍本性。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十七世紀,客家人就移居東南亞,並在西馬婆羅州建立了一個歷時107年的共和國,前後有10位總統執政。這段精彩而富有傳奇色彩的史實說明,這群外鄉人,硬是用綿綿的客語打開了異族的大門,並征服了異族,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她的包容性與滲透性讓人欽佩與感服!

寧化作為純客縣,石碧又是客家祖地。寧化人不僅繼承了客家人勤勞、智慧、開拓進取的強悍性格,更是以這種大山擋不住、大海攔不住的精神奮鬥在各行各業,並在各方面都書寫著自己的輝煌。近幾年,寧化本土的客家學者,為了闡明客家源流、客家精神,做了大量的考證研究,出版了一系列的《客家叢書》,在還大程度上宣揚了客家特性與客家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寧化客家聖地的地位得到提升,進而使寧化成了客家人追根溯古的好地方,也成為外人瞭解客家民系的窗口。自1995年起,縣委、縣政府每年在這裡舉辦一次“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成了世界客家人團聚的盛會,更是把寧化的客家文化弘揚光大。

寧化需要經濟的發展來帶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當地政府作為的同時,希望寧化人秉持客家人特有的品質,不斷的開拓進取,湧現出更多的像陳龍文那樣的企業家,把寧化的經濟建設帶動起來。還希望更多的客商關注寧化,來建設寧化,把老區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的現代城鎮,不辜負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追求。那樣,寧化將迎來大發展。寧化美麗的明天我們拭目以待!(2006舊稿,作者時任《福建質量管理》雜誌社副總編,策劃推動一系列福建區域經濟發展綜合報道,寧化是區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