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明月話詩詞,再憶東坡《水調歌頭》之情懷!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明月話詩詞,再憶東坡《水調歌頭》之情懷!

這首中秋詞,是宋代大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在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八月,即丙辰年的中秋節,在密州時所作。公元1076年的中秋之夜,詞人面對一輪圓月,懷念弟弟蘇轍,心潮起伏,醉後抒情,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名篇《水調歌頭》。

中秋明月話詩詞,再憶東坡《水調歌頭》之情懷!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詠月懷人中秋詞。在對明月的追問和對兄弟的懷念中,詞人完成了一次關於宇宙、時空和情懷的激情宣洩與心靈超越。

上闕寫對月飲酒,思融於景。起句徒然發問,奇思妙語,破空而來,正是面對明月思緒萬千而不得不發,更是激情噴湧二凝成一問。如果說李白“舉杯邀明月”“停杯一問之”是淡然相詢,此處“把酒問青天”的蘇軾則既是與月相知不必客氣,也是胸多塊壘無暇禮讓。此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時詞人因與王安石意見相左,出任密州知州。但詞人不問塵世榮辱而問明月幾時,一筆將俗世排開,而代之以澄明之境。“明月幾時有”,既像是在追問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誕生,又好似是在驚歎造化的神妙,隱隱有美景何時的感慨。此時,其他的一切似乎都已經不復存在,而只剩下與月對話的我和高懸於天的月。

在與月的對話中,詞人的心向上飛昇,似乎天上宮闕已近在眼前,即可看清青天之上是怎樣一個與人間不同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怎樣的讓詞人期待和嚮往呀!越嚮往明月相伴,便越見對現實隱含的不滿。“我欲乘風歸去”是面對明月、追問明月的自然結果,也是詞人面對現實時老莊思想的又一體現。常抱超然物外思想的蘇軾似乎出世登仙,回到他的歸宿一─明月了,讀者也隨著他的乘風歸去而見皎潔月色了。但詞人筆鋒一轉,“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似乎出世之途也充滿艱辛。“起舞”兩句,詞意再轉,似乎又該回到人間,但作者並不坐實,而讓朦朧月下的清舞、似真似幻的境界、出世入世的迷茫交織融會,形成一個迷離縹緲的世界。

下闕轉寫對月懷人而情景交融。隨著夜色漸深,明月安靜地照著無眠的人。在月光“轉朱閣,低綺戶”的撫慰中,噴湧的激情和連綿的追問漸趨平緩。出世入世的困惑、宇宙洪荒的去來雖然一如既往,而更深夜闌之後,尤其是獨對江湖之時,懷念親人之思油然而生。蘇軾早年與其弟蘇澈曾有“功成身退、夜雨對床”之約,而今抱負難展,月下徘徊,而進退於出世入世之間,此處想念不是一般的思親念友,更是對知己的深切懷念,對同道的殷殷呼喚。明月在天,而知己天涯,那曾經令人無限嚮往的明月也是可怨的了:“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怨月越深,懷人之思越濃,孤獨之意越厚。一個“長”字,將此情懷推至極端。心情至此,人何以堪?直欲讓人“獨愴然而淚下”。但蘇軾是曠達的,也是筆致自由的,他在似乎無可轉圜之地別開生面,,任然從月上翻出另一番天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一曠古不變的事實真正即使詞人無言以對,也讓詞人情緒漸平。在時空的永恆中,詞人完成了對自己內心的超越,而歸於平靜。“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超曠的祝福中,人的內心矛盾和懷人之思渾然莫辨,而又起於月歸於月。全詞構思巧妙,跌宕起伏而又渾然一體。

中秋明月話詩詞,再憶東坡《水調歌頭》之情懷!

歷史上,歷來對此詞推崇備至。《茗溪魚隱叢話》雲:“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將這首詞推為中秋詞中第一,並非溢美。

中秋明月話詩詞,再憶東坡《水調歌頭》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