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歌(组诗)

周明

民歌

沿着澧水浪尖

有一匹奔腾的野马

马背上荡漾着一片木叶

还有,从吊脚楼里

娶回的映山红

直抵,我的心窝子

我一直坐在澧水岸边

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上

听水草,拨动澧水的心跳

从音符里辨认,武陵山脉

弯弯曲曲的水路

石头的情歌,滚进澧水心窝窝

水无比柔软

我坐在石头上,看

澧水两岸,灯火次第开放

放排歌

那个放排的土家汉子

站在风口浪尖

双手握着竹篙

像握着阿妹柳叶般的腰肢

每撑一篙,放排歌落在水里

此起彼伏

在码头上,音符与洗衣棒棒儿相遇

撞出一轮圆月

落进澧水的酒窝窝

善于抒情的黄昏

只挥一挥手

风就隔着窗户

撕开月色下的鸟鸣

山歌

所有山歌的旋律,因为山高而悠远

因为水清而透亮

我的祖先种在山上

多少年后,我也要种在山上

但我仍然唱着祖先的歌

吹着木叶,叶纹指向黎明

时光在旋律的脉搏上跳动,不分新旧

我隔着江吼,山也隔着江吼

我站在山上喊,山也站在山上喊

那个放牛的少年,喊醒了山对面的映山红

情歌

我穿越铁锤和镰刀

认识了贺锦斋和戴桂香

密密麻麻的针脚,在马桑树灯台的油灯下

走出深深浅浅的脚印

门口挂的那盏灯

照着湿漉漉的背影

我来过,又从未来过

1928年的情歌,弥漫着幽香

始终没有卡在发髻上

多少年了

那些关闭的,却又无处不在的

呼吸,是如此沉

我胸中的红色,一直没有钥匙打开

放不出猛虎、群狼

有人厮守故乡,我追赶故乡

仰望,漫山遍野的芭茅

举着铁锤和镰刀

傩歌

傩歌在我经过的路上

拿着玻璃镜,照我

它把我嵌进玻璃

让我认识了很古老的我

那个唱傩歌的巫师

已经备好辰州符和唱词

在崇山峻岭间,寻找一个巴蜀浪人

巫师在人和神之间来回切换

脸谱,花色来自巴蜀浪人

傩歌调子来自巴蜀浪人

我在脸谱里居住

与祖先一样,需要傩歌掩盖沼泽

取出细细长鞭

抽打内心下跪的石头

越来越像人

拉纤歌

只有光脚才能全文朗诵澧水

靠近水眉,有棱有角的石头

是纤夫的骨头,需要查字典才能读准音

朗诵时,需要纤绳勒紧肩骨

遇到排比句,一定是险滩的浪花

一口气读完,需要层层渐进

遇到平铺直叙,那是深潭

朗诵时,需要纤绳为喘气松绑

从头至尾,我在寻找感叹号

只有拉纤号子,才是桅杆下

那粒最沉重的黑色

摆手歌

摆手堂前,我拾起土司的一片落叶

摹仿祖先的肢体语言

在时间的另一处,擦洗羽毛

当我的双手举过双肩

那些音律的心跳

刚好落进田园

天暗下来,那个在摆手歌里

忘记赶路的对襟衣,一直未解开

石头与石头,擦出的火花

落在星辰之间

不分彼此,发出耀眼的光茫

我等一只蝴蝶,从歌声里出来

我身体的蝴蝶结,窜出火苗

与旧时光弹琴说爱

我再不说出崇拜

曲子的终点不会开出桃花

花灯腔

脱掉麻布对襟衣,我忘记了自己是

来自武陵山脉的一匹狼

我骑一匹时间快马,赶往武陵山

在元宵节遇到花灯腔

咿呀呀得儿喂,来自深山的歌谣

勾引我的灵魂,出窍,在澧水河畔

水草柔软,花灯腔一样

生长在水里,活在水里

我坐在干净的马背上

幻想花灯腔里有狼群出没

带走我的肉体,原路返回森林

像松树一样生长在悬崖之上

至今,我还没有决定

是否用花灯腔练习飞翔

哭嫁歌

吊脚楼里香气四溢的花朵

来自明朝,秋燕的纵身一跳

澧水河就为出嫁哭了几百年

哭湿封建礼教制度,哭湿乌鸦羽毛

澧水河岸,哭嫁歌水一般荡漾

“唢呐一声泪一滴,扯娘罗裙扯爹衣

苦命女儿送上轿,亲生骨肉两离分”

堂屋中央八仙桌上

两只红蜡烛,扑闪双眼

扑朔迷离

正屋里的火烧得正旺

阿妹用手绢按住两朵桃花

泪如泉涌

第一滴泪是父母,掷地有声

第二滴泪是哥嫂弟妹,收尾相连

第三滴泪是邻居,有淡淡甜味

……

哐咚隆咚呛,锣鼓声声藕断丝连

唢呐吹红了阿妈的辣椒

辣红了刚升起的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