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在中国的旅游演艺中,如果要分派系,那么除了山水实景演出派,另一派实力强劲的则属于主题公园演艺派。甚至,主题公园里的演艺比山水实景演艺出现的更早,形式更多样。

中国主题公园演艺派最早要追溯到 1995 年广东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的《中华百艺晚会》以及世界之窗的《欧洲之夜》。紧接着,就是 1997年宋城演艺推出的《宋城千古情》,然后是 2000 年广州长隆的长隆大马戏……直至今天,主题公园演艺秀越演越烈,宋城演艺、万达、华侨城、横店、港中旅……几乎每个打造主题公园(综合体)的,都少不了要上一台甚或多台演艺秀。

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主题公园里的演艺秀和其他旅游演艺的发展轨迹是一样的,有许多共通性但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地方。首先,主题公园里的演艺秀,必须依托主题公园,它与主题公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绝对不是一个单体,它共享主题公园的资源、客源,成为主题公园体验的一部分;其次,演艺秀的文化主题与主题公园紧密相合或互补,成为主题公园(集群)重要的一环,可以完全融入主题公园中,也可以相对独立成为主题公园(集群)中独立运营核算的一个单体项目,如广州长隆国际大马戏。

在主题公园中打造旅游演艺秀 ,主题公园的投资运营商各有算盘,无非是要么希冀通过旅游演艺秀活跃主题公园氛围,丰富游客体验;要么是让旅游演艺秀成为主题公园直接盈利的产品。然而,与所有的行业一样,不同的企业选择的发展路径、运营渠道、主题内容、成本控制等因素的不同,它导致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说到主题公园演艺,最成功的在业界拥有江湖地位的,一是宋城演艺;二是长隆集团,至少从营收数据看是这样的。

先说宋城演艺。在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行业权威组织 TEA 及顾问集团AECOM 联合发布的《2014 年全球主题公园调查报告》中,2014 年宋城演艺以 1456 万人次的接待量与迪斯尼集团、环球娱乐集团等列入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十强,同比增长 103%,是前十强中增幅最为强劲的公司。而宋城演艺所凭借的就是其首创的主题演艺+ 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以及它不断裂变的“千古情系列”演艺。据统计,目前宋城演艺旗下拥有 28 个各类型剧院、45600 个观众坐席,超过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的伦敦西区全部剧院的座位总数,达到美国百老汇全部座位数的 95%。

再说长隆集团。长隆集团是全球主题公园的标杆,同为全球主题公园十强,长隆集团主题乐园布局不出广东,但在十强的排位中甚至位于宋城演艺之前。2014 年,游客接待量达到 1866 万人次,同比增长 59%。长隆集团主题公园类型丰富多样,涵盖动物主题、机动乐园、水上乐园、海洋主题乐园……其中土地利用最高效、亩产经济效益最高的,当属长隆国际大马戏演艺项目。2014 年,广州长隆国际大马戏演艺项目接待观众 140 万人次,票房收入达 5.8 亿元。对比宋城演艺旗下的三亚千古情 100 万人次,票房收入 2 亿元,以及武汉万达汉秀不足 50 万人次,票房收入不足 2 亿元,长隆大马戏可谓完胜。

为什么有些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做得风生水起,有些却每况日下?作为曾任长隆大马戏营销总监、现任广州智汇咨询机构的董事长林文忠先生,以其多年任职长隆集团高层、一手打造包括长隆国际大马戏等主题乐园集群项目,以及正在服务的新疆大剧院营销管理统筹实战经验,从八个方面提出了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如何做好的要点:

首先,高投入绝非是主题公园演艺唯一出路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旅游演艺平均每台投资成本将近 2 亿元,是 15 年前投资成本的 7 ~ 8 倍。其实无论你投资什么样的旅游演艺都好,切切不要忘记最简单的经济学术语“投入产出比”。在每一个旅游演艺投资前,必须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项目预期进行合理投资,就不会出现 10 年甚至20 年都收不回投资成本的情况了,这是不符合旅游投资规律的。毕竟游客来看的是演艺,而不是你的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仅靠一把小提琴就可以感动全场。

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其次,要发挥主题公园在客源共享

营销并线和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

“主题公园 + 旅游演艺”的战略模式,决定了旅游演艺是构成主题公园集群的重要部分。主题公园(集群)是主题受众最为广泛组合,规模成长速度最快,最具扩张力和差异化资源要素整合的发展模式。因此旅游演艺项目要利用好主题乐园在客源、信息资源、品牌、机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才更具市场生命力。

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第三,内容为王,寻找主题公园的差异互补

演艺其实就是观众花钱买虚拟的感官体验,这种体验就是从最初的主题内容策划开始的。作为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如何选择主题内容?我认为从这几方面选择主题最为合理,区域具有大众趣味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神话进行创作;与主题公园互补性的主题选择,如海洋公园的海洋动物秀、动植物园的大马戏,都是不错的主题补充;其他具有大众趣味的杂技等。演艺主题内容的选择如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一样,切忌高大上,一定要落到大众中去,也就是说“游客喜欢什么我们就演什么”。观众喜欢就是最好的演艺项目。

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第四,要有差异化特色,切勿模仿雷同,同质化竞争

目前市场上大量模仿性的类印象、仿印象、亚印象作品横空出世,艺术造诣良莠互见、参差不齐。这些娱乐演艺在游客看来,虽无印象之名、却有印象之状,皆有大型实景、大群歌舞、大量科技等若干共性。如此这般,让人觉得印象类作品虽有美轮美奂、光彩夺目之形,也充斥了文化符号和炫人科技,表现形式却陈陈相因,思想灵魂性相对缺少,某些场景和画面似曾相识,故而给人复制、移植或雷同之感。同样在中国某些城市,一个区域竟有两场内容题材较为高度的演艺,这样的竞争不仅大家赚不了钱,也搞乱了市场的秩序,极易陷入价格战。

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第五,学会自我否定,不断创新

很多演艺项目它是有一定的市场周期的,也就是说演艺类似于服装一样,也会过时的,不能一成不变的,游客也会厌倦的,游客的追求也是无穷的。这时需要像主题乐园的游乐设备一样,要根据市场的喜好进行主题内容的修正及表现方式手段的提升,避免主题内容落入平庸,表现力欠缺。如《烟雨洪江》既没有请大师执导,也没有刻意追求“高大上”的舞台,迄今已进行了5次改版,主题内容及表现手段不断出新,目前几乎每场演出都处于爆满的状态。

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第六,成本控制

很少有旅游演艺能够实现像“千古情”系列一样有快速盈利的能力,而即便是宋城演艺,也一直在严控投资成本。演艺除了硬件投入,人工密集型的演出行业运营中较大的成本便是演职人员的费用,还有营销成本。如拉斯维加斯《Ka 秀》,每排练一次就需要 1.5 万美元的费用,“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运营成本”;还有万达《汉秀》,有 20 个世界顶级大师,186 名演员,170 名运营管理人员,它的花费将会是多大?还有设备运行、市场渠道开拓、产品的刷新等等,它的损耗是巨大的,因而需要从投资到运营都要严控成本。

主题公园里的旅游演艺需要把握的重点

最后,要合旅情,服务落地,雅俗共赏

旅游演艺的观众主体是大众旅游者,而非文化艺术界的专业人士,千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内容主题要让大众看得懂、看得欢,看得简单。如少数民族歌舞、英文、外文是否应该有字幕?演艺项目的时长是否合理,观众会不会很累?座位的空间,指引标识系统等等需要切切实实地考虑游客的实际需求。主题公园里的演艺项目,丰富了主题公园的旅游内容,并且由于旅游演艺产品的融入,让主题公园的竞争力、吸引力也相应得到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