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五折、甚至一折,债转乱象,你投资的平台低至几折?


“两个月过去了,我的债转还没有转出去!”观察君所在的交流群了,每天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债转。

“之前九折就可以债转出去,现在打八折都没人接盘。这是不是逼着投资人继续打折,平台好坐收渔翁之利?”有投资人激动表示。

债转专区的存在本是为了提高平台的流动性,提高投资体验。但是在经历前段时间的危机之后,如今的债转早已变了味。

四折、五折,甚至三折,在不少平台的债转专区里可以看到上百页的打折债转,饮鸩止渴并不是长久之计,然而却是无奈之举!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忍痛割爱呢?


四折、五折、甚至一折,债转乱象,你投资的平台低至几折?



债转乱象,竟有平台低至1折


说到债转,首先要提的非宜聚网莫属了!

7月27日,宜聚网就被投资人爆料,其国资股东突然退出,股权变更,已经出现逾期。

7月29日,宜聚网发布公告称,部分项目出现逾期,将在5个工作日内将逾期的项目进行3-6个月的展期,期间会给投资人10%的年化收益计算。

本来觉得宜聚网大部分都是真实资产,回款只是迟早的事。结果万万没有料到的宜聚网的逾期竟然越来越多,百思不得其解,投资人心灰意冷。

突然,8月7日,宜聚网开通债权转让功能,还可以折价债转!

真是谢天谢地,感谢宜聚网让投资人能有选择的权利,损失点本金没什么,能快点拿回大部分本金就不错了,毕竟我的期望已经没有那么高了。

刚开始,大概6折、5折的样子,偶有人接,但是大部分几乎没有人接盘,一天天过去了,即使折价也没人接。投资人期望值再一次被压低。

最关键的时候来了,宜聚网设置最高可打4折!比如你投资了10万,你选择4折,那么只能拿回4万本金。

当别人都设置5折、4折时,你设置的8折有人接吗?这时候,投资人之间开始内斗,谁比谁的折价更高。

最后一步终于来了,宜聚网引入所谓的第三方,以4折收购债权,当投资人的预期被一步步压低之后,也只能选择这样了,被四折收购。如今宜聚网的官网上已经返回到6折。

让投资人最义愤填膺的是,宜聚网引入所谓的第三方玄德资产的实控人秦驰和平台实控人吴飞本身就是一伙的。还有就是宜聚网的借款人其实大部分都在正常还款,只是被宜聚网私下截留,投资人的钱早就被宜聚网吞噬。

投资之前,别人说要选择底层资产真实的平台,如今就算底层资产真实,也阻止不了这些平台的豺狼之心。

所以,比底层资产更重要的可能是平台的道德风险了。

投资人的折价债权如果是其他普通新进的投资人收还无可厚非,那如果是像宜聚网这种平台自己来收,又或是借款人和黄牛党来收呢?

在中间夹着的投资人进退两难!

如果在平台上的债转没人接,那么投资人就会私下寻找接债权的人,有需求就有服务,债权买卖超市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

据了解,这种债权超市的网站就是基于可以债转的平台,原平台上没有办法转出,可以在这网站上打折债转,可能会有黄牛收。

但是投资人需要支出的更多,除了折价以外还要承担手续费。

如果有黄牛党,就是各种低价收购,然后之后要么继续持有等回款,那么找准机会高价卖出。

对于这种一方愿意卖,一方愿意买的自愿行为没有对与错之分,但对投资人来说,谁愿意选择折价债转呢。

观察君为大家收集了目前一些平台的折价债转情况,针对问题平台,大部分都在4折到7折之间,也有正常运营的平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折价债转。


四折、五折、甚至一折,债转乱象,你投资的平台低至几折?



数据来源平台及部分投资人提供,如有遗漏之处,可以在留言处指出,那么你投资的平台有推出债权转让吗?低至几折?

四折、五折、甚至一折,债转乱象,你投资的平台低至几折?



该不该折价债转


既然不少平台都开放了债转专区,那该不该债转,尤其是该不该折价债转呢?

这个问题当然是对还在正常运营且开放债转区的平台来问的,毕竟已经宣布停止运营的平台,就算你折价也几乎没人敢接。

该不该债转可以两类情况来分析,第一类:还在继续运营但已经出现部分逾期甚至已经展期的平台,第二类:一切都正常,而且回款也是正常的平台。

对于第一类平台,投资人还是不要过于紧张。虽然在当下,只要平台有一丁点问题,都会被放大。但是部分项目出现逾期其实再正常不过了,而且可以说如今大部分平台都会有点逾期。

首先投资人要快速了解平台的状况,时刻关注平台的最新动态,为什么会出现逾期,哪些类型项目出现逾期,逾期率有没有不断飙升。

其次,看你当初投资时参考的维度有没有变,比如你当初是因为看重它的股东背景和资产,如今资产是否真实,股东是否有变化。

最后,看自己的心理预期,如果前面两步得到的答案都还是较好的,相信平台,那么可以继续持有,如果前面两步得到的答案不尽人意,自己也想快速退出,那么可以选择转让。

对于第二类一切都还在正常运营的平台,那么先恭喜你,这一类平台在当下大环境中实在屈指可数。

但是这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关注平台的动态,比如有没有股东退出、地址变更、收益突然猛增以及有没有其他负面新闻。

对于这些信息自己也要学会认真核实验证,不要人云亦云,我们的目的也是希望平台能够好好运营,而不是造成恐慌。

总的来说,要不要债转跟平台以及自己的预期有很大的关联,理性抉择至关重要。

来源 | P2P观察

作者 | 观察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