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髮令蓄髮令剪髮令—留不留頭髮,留髮不留頭

剃髮令蓄髮令剪髮令—留不留頭髮,留髮不留頭編辮子 清末攝於煙臺

甲申年(1644)4月22日。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

是日,綰兵駐防“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的大明帝國寧遠總兵吳三桂,開關揖入宿敵,清兵佔北京,下江南。愛新覺羅·福臨成了天下共主。

翌年,6月15日,又是非同尋常的一天。

這天,福臨頒佈了“剃髮令”:京城內外,限10日;各省自詔令到達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剃髮令蓄髮令剪髮令—留不留頭髮,留髮不留頭

清軍入關後,曾在街道、路口強行為過往人剃髮。民間的剃頭業便由此演變而來。這是北京街頭的一個剃頭匠。(攝於清末)

剃髮令蓄髮令剪髮令—留不留頭髮,留髮不留頭

剃頭匠的挑子,當初臉盆架旁還立有一根旗杆,用來掛清帝刺髮梳辮的聖旨,後改為毛中和磨刀布了。這張照片攝於民國初年的北京街頭。

剃髮令蓄髮令剪髮令—留不留頭髮,留髮不留頭

男人們的腦後拖著一條又粗又長的大辮,曾是中國街頭的尋常景觀。(清末攝於北京)

剃髮令蓄髮令剪髮令—留不留頭髮,留髮不留頭辛亥革命後,革命軍士兵在街頭為百姓剪辮子。

剃髮也逐漸成了

文人墨客吟誦的對

象,有一首描寫剃髮

的對聯雲:

暮暮朝朝,

洗洗刷刷剃剃。

停停歇歇,

光光挖挖敲敲。

留頭要留髮,

剃頭就殺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