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随着处方药外流,众多处方药企业开始布局零售渠道。但如何针对处方药实施有效持续动销,成了横亘在零售药房面前的一道难题。

究竟是应该延续原有的药店OTC的营销模式?还是移植医院的学术策略呢?

中康CMH最新数据显示,处方药在零售药店的2018-2022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10.3%,高于整体市场8.7%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RX化学药(含生物药)增速较快,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类表现好。

众多处方药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影响下,纷纷布局零售药店渠道,但如何持续高效动销是目前零售药店亟需解决的问题。

究竟是要把医院专业的学术研究模式搬到药店来?还是用成熟的OTC模式套用其中?显然都需要现实的验证,至少目前无法有效判断哪种方式更适合于处方药动销,或者两者皆不适宜。

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因此,第一药店管理学院专家提出,以品类为基础,定制动销模式,来研究这个难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并高效复制,助力处方药市场在终端的扩展。

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品类动销研究,势在必行

通过对零售药店消费者购药行为与需求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的特征在趋向年轻化的同时也趋向老龄化,消费者的学历和收入亦是逐步走高。消费者的关注点已从过往的药品疗效认知向药店服务的专业性、药品性价比、会员服务及促销等方面倾斜。

依循此道,当下的消费者不再仅仅只关注单一产品,而是更多的关注某一品类的产品。大而化之统一的营销手段显然不适用于所有品类,针对于零售终端的品类动销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百洋同航项目探索处方药品类研究

在此背景之下,中康资讯第一药店管理学院联合百洋医药共同推出“百洋同航”慢病处方药专业动销研究的项目。历经一年多的努力与实践,与怡康药品、心连心等多家品牌连锁联合推出了零售药店肝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三个品类的处方药动销方案,以专业培训和门店POSM服务为对象,研究并输出慢病标准的运营模式,为零售药店抢占处方药外流市场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论,主要包括

3个步骤:发现难点、探讨模式、输出结果。

1

发现难点

通过样本普查与重点区域抽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线下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特定品类的调研,分别调研药店人在肝病、糖尿病及消化性溃疡三个品类中现有的服务难点、误区、销售障碍及有效测试一线店员的知识盲点与薄弱点。

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2

探讨模式

验证处方药的动销不同于与OTC及快消品,需要店员更加专业,通过项目持续研究与实践,提出根据品类特征与受教人群,输出POSM认知标准和教育标准,其后设置一系列干预和跟踪手段,不断强化药店人认识和行为,通过设置空白组和对照组,反复进行验证优化标准,最后输出专属慢病处方药特定品类的专业动销步骤,更好的指导店员去服务消费者,为零售药店在处方药专业品类动销上提供更多帮助!

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标准化培训

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标准化POSM输出

3

结果输出

经过门店落地、反复验证、不断优化的过程,项目组初步得出总结针对肝病、糖尿病类用药的品类动销影响因素。对于店员反复单一地培训疾病知识、用药知识,店员的掌握程度远不如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场景化构建。

通过构建服务场景的培训更能有效将店员的专业力转化为服务力。店员可由此建立从识别患者,挖掘患者需求、专业服务满足患者需求、后期跟踪服务四个基本过程及标准话术。与此同时需要一系列适用于处方药的POSM手段相配合,刺激店员和消费者感观,营造专业服务的场景。

目前行业内不少制药企业和零售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品类研究,但研究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百洋同航“只是品类研究的开始,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参与进来,因此我们也在此呼吁更多的制药企业与零售企业一起共商携手,从品类动销出发,为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行业价值助力!

财智说

本公众号致力于中国药品零售业的深度研究、热点资讯传播、运营干货剖析、标杆企业 榜样人物宣传...关注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解锁更多精彩行业内容

新标准来啦!处方药动销难题或将就此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