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檢察機關對一起外籍「新娘」組團騙婚案提起公訴

□通訊員 劉錦昊

只花17600元,就能將外籍姑娘娶回家?騙局!近日,北海市銀海區人民檢察院對一起外籍“新娘”組團騙婚案提起公訴。原來,所謂的“跨國愛情”“外籍新娘”“一見鍾情”……這些話語全是謊言。幾個被害人本想省錢討個外籍女子做老婆,到頭來,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父親幫兒子討外國“媳婦”

家住合浦縣公館鎮石湖村的鄒伯伯今年60多歲,他為年近40的兒子仍未娶到老婆而憂心忡忡。兒子相親不順,娶個本地姑娘成本太高,這讓他愁眉不展。

2016年12月底,同村的彭文(化名)娶了個外籍老婆阿姑(化名)。消息傳開後,鄒伯伯盤算著,也許阿姑會認識一些和她一樣的外籍姑娘。

於是,鄒伯伯就帶著兒子到彭文家,詢問阿姑是否有合適的姑娘介紹。“問題不大!”沒想到,阿姑當即答應了鄒伯伯的請求,並許諾只需13800元彩禮和3800元路費、媒人費。“只需17600元,比娶本地姑娘更划算。”為此,鄒伯伯讓阿姑趕緊幫兒子張羅婚事。

幾天後,阿姑打電話說幫鄒伯伯的兒子找到了一個外籍姑娘,很快將來到合浦縣公館鎮。果真,鄒伯伯和兒子在阿姑的張羅下見到了這個所謂的外籍姑娘。隨後,阿姑、“準新娘”和一名自稱“準新娘大姨”的人一起到鄒伯伯家吃晚飯,並說定了婚事。

一週後,鄒伯伯和兒子到彭文家接親,把彩禮和媒人費給了“準新娘”的“大姨”,並接走了“新娘”。

愛逛街的“新娘”玩起失蹤

結婚後,這個外籍“新娘”幾乎天天出去逛街。有時候,她說到街上理髮,有時候說去買東西。鄒伯伯和兒子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爸,我今天想去公館街上逛逛……”一天,“新娘”又要出門,鄒伯伯聽後,想都沒想就順手給了“媳婦”100元讓她買東西。但沒想到,這竟是鄒伯伯和外籍“媳婦”最後一次見面。

中午12時許,鄒伯伯的兒子打電話問“媳婦”要家鑰匙。一開始,“媳婦”接了電話還說了幾句話,但到了14時許,鄒伯伯的兒子再一次打電話時,發現“媳婦”的電話已關機。隨後,鄒伯伯發動全家人到公館街找“兒媳婦”,但怎麼也找不到。感覺上當的鄒伯伯只好到派出所報警。

開“婚介所”反倒成了被害人

2016年10月,彭文結識了外籍女子阿姑,隨後,兩人成親,並在一起生活。僅一年的時間,阿姑就通過一個叫阮氏翠的外籍女人,介紹了6名外籍姑娘嫁到公館。而這個阮氏翠正是收取鄒伯伯禮金和媒人費的那個“大姨”。除了掙個零星的媒人費外,彭文、阿姑也通過阮氏翠幫自己的孫子討了個外籍“媳婦”。

無獨有偶,就在同村鄒伯伯“兒媳婦”離奇失蹤的同一天,彭文的外籍“孫媳婦”和同村的幾名外籍“新娘”相繼“人間蒸發”,杳無音信。覺察到上當的被害人紛紛報案。

2017年5月28日,阮氏翠被北海市公安局銀海分局刑事拘留。

經查,2017年2月25日至26日,阮氏翠夥同阿阮、阿王(均系外籍人,在逃)等,將外籍女子阿香、阿海、阿氏良等人送往合浦縣公館鎮石湖村,並以結婚的名義先後騙了4個家庭,涉案金額達8萬餘元。行騙後,該團伙攜款潛逃。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僅抓獲阮氏翠一人。在看守所,阮氏翠供述了其參與介紹外籍女子到合浦公館鎮騙婚的事實。她同時供認和其他外籍女人共謀以結婚名義收取禮金後,居住一段時間,再組織外籍“新娘”逃走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