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精密智控組合拳 降低境外輸入風險

為了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實現境外輸入全程閉環管控、入境人員分類精控,連日來,浙江打出組合拳,加強對入境人員的分類精控,進一步降低境外輸入風險。

在麗水蓮都區,華僑的準確信息都將被登記在僑情調查表中,並通過二維碼錄入大數據後臺。

麗水市蓮都區紫金街道工作人員何琪琪告訴記者:“這樣子的話,我們村社排摸出來的華僑情況沒有一個會遺漏掉的。”

在寧波市福明街道明城社區,生活著來自美、日、韓等31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位外籍人員,社區為他們“量身定製”防疫服務,把住防疫安全門。

外籍人士艾利特從法國返回社區的當晚,社區工作人員陳存萍就通過微信與他聯繫,但由於語言上交流不暢,對方一度“拉黑”了陳存萍的微信。

為了破解交流難題,社區主動聯繫外籍員工較多的鄞州赫德實驗學校,在學校的支持下,與外籍教師建立起“點對點”對接模式。

“外教對學校比較有歸屬感,比較信任,相對比較放得開,量的體溫一張張圖片都會上傳,我們溝通就比較融洽。”鄞州區福明街道明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齊小瑾說道。

而為了更好地跟這些外籍人士溝通交流,社工和志願者們還開啟 “瘋狂英語”學習模式,破解語言上的障礙。

面對海外疫情,鎮海煉化算山碼頭作為主要對外窗口,積極倡導“無接觸式裝卸”。 3月19日上午,一艘外籍油輪停靠碼頭,計劃裝載鎮海煉化生產的4.2萬噸柴油。現場工作人員穿戴好防護裝備,登上船舶,經過近20分鐘的操控作業,輸油臂與船舶對接成功。

鎮海煉化算山碼頭泊位區域黨支部書記錢紅武:“在上去之前,我們就穿好一些防護的衣服,戴好口罩,其它做一些消毒工作,連接完以後下來的時候,我們就通過消毒,消毒完成以後把所有的一些防護的衣服手套,全部扔在那個棄用的防護用品箱裡面。 ”

據瞭解,鎮海煉化算山碼頭每月接卸外籍油輪近15次,今年2月,鎮海煉化成品油出口量達27萬噸,同比增長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