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与买房的区别,只在于你会不会有一个明事理的房东

租房与买房的区别,只在于你会不会有一个明事理的房东

很多人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

但其实垮掉的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而是传统的价值观。

像"30岁之前不买房"这样,"摧毁世界"的价值观,事实上除了很多人不愿从父母手里拿钱,受其约束之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限制。

例如初入社会的青稚无所适从,高额日增的房价,事业上的不可开交,各方的意见甚至命令,都让很多90后更愿意选择厚积薄发,先租房,再住房。

但其实,租房与买房的区别,只在于你会不会遇到一个明事理的房东。

自己买来的房自己做主,想怎么装修折腾都是自己乐意,但如果租房,而且又是遇到个钱迷心窍蛮不讲理的房东,光从"租房"这两个字里都能扯出一堆让人头疼的事。

租房与买房的区别,只在于你会不会有一个明事理的房东

毫无征兆地突然涨租或转租,一副爱租不租大有人在的样,犟他几句就留你回家发现自己东西堆了一门口,而且前脚刚走后面就住进去了人;

原本住地好好的四室两厅,硬生生隔出来成个六室一厅,还是铁皮夹泡沫的隔板,原因还只是因为房源紧张,多赚两份房租;

平日里坏的东西,小件自己换,大件永远在"登记"着,反倒是退房的时候算得清楚,这里扣一笔那里扣一笔,好好一笔押金扣得七七八八,讲理讲不过动武怕惹事,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这些经历,恐怕有些经验的租客,都多多少少有过。

我在武汉呆了两年,一直是租房,虽然中间搬过几次家,但那些横房东带来的惨痛经历还是记忆犹新——

租在底楼不见光,下雨湿气倒是一层层往上冒,大夏天的空调一直在坏不吹风,反响几次都是房东一副敷衍模样,摆摆手"改天就给你换",最后还是我自己掏钱找人修;公共共用的厕所经常堵,但塞得再久飘出味儿来他也不会管,甚至还有泡在坏掉的洗衣机里发霉的衣服都不提了。

好容易熬完半年租约到期,就体会到了踏入社会后的第一次人心复杂,像上面说的一样,一笔一笔"算得清楚",好端端一笔押金扣得零零散散,还没处说。

然而没谁总会一直倒霉,否极总会泰来,后来我和另一个合租的朋友在58同城上,换了个各方面条件更上一层的房子,遇上了个武汉本地的退休教师房东,看似凶巴巴却很好讲话,小老头跑上跑下身子骨比我还硬朗,什么坏了上午说一声下午就换好,搞得后来我都不好意思,什么该换宁愿自己掏钱。租房与买房的区别,只在于你会不会有一个明事理的房东

有时候早起上班,下楼看见小老头蹲在石凳儿上端着碗热干面朝你嘿嘿一笑,不禁有些还是感叹,有个明事理的房东对租房生活来说,有多重要。

我和朋友在小老头儿这里租了一年多,房租基本没涨过,即使涨价,小老头都会极严肃地召集所有租客,挤在他的客厅里,商量涨租事宜。

不过气氛大多还是以欢乐居多。

朋友和我聊天说,这也算是奇葩房东的一种吧?

我想了想,应该算吧。

租房与买房的区别,只在于你会不会有一个明事理的房东

不过他的这种奇葩我毫无反感,甚至更是因为有他这样的房东,如我一样在外漂泊打拼的年轻人,才能感觉到一些,家里的温馨。

租房与买房的区别,只在于你会不会有一个明事理的房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