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放弃台湾岛,不并入版图?

韩恋橙


呆湾当时叫“大员”,我看到的史料里,呆湾是一个生番很屌的岛屿,元朝的时候派使者拿着忽必烈的诏书去招抚岛上的生番,结果死了几个人,不知道是不是被吃了,剩下的人吓坏了,丢掉诏书赶紧跑路。最后元朝在汉人比较多的澎湖设治所,也就是澎湖巡检司。荷兰人登岛的时候,比元朝人要聪明,他们没有动用武力,而是拿出许多礼物收买生番的头目,然后他们拿出一张牛皮,说,我们只要这样大一块地就行了。生番头目以为他们是傻子就答应了。结果,荷兰人把牛皮纸剪成碎碎的,围出了很大一块地盘。生番头目这时候才醒悟上当了,但是已经晚了。荷兰人以这块地盘为据点,很快占领了呆湾南部,但是北部他们却不敢去。


静夜思160519196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今天的海峡问题依然是我们伟大复兴陆上的绊脚石,对岸的独派分子小动作不断,一再挑衅我们的忍耐程度。

而越是这样,我们就越感觉这个岛给国家发展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那么,历史上的宝岛是什么时候纳入版图的?为什么雄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不将宝岛纳入版图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清朝之前宝岛从未内属过

今天的我们,喜欢说宝岛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云云。但是这个“自古”是多古呢?答案是清朝,准确的说,是1683年。

虽然东周时期我国先民就知道海的那边有个岛,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卫温就曾浩浩荡荡前往流求,隋炀帝就派遣大军三次攻打流求,元朝忽必烈就在澎湖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但是关于对宝岛的管理,却从来没有提到日程上来啊!

澎湖巡检司虽然距离宝岛很近,但毕竟统治的只是澎湖地区,这宝岛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由于倭寇猖獗,加之朱元璋奉行“重农抑商”,导致明朝转而内向,一度撤销了澎湖巡检司。直到1563年嘉靖年间才再次设立。

所以说,前朝从来都没有管理过宝岛,也就没有朱元璋放弃宝岛这一说法。朱元璋做的,只是没有在前朝基础上再次开拓。

真正将宝岛纳入版图的是1683年施琅平定宝岛,消灭宝岛上的郑氏政权后,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至此宝岛终于纳入清朝版图!

2、海洋意识的缺失是罪魁祸首

关于海洋意识的缺失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体现,但是明清时期的表现是最差的。原因是此时的西方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殖民者纷至沓来,不断挑衅着帝国的边疆,在这么明显的提示下,明朝还在闭关锁国。

等到隆庆开关,已然是明朝的后半程,此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早已经对世界的殖民地进行了瓜分。

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进,小农经济成为生产力的主力,大明帝国不需要和外界交流互通有无,导致帝国没有了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动力。

由于没有对外开拓的需要,所以海军成为帝国的减配,郑和下西洋之后,大明王朝再也没有能够造出巨大的战舰。

没有战舰,统治孤悬海外的海岛就困难得多,在成本上是合不来的!而此时西方殖民者还为大规模东来,所以不会借海岛威胁大陆,因此对这块地区的统治也就可有可无了。

宝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宝岛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所以朱无心经营此地,如果可以,朱元璋希望这里和琉球国一样,成为大明的属国,即使不是也没关系!只要不威胁大陆就好!

所以,不存在朱元璋放弃宝岛的说法,但是因为明朝内向型的国策,明朝也没有在宝岛的开拓上有所作为!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中国古人没有海洋观念,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己能满足需要,海外对中国没有吸引力。郑和下西洋转来转去,所见皆弱小、贫困之国,没有中国需要的任何资源,只是浪费金钱,明庭因此停止了海洋活动,中国己占据了己知最好、最肥沃的地区,无所图,无动力。


沉140769451


台湾在明朝叫“小琉球”,区别于现在的冲绳群岛,那时是明朝的属国—琉球国,那个时候还是蛮荒的岛屿,岛上的居民也比较落后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没有先进的农业,三国时卫温曾到过台湾(当时叫夷洲)抓捕劳动力,回到江南一看啥也不会还得养着。以后的历朝历代包括明朝也就放弃了台湾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