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回歸A股,A股真的準備好了麼?

互聯網巨頭回歸A股,A股真的準備好了麼?

隨著部分家電和白酒上市公司業績低於預期,價值投資這個詞兒少了很多熱度。相反,最近頻繁被投資者掛在嘴邊的熱門詞彙是獨角獸。估計愛說價值投資的人,跟突然轉身愛上獨角獸的,是一批人的概率較大。

但夜深人靜的時候,當你在床上反思這件事:獨角獸來了,你真做好準備了嗎?你可能會嚇出一身冷汗。

A股還是存量行情,有錢接大招嗎

A股還是存量行情,意味著整個池子的水一直沒有增加。有什麼證據呢?

一是打新的收益率不斷下降。

由於新股發行是股票市場幫助實體經濟融資的重要手段,所以新股一直不能停。但如果觀察打新的收益情況,可以發現2016年年中以來,新股的漲停板天數持續下降,從2016年年中新股平均18個漲停板,下降到2017年年中平均8個漲停板,到目前平均4個漲停板。今年2月上市的部分新股如養元飲品、今創集團等更是隻有一個漲停板就開板,堪稱史上表現最差新股。養元飲品就是生產六個核桃的公司,雖然產品結構單一,但市場知名度還是很高的,一個板就over只能說明二級市場的水已經淺到露出腳踝了。

互聯網巨頭回歸A股,A股真的準備好了麼?

圖1 新股漲停板天數越來越少

二是風格只能切換,不能普漲

二級市場的水不夠深,還表現在市場只能展開風格切換,不能普漲。最簡單的觀察辦法就是看成長股和藍籌股的相對錶現,在存量行情下,成長股和藍籌股具有蹺蹺板效應,一個強勢必然對應另一個弱勢。

比如3月6日一點半以後在地產股帶動下滬深300指數走強,但300指數走強立馬將創業板指推下水池(參見圖2)。再比如3月1日下午創業板指繼續走強,但創業板走強一腳就把滬深300踹下去了。

存量行情就比如糧食不夠吃、但有兩個娃的家庭。老大吃飽、老二就會捱餓;老二吃飽、老大就捱餓。自家的娃糧食都不夠吃的呢,還能擺宴席招待眾多來賓嗎?

互聯網巨頭回歸A股,A股真的準備好了麼?

圖2 權重股上漲通常會拉成長股下水

所以現在大家還沉浸在獨角獸的“角”帶來的盈利進攻性和股價彈性身上,還沒考慮“獸”的問題。比如富士康計劃募資270億元,但2017年募資最高的中國銀河、募資40億,今年截至目前募資最高的華西證券、募資50億,跟富士康的募資額相比要少很多。所以獨角獸上市,要麼侵蝕其他IPO的份額,保證一級市場正常運行;要麼導致新股破發。比如今年1月和2月的IPO總募資額是280億元,意味著一個富士康就可以讓新股暫停2個月。

更何況富士康還只是一個開始……

獨角獸上市,是紅利盛宴還是最後一棒

三六零借殼上市,對三六零來說目前市值3400億元,是美股退市前市值93億美元的6倍。但三六零借殼成功後,股票價格基本橫盤,與此前更早借殼的順風控股走勢類似。

這種走勢提醒我們,獨角獸業績增長最快的階段或許已經過去,隨著上市時預期打得太滿,回報一次性兌現的概率較大,很難成為長期價值股。

首先,從基本面來看,獨角獸增長最快的階段或許已經過去

我們當然承認獨角獸的增長潛力,但也不能否認,這批獨角獸業績增長最快的階段已經過去。雖然從收入增速的絕對值來看,每年40%-60%的收入增速還是很高的;但如果跟歷史業績相比,現在這批獨角獸已經相繼進入業績穩定增長的階段。

互聯網巨頭回歸A股,A股真的準備好了麼?

圖3 獨角獸收入增速已經逐步回落

其次,獨角獸很難像過去兩年的白酒家電一樣走出慢牛行情

一是起點高低不同,比如白酒行情是在打壓三公消費、渠道去庫存導致的行業2年低迷期後開始的,但獨角獸的起點很容易成為最高點,因為大家都知道獨角獸,所以估值一步到位的概率較大,缺乏白酒行情一樣的低起點、業績和估值正反饋的價值發現階段。

二是過去兩年投資者風險偏好很低,所以業績穩定增長的藍籌受到青睞,機構也逐步在藍籌上抱團,使得股價持續上漲。但投資者經歷了白酒家電慢牛行情的教育,還會錯過獨角獸的機會嗎?如果這麼考慮,那麼獨角獸就不會有慢牛行情,所有想買的人都在會上市之初就已經買入。舉個栗子,如果所有人都預期4月股票市場會上漲,那麼股票市場最終會在3月上漲、4月下跌,因為預期上漲的人都在3月買入了。

所以準備入手獨角獸的人要小心,或許你的心裡是做價值投資、長期持有,但很可能最終的現實是你接過了最後一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