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两个月之前的一个深夜,15个月大的琪琪肚子鼓成了西瓜大小,脸色苍白已经昏迷,被送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时,生命几近垂危。

据了解,琪琪的父母来自云南,两人都在二十岁左右,琪琪妈妈告诉医生,前一天家里炖了一锅排骨玉米,见孩子爱吃的津津有味,便没有控制食量。

第二天孩子的肚子圆滚滚的鼓着,琪琪一直嚷着肚子疼,才引起了家人注意,到医院后医生初步诊断为消化道穿孔:“玉米本身就不易消化,即使是成年人进食大量玉米也会引起胀气、消化不良,何况是一岁多牙齿还没长齐的幼儿。”

随后进一步的经X光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情况实属危急,必须马上手术。

然而此刻意外再次降临,琪琪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之前突然出现心脏停跳,好在现场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才慢慢恢复了心跳。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打开腹腔,医生被惊呆:琪琪的胃发生了破裂,腹腔里有大量未消化的玉米粒。

“孩子的胃就是被这些玉米给撑破的。”医生把琪琪破裂的胃修补好之后,终于将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至此,因为吃了碗排骨炖玉米,琪琪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住了两个月之余,但被玉米撑破的胃至今在还在恢复期。

01

玉米不易消化

根据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的主食当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最强,含有七种抗衰剂,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但是玉米中中富含膳食纤维,适量吃有助于排便,如果一下子吃太多,会使大量纤维堆积在肠道,从而排气不通。

孩子肠胃没有发育完善、或者咀嚼能力尚未发达,玉米的表皮没有被破坏,导致玉米内的淀粉、蛋白质不能与消化酶接触,最终玉米会以原来的样子排出体外,也就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孩子的粑粑上镶嵌着金黄色的玉米颗粒。

这时要控制孩子吃玉米的量,否则很有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02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健康食物

为了孩子营养均衡发展,妈妈们习惯给孩子补充各类新鲜食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量,这些食物千万不要多吃:

麸质松饼、葡萄干麦片等含有麸皮的食物;

西兰花、大蒜、卷心菜、芦笋、梨等高纤维蔬菜水果;

土豆、红薯、面条和小麦等食物中含有的淀粉会在体内经消化产生气体。

碳酸饮料等。

03

1.果冻

2016年,厦门的两个孩子在家,1岁弟弟肚子饿了,7岁的哥哥刚好看到家中有果冻,就打开了,喂弟弟吃了起来。

弟弟吃了几口,就噎住了。哥哥赶忙给爸妈打电话,但弟弟送医后依然抢救后不治……

3岁以下的小孩不能吃果冻,大一点的孩子必须在父母的看管下食用,以免孩子在跑跳时意外吞进未嚼碎的果冻。

另外,吃果冻多还容易降低孩子的食欲,影响营养素的平衡吸收;其中含有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多食也不利于健康。所以家长们不要让孩子多吃果冻,更不能给幼儿食用!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2、咸菜、腌制食品

有老人的家庭,冬天特别喜欢腌制各种咸菜、肉类,而且在腌制过程中会放很多盐。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3.花生、瓜子、坚果

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长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坚果了。但实际上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吞咽反射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颗粒仍然容易卡住气管。而且堵住气管后若抢救不当,短短几分钟就可能丧命。

尤其像夏威夷果、开心果这种圆形的坚果,宝宝吃在嘴里时,大人一逗TA,就更容易滑进气管里。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4、刺身、半熟牛排、醉虾等

刺身、生鱼片很多都卫生不过关,含有大量的病菌,在调料中蘸一下几乎没什么杀菌作用,孩子的消化道很娇弱,很容易就造成腹泻、胃肠感冒等症状,一些没有煮熟的鱼(特别是淡水鱼)、半熟的牛肉、生虾蟹、蛙里可能还有寄生虫,是酒精、芥末、调料根本杀不掉的!

因为好吃生食而导致全身长满寄生虫的案例比比皆是,成人也就罢了,儿童感染寄生虫,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5、话梅、蜜饯

话梅肉让很多人“爱不释口”,其实这种蜜饯类食品几乎是各种添加剂的大集合!看看它的配料表就知道了:鲜杏肉,白砂糖,食盐,奶油,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苯甲酸钠……

1岁宝宝吃玉米把胃撑破了!这些健康食物也藏着危险!

宝宝的解毒功能很弱,如果再加上饮料和其他食品中的类似添加剂,难免添加剂的总量过高。而且小宝宝还太小,话梅有核,宝宝吃了根本就不会吐出来,只要卡住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