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别悲剧发生才后悔,父母们共勉

2010年11月8日,在多伦多一个中产阶级小区内,一场阴谋正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进行。

一对移民至加拿大多年的越南华裔夫妻,被闯入别墅的三名凶徒绑在地下室。面对冷漠的歹徒和幽暗的枪口,他们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别悲剧发生才后悔,父母们共勉

别墅的女主人何碧霞跪在地上,整个身子都止不住地颤抖。在得知24岁的女儿詹尼佛·潘也被歹徒绑在楼上房间后,她流着泪苦苦哀求:

“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女儿!”

两声枪响,划过寂静悠长的夜空。何碧霞当场毙命,她的丈夫潘汉辉则在中弹后昏迷。

这场入室杀人案震惊了当地社区,可随着警方深入调查的开展以及三名凶徒先后被抓捕归案,一个触目惊心的真相,缓缓浮出了水面。

原来,策划这起凶杀案的不是别人,正是夫妻俩一直视作骄傲的女儿詹尼佛·潘。她和男友丹尼尔雇人行凶,计划杀死父母后继承遗产。

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别悲剧发生才后悔,父母们共勉

在亲朋好友的眼里,詹尼佛一直是个“乖乖女”,她聪明又刻苦,对父母言听计从。说白了,詹尼佛就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4岁开始学钢琴、花样滑冰,从小获奖无数,如果不是韧带受伤,原本要冲击冬奥会;

中学以后,她保持着门门功课全A的记录;

成年后,她从多伦多大学久负盛名的药理学专业毕业,在一家医院的血液检测实验室工作。

可就是这样一位被父母宠爱、被旁人羡艳的女孩,为何竟会做出买凶杀人、谋害双亲的禽兽之举?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是他们自己,一直在用爱和希望伤害女儿。


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别悲剧发生才后悔,父母们共勉

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女儿詹尼佛,显示出无与伦比的聪慧、勤奋与上进。她的人生一直在按照规划好的路径在推进,完美而稳定。

然而,潘汉辉和何碧霞没想到的是,从女儿上中学开始,她所创造的一切,都充斥着虚假。

詹尼佛没有门门全A的优秀成绩,甚至因为微积分不及格,导致高中都没有毕业。原本录取她的大学也撤回了offer,所谓的“毕业”与“工作”,其实都是詹尼佛精心编织的谎话。

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别悲剧发生才后悔,父母们共勉

在14岁到24岁这十年时光里,詹尼佛学会了用各种各样的手段伪造自己完美无瑕的履历。她谎称出门上学,事实上只是在公共图书馆待了一天;到大学毕业之时,她又以“入场券不足”为由,没让父母来参加毕业典礼。

真实与谎言将詹尼佛的生活撕裂成了两半,她一边掩饰真相,一边茫然度日,痛苦不堪。

詹尼佛的父母是越南华裔,多年前移民来加拿大。通过努力奋斗,买房置业,日渐成功。他们对詹尼佛姐弟的教育也很重视,总希望孩子能更上层楼。

小的时候,詹尼佛训练、学习压力大,晚上10点多才能睡觉,假日无休。于是她学会了用自残来解压,经常割伤自己的前臂。

初中毕业时,由于未获得优秀奖章、没有被选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詹尼佛开始厌倦学习——父母和她都不习惯“失败”Neither parents nor she is used to "failure".。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学会了假装高兴。

女同学都化妆,她不会,也不被父母允许。她也不许随意外出和同学玩儿,不许去同学家里,更不许谈恋爱。22岁之前,她没有去过夜店。

父母把她禁锢在他们理想的轨道中,用过度的爱和保护筑起牢笼。

她不会抗拒,而难以消散的怨气令她挣扎、发狂,内心越来越分裂。


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别悲剧发生才后悔,父母们共勉

詹尼佛的境遇在亚裔、尤其是华人家庭中非常普遍。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努力缺乏肯定、赞美,唯恐孩子骄傲。

给孩子设立的目标总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功课要好,才艺要突出,各种竞赛都不能落下,还喜欢拿孩子去和别人比较。

课外班就是补课,孩子不擅长什么补什么,而且非让他们上家长喜欢的课。

无论家长自身的状况如何,孩子的培养目标一律是“精英”。

孩子没有时间成长、享受生活,而是在被用各种手段尽早催熟。

家长们往往只在乎自己的愿望,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以功利为目的的“爱”,堪比利剑。"Love" with utilitarian purposes is comparable to a sword.

给孩子制订一个个无法完成的计划,是用任务来压榨他们的生命。

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是以冷漠浇灭他们的热情。

严厉地责骂、甚至体罚,是拿情绪的怒火烧毁他们的自尊,是在他们稚嫩的心田中灌输仇恨。

把孩子和其他人去比较,是在反复地摧折他们的自信。

将一个没有自信、自尊的“忍者”推向社会,他们会收获怎样的未来?

一个不会自爱的人,又如何能爱别人?

其实,培养孩子的内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让他们明白拼搏是为了自己,他们才能坚持一生。

培育品德和爱心,比争取全忧的成绩单更重要。

这个过程缓慢、不容易,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别悲剧发生才后悔,父母们共勉

詹尼佛的案子2015年初宣布了判决。詹尼佛和她的男友都被以一级谋杀罪判处无期徒刑,25年不得假释。她的弟弟和父亲申请禁止与她交流,她永远不可能与他们说话了。弟弟患了抑郁症,搬到其他省份,隐瞒身份。父亲寄居在亲戚家,身体的伤痛和不堪回首的往事终日令他生不如死。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儿女。”

如果詹尼佛的父母早知道有今天,他们一定不会让孩子那么拼。

是让孩子作为人去成长,还是将他们打造成冲锋陷阵的机器以便获取未来的成功?

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