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又跌了!网传“银行理财可直投股票”系市场误读

周四又跌了!网传“银行理财可直投股票”系市场误读

周四(9.20),今日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沪指早盘冲高回落,随后围绕平盘线震荡整固。创业板指较主板稍弱。截止收盘,沪指报2729.24点,跌幅0.06%,深成指报8233.89点,跌幅0.17%;创指报1387.62点,跌幅0.34%。

盘面上,稀土永磁,小金属、水利建设、旅游酒店、油改概念、上海自贸、共享经济、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养殖业、半导体、次新股、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投资参考

1、社保费追缴后续:税务部门暂停追缴 避免企业更大恐慌

按照既定时间表,2018年12月10日前,社保费征管职责将由各级社保经办部门划转至税务部门;2019年1月1日起,各项社保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据了解,现行中国的社保费征管方式有三类,一是社保经办机构征收,比如北京、上海等;二是“社保核定、税务代征”,比如江苏、安徽、湖北等;三是税务部门全责征收,如广东、浙江等。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表示,目前全国包括计划单列市在内的36个省市,社保费由税务部门征收的就达24个。如果由其他部门征收,也许只知道征收这部分的基数,但这笔费用会对企业造成多大影响,无法全面了解、统筹安排。只有全部交由税务部门,摸清底数后,才能为下一步减费降负打下基础。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这也就意味着目前追缴工作暂停,避免因为突击式、运动式的追缴引起企业更大的恐慌。

2、82股三季度业绩搭上增长快车 这些股获机构重仓+公司回购(附名单)

截至9月19日晚间,两市共有1185家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告亮相,其中789家业绩预喜,占比近7成。进一步统计,按净利润预计增幅中值计算,82家公司前两年三季报净利润均保持增长态势且今年净利润增幅有望提速。

行业分布显示,上述82家公司广泛分布于22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个数最多,占据10席;化工行业有8家,位居第二;电子、建筑装饰行业均有7家。

周四又跌了!网传“银行理财可直投股票”系市场误读

  • 上述82只股票中,有72只个股获社保、QFII、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券商五大机构(以下简称机构)二季度集体增持,10只个股获机构持有超20%以上的流通筹码。
  • 上述82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二季度、三季度单季有望均实现环比增长。
周四又跌了!网传“银行理财可直投股票”系市场误读

3、香港核心CBD租金飞涨再现搬迁潮 中环写字楼空置率仅为1.5%

据了解,一些中环甲级写字楼的租金已经超过了200港元/平方英尺,这主要由于近年来很多中资企业纷纷入驻中环、金钟等核心商务区的甲级写字楼,租金水涨船高,而一些欧美金融机构、跨国企业因运营成本问题,而在港岛东、九龙等其它地区承租。

由于香港甲级办公楼市场的空置率在过去20年持续下跌,整体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已由1999年初的11.9%下跌至今年8月底的4.2%。香港四大主要商业区的空置率均低于2%,其中中环办公楼空置率已跌至1.5%。空置率持续低位,导致办公楼租金显著上升。数据显示,过去3年写字楼租金每年的平均升幅达到6.5%,同期中环写字楼的租金升幅则高达9.5%,这使得香港连续数年位居全球商厦最贵的城市。

市场人士认为,由于香港的写字楼租金飙升,供应短缺,长远可能会影响香港对于跨国企业在港设立亚洲总部的吸引力。

财经要闻

4、银行理财可直投股票?中国结算修订开户规则

9月19日晚,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发布了修订后的《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且自即日起开始实施。从内容上看,修订后的业务指南对资管产品开户要求按照近期的监管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的实质约束和申请开立中的便利化措施进行了安排。

至于诸多市场人士解读的“银行资金或将进入股市”、“银行理财可直投股票”的观点,多位银行及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这是一种误读。

点评:此次允许银行理财资金开立账户,解决的主要是对投资交易所债券的操作上的便捷性问题,对于理财资金进入股市二级市场没有实质性影响。此次中登允许开立账户主要是解决了理财资金投资交易所债券的问题,银行直接投资股票并不具备条件。

5、美团点评上涨逾5% 市值4000亿港元超越京东和小米

美团点评今日上市,为香港第二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股价上涨逾5%,市值4000亿港元,超越京东(3012亿港元)和小米(3734亿港元)。

公告显示,美团按每股发售价69港元计算,经扣除承销费用及佣金和应付全球发售相关的估计开支,估计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5.55亿港元。

点评:美团IPO起初为散户分配了拟发行股份的5%,目前散户部分获得1.5倍左右的认购;面向机构部分则获得超额认购。在当下不利的大势下,美团获机构超额认购、散户1.5倍认购,将价格落在区间中上,这已属相当成功,而最大的亮点还是机构的认同,他们一般都会看得更长远。”

涨知识

6、“银行理财”

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我们一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1、国内兴起时间?

2004年2月2日,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发行了内地第一只外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A计划”。不到半年,7月,又发行了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从此,内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破冰,也宣告了内地商业银行正式启动了海外早已成熟的资产管理业务,向国际接轨的步伐又进了一步。市民们除存款、国债、股票之外,又多了一个储蓄或投资渠道。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562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1],理财产品数9.35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5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0.49万亿元,比2016年少增5.06 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1.94个百分点。2017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发行理财产品25.77 万只,累计募集资金173.59万亿元。

2、购买条件?

一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都有门槛,且标准各一,这个门槛就是理财的起购额度。最普通也最常见的是起购额度是5万元整,然后以1万元递增追加购买金额。也就是说购买理财最基本的条件是:你必须存够5万元。

3、如何计算收益?

公式:银行理财产品利息=购买金额*年收益率/365天*购买此产品的实际天数。

举例:36天的理财产品利率是5%你购买了10万那最后的收益就是(100000乘以0.05)乘以(365除以36)加本金100000就是你购买理财最后的总额。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