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所屬單位“福建省區域和企業評價中心”開展的“2018年度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評價結果近日揭曉。

2018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市)——

晉江市、石獅市、福清市、閩侯縣、南安市、惠安縣、龍海市、上杭縣、永安市、連江縣

經濟發展“十佳”縣(市)——

雲霄縣、詔安縣、建寧縣、長汀縣、南靖縣、永泰縣、武平縣、長泰縣、閩清縣、連城縣

上述評價結果是基於2017年相關數據進行測算的。

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

晉江市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晉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位於珠三角、長三角和臺灣島三角區域的中間位置,與臺灣一水之隔,素有“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陸域64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1公里。現轄6個街道、13個鎮。戶籍人口114.71萬,外來人口130萬。1992年撤縣設市,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列為中等城市。 晉江是歷史名城、著名僑鄉、經濟強市,被譽為品牌之都。

石獅市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石獅市198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市,1988年9月正式掛牌成立。位於環泉州灣核心區南端,市域三面環海,北臨泉州灣,南臨深滬灣,東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西與晉江市接壤,是一座美麗富饒的城市。全市陸域面積16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8公里,是陸域邊界線的2.3倍,行政管轄的毗鄰海域面積968平方公里。全市戶籍人口31.7萬,常住人口69.1萬,現轄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02個村25個社區。

福清市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福清市是福州市轄的一個縣級市,簡稱"融",雅稱“玉融”。名取自“山自永福裡,水自清源裡"一語中的"永福"、"清源"二詞。福清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地處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和省會中心城市福州南翼,素有"文獻名邦"之美譽。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福清縣,設立福清市(縣級)。1991年5月5日正式掛牌。

閩侯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閩侯縣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省會福州市西南側。東部、東南部與福州市、長樂市相鄰;西部、西南部與閩清、永泰縣交界;南部與福清市接壤;北部、東北部與古田、羅源縣毗鄰。是中國橄欖、根藝之鄉。現轄1個街道8鎮6鄉319個行政村(居),土地面積21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8萬。

南安市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南安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與臺灣島隔海相望,是舉世聞名的 “ 海上絲綢之路 ” 的起點和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三國東吳置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1993 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全市土地面積 2036 平方公里,轄 23 個鄉鎮、 3 個街道、 1 個經濟開發區,人口 159 萬 。

惠安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惠安縣位於泉州灣與湄州灣之間,依山臨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自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置縣以來,已有千餘年曆史,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祖籍地之一。全縣陸域面積576.6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725平方公里,現轄12個鎮、218個村(社區)。有世界石雕之都、中國民間藝術(雕藝)之鄉、全國文明縣城、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龍海市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龍海地處九龍江出海口、廈門灣南岸,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水仙花的原產地,“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龍江精神”的發祥地。1985年被國家確定為沿海首批開放縣,1993年撤縣設市。現全市總面積1117.17平方公里(不含臺商投資區、漳州開發區,下同),轄15個鄉(鎮)場。2017年,龍海市實現生產總值518.56億元,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273.90億元,增長17.4%;規模工業總產值781.64億元,增長8.2%;農業總產值107.47億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9元,增長8.5%……

上杭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上杭縣位於福建省西南部,北接長汀縣、連城縣,南界永定縣和廣東省蕉嶺縣,東臨新羅區,西與武平縣接壤。總面積約2879平方公里。上杭縣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舊縣河以東屬玳瑁山脈主體,以西屬武夷山脈南段東側,大部分屬中低山、低山,少部分為丘陵。 全縣設22個鄉鎮(其中15個鎮、5個鄉、2個畲族鄉)。

永安市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位於閩中偏西,東靠大田縣,西鄰連城縣,南毗漳平市,北與明溪縣、三元區接壤。1984年撤縣設市,現轄15個鄉鎮街道,31個社區居委會、228個行政村,總面積2942平方公里,地貌特徵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常住總人口34.8萬。

連江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連江縣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臺灣、馬祖列島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南扼閩江入海口,北控閩浙通道,區位條件十分突出。如今,連江全縣總面積42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168平方公里(包括待統一的馬祖列島),轄22個鄉鎮277個村居,人口66萬。

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市)

雲霄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雲霄縣地處福建沿海東南部,隸屬漳州市,轄9個鄉鎮(場)和1個工業開發區,有186個行政村(社區),總面積1166平方公里,人口42萬。是著名的“中國枇杷之鄉”、“中國溫泉之鄉”、“ 開漳聖地”、“光電之都”。

詔安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詔安縣地處福建省最南端,閩粵兩省交界處。東接雲霄縣,東南臨詔安灣,西鄰廣東饒平縣,北接平和縣,素稱“福建南大門”和“漳南第一關”,是海西主體聯繫珠三角的“橋頭堡”。2016年末全縣總人口66.1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80%以上,縣域面積1293.6平方公里,屬閩南方言和客家方言。

建寧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轄縣,古為綏安縣,唐乾元二年建鎮,南唐中興元年(958)置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閩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建寧是福建省最具規模、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農業縣之一,年種植蓮子、種子、梨子分別穩定在5萬畝、5萬畝、11萬畝以上。

長汀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長汀地處福建西部、武夷山脈南麓。全縣轄18個鄉(鎮),299個行政村(其中有9個社區居委會),土地面積3099平方公里,屬我省第五大縣,其中山地面積388萬畝、耕地面積30.7萬畝,1994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南靖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南靖縣地處漳州市西北部,面積1962平方公里,人口36萬,轄11個鎮、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共有200個村(居),其中行政村183個、社區居委會17個。與漳州市區相連,距漳州港60多公里,廈門港、廈門國際機場70多公里,龍廈高鐵、廈蓉高速、福廣高速、靖海高速和國道319線穿境而過,屬廈門灣1小時經濟圈和廈漳泉大都市區範圍。

永泰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永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福州市西南部,東鄰閩侯、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連莆田、仙遊,北接閩清,面積2229.86平方公里。縣城距福州市中心68公里。

武平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武平縣地處福建、廣東、江西三省結合部,南鄰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和平遠縣,西接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和會昌縣,地理位置非常獨特,歷來是閩西、粵東、贛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是福建、江西內陸聯接沿海的重要通道。是福建省省級邊界經濟貿易開發試驗區。

長泰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長泰縣總面積912平方公里,轄9個鄉鎮(場、區、辦事處),含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市級生態旅遊區,總人口32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2萬人),實現全國文明縣城“三連冠”,是福建省首個獲得國家生態縣命名的縣份,榮膺全國衛生縣城、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園林縣城,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範縣、福建省縣域科學發展十優縣,成為全國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試點縣、全省宜居環境建設示範縣、全省唯一連續十一年蟬聯“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的縣份。

閩清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閩清簡稱“梅”,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中下游,距省會福州50公里,全縣總面積1466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轄11鎮5鄉292個村居。近年來,先後獲得全省教育工作先進縣、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全省平安先行縣、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平安鐵路示範縣、中國溫泉之鄉等榮譽稱號。

連城縣


祝賀!晉江、石獅、南安、惠安上榜福建經濟實力十強!


連城縣簡稱“蓮”,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置縣,地處福建省龍巖市北部,總面積2579平方公里,轄10鎮7鄉247個村(社區),總人口34.6萬,先後獲得“中國紅心地瓜幹之鄉”“中國連城白鴨之鄉”“中國客家硒都”“中國優秀旅遊縣”“中國文化旅遊大縣”“中國客家美食名城”“中國溫泉之城”“全國武術之鄉”“全國雙擁模範縣”“中國客家民俗文化之鄉”和“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市”等榮譽。

自1994年起,福建省區域和企業評價中心每年開展縣域經濟評價工作,在各方支持下評價指標體系不斷完善。該評價指標體系不以GDP論英雄,既有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和體量、速度等指標,也包含創新驅動、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指標,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其中,經濟實力“十強”縣(市)主要是評價質量和體量,經濟發展“十佳”縣(市)重在評價發展效益和速度,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福建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有助於引導各縣(市)踐行新發展理念。

2017年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高質量趕超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增長保持穩中向好態勢。2017年全省縣域經濟總量比上年增長8.3%,增速比全省快0.2個百分點,其中有30個縣(市)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00億的縣(市)有8個,超過300億的縣(市)有16個;縣域生產總值三次產業比重由2016年的12.7:52.5:34.8調整到2017年的11.7:52.4:35.9,第三產業佔比提高1.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49個縣(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正增長,一半縣(市)財政收入增長超過10%,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創新驅動基礎不斷夯實。所有縣(市)“規模以上工業R&D經費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指標平均值比2016年增長14.29%,研發投入增速快於經濟增速,促進了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所有縣(市)地表水質量平均得分比2016年提升7.12%,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好於2016年,水和空氣質量越來越好,“清新福建”建設取得新成效。

區域協調發展呈現可喜局面

山區縣(市)整體實力增強。從“十強”縣(市)排名看,沿海縣(市)佔有8席;從“二十強”看,山區縣(市)與沿海縣(市)平分秋色,各佔10席,其中第11至16名均為山區縣(市),一批欠發達縣(市)和山區縣(市)經濟發展步伐加快,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

山區縣(市)後發優勢顯現。從“十佳”縣(市)排名看,山區縣(市)佔有8席;同時,有15個山區縣(市)進入“二十佳”,14個位次上升10位以上的縣(市)中有12個是山區縣(市)。可見,經過長期的山海協作,山區縣(市)後發優勢逐步顯現。隨著兩個經濟協作區建設的有力推進,山區縣(市)與沿海縣(市)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縣域城鄉居民增收勢頭良好。縣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的縣(市)有5個,增速高於或等於全省平均水平的有34個;縣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的縣(市)有15個,增速高於或等於全省平均水平的有36個,縣域城鄉居民收入與全省平均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

民生保障水平提升。得益於惠民生、補短板政策的大力實施,2017年大部分縣(市)的民生支出增長超過10%,其中13個縣(市)的民生支出增長超過20%。可見,我省縣域經濟發展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