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有一群“大自然指导员”

在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孩子的第二课堂在哪儿?在学习目标既定的环境,孩子的主动思维又在哪儿?在青少年教育大讨论空前激烈的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体验机构开始探索这一课题。

在芜湖,就有一群专注于让孩子体验“大自然教育”的人,自2013年创业至今,已经让近万名孩子在自然课堂里收获了令人惊喜的成长。什么是大自然教育?这种体验教育和传统的拓展培训有着怎么样的区别?日前,在千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记者走近了这群被称为“大自然指导员”的人寻找答案。

转变

寻找缺失“大自然课堂”

在千寻文化传播公司,儒雅干练的业务总监胡富春被很多家长称为首席“大自然指导员”。在胡富春办公桌后面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他和同事们同青少年们进行户外探索体验的精彩照。这些镜头记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爬山涉水、采摘农耕、协同劳动、探险求知等等。

胡富春投身青少年的户外体验活动,是从3年前开始的。在2013年之前,他和一群伙伴一直致力于团体体验和心理学教育,为诸多优秀企业开展了针对员工的户外拓展培训。但是,在一次次与成年人的接触中,让他真切感受到他们性格和思维的僵硬。“主动意识缺乏,计划能力不足……”胡富春开始思索,现代都市里的人们之所以那么渴望自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成长中“大自然课堂”的缺失。而通过亲近自然而形成的性格,所培养的能力,以及对未来人生的计划,都是后天再难以补充的。

“我们曾做过一项调查,样本中,有近八成的高校学生对未来缺乏规划。”胡富春说,当时,他和伙伴们走访了数十所高校,大家对于走上社会做什么普遍缺乏方向感。这更加坚定了他为青少年群体开设“大自然课堂”的决心。

为此,他和创业伙伴——从英国“海归”研究户外教育的俞宝娟等人开始了辛勤的准备。他们一方面规划适宜青少年探索求知的目的地,编制课程计划,一方面开始到教育发达地区取经,希望在江城芜湖播种自己“体验教育”的理念。

观念

让孩子回归自然“玩中学”

专注儿童及青少年各类户外体验活动,通过专业的大自然指导师,参与成长。倡导孩子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成长。

在胡富春的眼里,这种体验教育的效果,离不开活动本身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比如我们在 2014年春天组织的,让孩子走进山村,住进农家,挖竹笋,做竹筒饭的活动,就先后吸引了上千人的参与。”

除了项目本身的人气,在探索过程中,专业指导员对于培养孩子认知的引导力同样不可或缺。在一次“龙山森林探险”的亲子活动中,一位8岁的小男孩因为个性软弱,半途而废,说什么也不肯往前走。孩子的母亲一筹莫展。此时,一位指导员先暂时脱离队伍,带孩子来到一旁的一个小土坡,说:我走一步,你走一步。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温柔鼓励下,小男孩尝试着慢慢进步。最后在活动结束前,他终于完成了独立全程上下山。故事并没有结束。在此后的活动中,这位男孩的性格也发生了转变,在第四次内蒙古远征营活动中,他克服了高原缺氧的不利条件,征服了最高峰。

通过爬山,孩子们收获了坚持和毅力。而这仅仅是胡富春所说的体验教育的一小部分。记者了解到,在千寻,还有帮助孩子们学习换位思考的情绪课堂、感受自然鼓励文学和美术创作的大自然笔记、以及培养自理能力的“小管家”“小厨师”动手和安全常识课。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系列课程开发孩子们生活、生存的技能,提高他们对生命的认识。陶冶情操,和大自然对话,培养孩子五大能力。即分析能力、自控自抑能力、主动思维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责任承担能力。

梦想

在江城建立户外自然体验学校

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青少年的体验教育在江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鱼龙混杂,大打概念牌的机构不在少数。对此,胡富春认为,专业人才奇缺,是这个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从项目设计到活动代理,到现场引导,各个环节的要求都很高。”他说,把项目做新做精,培养和引进“带队人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徽骆驼”夏令营,是胡富春和伙伴们引以为傲的一个体验项目。据了解,在千寻,一个项目创意的萌发到实施,往往要经过十多次的准备和演练。“首先是考察,也就是常说的踩线。”胡富春说,如果结合地域自然元素、历史文化巧妙地植入课程是第一步。在奠定初稿后,他们将结合时间、细节、安全预案进行不下于10次的现场模拟。

这种细致入微的辛苦劲头,在带队时更体现的淋漓尽致。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大自然指导员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最忙的时候,胡富春和其他伙伴们一天只能睡上4个多小时。“每天夜里孩子睡下后我们都要开会,总结问题,布置任务,再次确定或是调整翌日流程。”

3年来,这种辛苦收获了近万名孩子的参与。胡富春和俞宝娟等8位经验丰富的“大自然指导师”带队参与了团中央优秀青少年赴港交流等活动,连续3年承办了镜湖区教育局针对留守儿童的夏令营活动;承接过3000多人的亲子运动会;多所中学联合千寻开设了户外大自然课程;安徽工程大学还在这里成立了体验教育研究中心。

胡富春一直很崇尚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他一脸憧憬地说,我们的梦想是在芜湖建立一所户外自然体验学校,让孩子们不要患上自然缺失症!

记者 王世宁 文 赵亚玲 摄 (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芜湖有一群“大自然指导员”
芜湖有一群“大自然指导员”

三位创始人很高兴为孩子们服务。记者 赵亚玲摄

芜湖有一群“大自然指导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