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半历史之史前文明

hollo,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间车爆胎的七点半,以后大家会在每天七点半准时和我见面哦。

七点半历史之史前文明

挣扎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写了。在这里我要感谢大家看我的文章,我也就是想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历史,明白历史,知古通今。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一定留言让我改正。

想了很久,到底是从女蜗补天开始写,或者是从“黄帝”开始写,还是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开始写?

今天,终于沉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了。当然,答案一目了然。废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七点半历史第一集。

据传说和古书记载,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黄帝”,大家别搞错了,不是“皇帝”。从秦朝开始,王朝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而“黄帝”指的是具体一个人,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相传“黄帝”从一出生就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懂得很多道理,长大之后大家便把他推举为部落首领。于是“黄帝”便领导人们改变了游猎生活,教大家修盖房屋,驯养家畜,种植五谷,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但那时候在黄河流域的西北方有一个部落,首领是姓姜的“炎帝”。他见黄河流域中部土地肥沃,便带领族人向中部迁徙。但不巧的是,那里还有一个九黎部落,首领是“蚩尤”。两个部落打了起来,“炎帝”战败,逃到了“黄帝”所在的地盘上来。“炎帝”再次战败,于是,两个部落合并成一个部落。“黄帝”任首领,“炎帝”任副首领。于是,便有了炎黄部落,这个炎黄部落就是中华民族的雏形,因此后世的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七点半历史之史前文明

“炎帝”要求“黄帝”为自己报仇雪恨,恰巧这时候“蚩尤”的九黎部落在向炎黄部落所在的地方迁徙。于是大战便在一个叫涿鹿的地方爆发了。大战过后,“蚩尤”的脑袋被“黄帝”在一个叫做凶黎之谷的地方砍了。“黄帝”还把“蚩尤”的九黎部落并入炎黄部落。从此,“黄帝”便成了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死后,涌现了许多的首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尧、舜、禹了。

据说尧很善于治理天下,他命令羲、和二人掌管天地,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掌管东、南、西、北四方。他还制定了历法,规定一年为366日,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使农牧业、渔猎业都能根据季节安排生产。尧从16岁开始治理天下,在位70年。86岁那年,他把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传给了舜。舜一生辛劳,比起尧来,他似乎更关心民间疾苦,经常游历四方,为百姓排忧解难。但在他老后,也在为下一任的继承人而忧心忡忡起来。

最后,他传位给了禹。在禹王时代,经过大禹的励精图治和四处征伐,君王的权力越来越大,诸侯的贡品也越来越多,这个王位比尧、舜时代的王位要诱人得多了。而这个时候,禹的儿子启已经长大成人,而且聪慧过人。禹越发觉得不该把苦心经营的天下就这样禅让出去,打破禅让制,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的念头,就这样在禹的脑海中渐渐形成了。

禹表面上不动声色,积极物色新的继承人。起先,他选中了以公正无私而闻名的法官皋陶,可是皋陶身体不好,早早就去世了。接着禹又选中了皋陶的儿子伯益。 禹一方面让伯益辅助自己治理国家,另一方面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启的培养上。他让启学习治国方略,广泛地与各路诸侯接触,又逐渐将朝中所有管事的官员都换成了启的亲信和好友。经过几年的精心布置,启的势力渐渐超过了伯益。对这一切,伯益却毫无察觉。 伯益被指定为继承人后,过了大约十年,禹已是风烛残年。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却仍然放心不下国家的政务,同时也想要重温一下从前的帝王风光,便出巡东南,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上再次召开诸侯大会。诸侯大会刚开完,禹就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人们将他的遗体安葬在会稽山。 禹去世的消息传开,举国悲恸。伯益以继承人的身份为禹守了三年丧。按照尧、舜时代的惯例,继承人守丧三年期满后,再隐居一段时间以表示谦恭,就可以继承王位。伯益于是在守丧期满后便避居起来,准备过一段日子后即位。谁想到没几天就有消息传来,诸侯们早就抛开他,纷纷去朝见启了。 这使伯益惊愕万分,由于毫无准备,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就这么被启夺走了。想要抗争一下,却发现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和启对抗。这个时候,诸侯们还纷纷说,启是个贤能而英明的人,伯益虽然辅佐过禹,但是时间很短,而且表现出的才能也远不及启,天下应该归有能力的人掌管,应该由启来继承帝位。

伯益是个识时务的人,看着纷纷去归附启的诸侯,他意识到再不有所表示,不要说王位得不到,连自己的性命恐怕也有危险了。于是,伯益便主动站出来,向天下人宣告: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启,愿意将王位让给启,请启继位为王。 启对于王位本就是势在必得的,他本来的打算是假如伯益不服,就动用暴力除掉他。现在见伯益主动出来让位,他自然也十分高兴,假装谦让了一下,就风风光光地即位了。而伯益则心灰意冷地到箕山脚下隐居去了。 不过,启虽然顺利地得到了帝位,要坐稳它却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和父亲禹虽然拉拢了不少诸侯,但仍有人对于他得到帝位的方式很不满,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有扈氏部落。有扈氏认为启继承王位是玩弄权谋的结果,违反了禅让制,也违背了通行的道德标准,于是打出了反对启的旗帜。启率领军队前往讨伐有扈氏,在甘(今陕西户县南)地发生了一次大的战争。战前,启在誓师大会上指责有扈氏轻侮五行,怠慢遗弃天子任命的三卿,因此上天要断绝他的国命,而启则是奉行上天的命令对他加以惩罚。经过几番激烈的大战,启攻灭了有扈氏,地位得到了巩固。有扈氏是旧传统的维护者,史书说他“知义而不知宜”,启的胜利反映了当时社会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平定叛乱之后,为了让天下人都看到有扈氏的下场,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同时也为了进一步笼络诸侯、树立自己的威信,启便学父亲的样子,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诸侯大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钧台之享”。 通过平定有扈氏的叛乱和举行“钧台之享”,启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此后,他又采取了许多巩固统治的措施,如将天下分为九州,派遣官员去治理;建立了专门的国家军队,以维护统治;宣布取消禅让制,而以世袭制代替。

这种种措施表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诞生了!

七点半小提问1:谁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部落联盟统治者?

七点半小提问2: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七点半历史之史前文明

另附一张图片,以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