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丨培育壮大新动能 打造“双创”升级版

圆桌丨培育壮大新动能 打造“双创”升级版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双创”升级版的核心和关键点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双创”升级版的核心和关键点是什么?

胡敏: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李克强总理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刻画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在2015年10月下旬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就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要在‘创’,核心在‘众’。”经过近几年来我国“双创”活动在全国的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浪潮,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明确提出了要“打造‘双创’升级版”,落脚点就是集众智、汇众力,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就此看,无论是说“双创”还是其升级版,关键点在于一个“众”字和一个“创”字,是要让全社会都能参与,汇聚众智、汇集众力,推进全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创新创业,核心则在于充分调动一切人才资源。

通过在全社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实现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创新的制度变迁,激发所有人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旧动能的转换,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源泉,是创新创业的动力,一切人才资源也只有在创新创业中才能迸发出活力,实现更新更高的价值。

熊鸿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希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撬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新旧动能转化和经济转型升级。近期部署打造“双创”升级版,既是已有政策的延续、落实和制度化,也是进一步筑牢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上取得的成果,更是希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促进创新创业。

从主攻方向来看,“双创”升级版需要在继续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升级,还要在培育新兴产业、扩大有效投资、改善营商环境、改进激励机制、加速创新集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以高质量创业带动高水平就业——这是当前稳就业的关键,特别要解决好技术进步和动能转换过程中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第二,进一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努力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供给、挖掘新需求,新技术、新模式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主导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三,要依靠新动能的培育壮大激发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活力,不断优化财税金融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实体经营成本以及创新成本,扩大创业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第四,从根本上改善创新创业所必需的制度环境、激励机制和社会生态,特别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和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对多层次、多领域人才的有效激励。第五,要鼓励不拘一格,结合各地禀赋,处理好高质量创新创业资源的有序整合与自由流动的关系,促进集聚效应与辐射作用联动,推动一批引领型、平台化、区域性的创新创业高地加速形成。

我国“双创”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上升空间很大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当前各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情况如何?

熊鸿儒:自2014年以来,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已形成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特别是2017年国发37号文的出台将新时期深入推进双创工作提升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依托创新创业基础好、特色显著、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区域、高校及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布局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开展重要改革举措的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全国已基本呈现出创新创业“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的良好局面。

从各地进展来看,东部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更强,多数中、西部地区追赶势头迅速,东北地区及少数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完成的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结果,规上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比重按照东、中、西、东北地区依次递减,东部地区约有42.3%的企业有创新活动(其中江苏、浙江等地达到50%左右),中西部地区为35%左右,东北地区为23.9%。同时,规模以下企业的创新活动比重普遍低于规上企业,中西部、东北地区普遍不及20%。这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及资源配置效率、吸引高质量创新要素(人才、风险投资等)的水平、创新生态系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成效等多种因素相关。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创新中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一方面,已有的区域创新高地在要素集聚与驱动增长上的潜力还远未释放,其影响力、竞争力和控制力还相对有限,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到来的背景下亟须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位势。另一方面,在创新要素加速向创新环境好的地区流动、带动整体要素配置效率改善的同时,创新发达地区对周边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仍须提升,应努力促进区域协同、共享发展。

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还须破解哪些难题

中国经济时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双创”的主战场。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还须破解哪些难题?

杨春立:“双创”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托,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的关键举措。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双创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上半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71.5%,中央企业建成各类互联网“双创”平台121个,为超过200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双创”平台正成为技术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高地、资源协同与供需对接的核心载体。

但是,总体上看,制造业“双创”仍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亟须破解以下三大难题。

一是平台开放程度较低。

制造企业建设的“双创”平台大部分基于原有信息系统改造升级而成,主要面向企业或集团内部提供制造资源、生产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分享和优化配置,入口、用户、数据、制造能力等资源社会化开放程度普遍不高。大中小企业间很难实现从设备到平台到用户的数据链和全生态体系间的深层次融合融通。

二是“双创”服务水平不高。当前多数“双创”平台以提供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等基础性服务为主,面向特定行业提供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产品和装备维护知识库等专业服务能力欠缺,能够提供的开发工具数量少、易用性差,制约了开发者的汇聚和工业APP开发。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双创”平台大多以提供政策咨询、网络服务等信息服务为主,中小微企业亟须的投融资、技术支撑、创业培训、品牌推广等高端创业孵化服务较少。

三是“双创”对业务支撑能力薄弱。从系统集成能力看,我国制造企业整体面临跨越“综合集成”困境,多数制造企业内部系统集成化、资源池化、业务协同化尚未实现,企业间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的横向集成面临更大瓶颈,导致双创平台既不能充分整合控制系统、生产装备、专业软件、平台建设等各类资源,又不能提供涵盖业务流程咨询、软件部署实施、人才管理培训、系统运行维护的整体解决方案。

制造业“双创”级版的核心是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加快构建高效协同、开放共享、创新活跃、保障有力的“双创”新生态,充分汇聚企业的创新力量和资源,集众智汇众力,提升双创的深度、广度、高度和普及度,促使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切实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制造业“双创”升级版的关键点是针对上述问题,亟须尽快明确制造业“双创”升级的路径和方向。

第一,要以升级双创平台为核心,提高双创的应用深度。

一是同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双创”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双创”资源汇聚和能力升级,以“双创”机制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发展,促使制造业“双创”从以大企业为主体、模式创新为主导、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1.0时代向以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为核心、机制创新和生态完善为主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2.0时代演进。

二是加快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企业管理系统集成,推进以设备、产品、质量、生产、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面向产业链协同的集成应用。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全面提升工业云平台对中小微企业的在线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与分析等软件应用服务能力持续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加强分级分类引导和推进,指导各地和企业科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基础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应用基础设施,提高核心工业软硬件供给能力,形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体系。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加强云计算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物联网感知设施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发展,改善制造业“双创”基础条件。

第二,要以完善双创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提高双创的应用广度。

一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减税降费,使创业创新能够轻松上阵、强劲开展。认真落实促进“双创”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大企业、科研院所向社会开放设施设备、技术等各类资源,支持大型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内部外部、线上线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制造业“双创”新业态新模式,要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采取弹性规范的行业准入监管方式,破除阻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的制度障碍。

二是建立大企业“双创”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工信、科技、教育、产业等优质资源,依托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鼓励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促进制造业“双创”领域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为促进政策制定、项目开展、宣传推广提供服务和支撑。

三是支持制造业“双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强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和产业转化,促进制造业“双创”技术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扩散。

第三,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双创的发展高度。当前,不少企业认为“双创”是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是信息化改造,发展“双创”就是搭建互联网平台,导致建设的“双创”平台停留在技术支撑层面,未能将“双创”提升到推动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打造新型生产方式和重塑产业形态的高度上来。要推动企业加快建立适应“双创”特点的新机制、新组织,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亟须研究制定制造业“双创”发展指南,明确建设方向和建设重点,为各行业“双创”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2018年7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工信部的指导下,制定了《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创业创新实施指南》,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劳务关系、薪酬制度和组织架构,使人在“双创”平台上得到充分激励和发展,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释放。同时考虑到企业的不同层次和能力,一方面,突出大企业资源富集优势,引导大企业更多进行内部双创,基于“双创”平台建设推动制造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开放以及制造模式创新;另一方面,突出中小微企业创新活跃特点,引导中小微企业更多利用大企业“双创”契机,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开拓新市场。

胡敏:制造业是我国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基础所在,也是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就是要促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自然是实施“双创”升级版的主战场。目前最主要的难题和困境,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去支撑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要素红利正在明显减弱,低成本优势已经为高成本劣势所取代,旧的发展动力日渐稀薄,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二是制造业产业之间多年形成割据和分化态势,产业协同和集聚效应还是垂直型的,不同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协作和创新资源横向型共享还严重不足,产业组织系统中协作也不够充分,大中小企业还没有协同创新能力。三是制造业领军企业、领军企业家、领军型技术创新家还不够多。这一切都制约着我国制造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联合攻关、制约着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协同融入全球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制约着创新性人才的充分流动。四是目前我国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根本与现代金融资本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促进机制,金融资本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良性发展。

要打造我国制造业“双创”的升级版,最根本的就是要创新制度体系、创新人才体系、创新融资体系和创新开放体系,尽快在制造业领域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让制造业跑出改革的“加速度”,促进我国制造业早日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熊鸿儒:我国拥有全球规模第一(增加值占比约25%)、产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技术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紧迫。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的爬坡过槛,关键是要解决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提质增效动力不足、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活力有限的三大难题。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双创”升级版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首先,双创升级版应更大力度地推动自下而上、需求驱动的创新创业,增强源头科技成果供给的范围和效率,破解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如,鼓励企业加大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产业界联合建设众创空间,鼓励社会资本面向社会创新的难点,凝练技术创新需求,开办各类创新挑战赛,以汇众智、凝众创的新形式改进源头技术供给的效率和水平。

其次,双创升级版应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服务经济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技术扩散与生产方式变革,从根本上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重点鼓励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双创平台和基地建设,打通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渠道,以“互联网+”“智能+”等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以产业组织转型“倒逼”质量提升、结构优化。

最后,双创升级版还应依托若干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整合分散化的创新创业资源,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需求构筑生态化的创新网络,破除人才和要素跨部门、跨地域流动的限制。除了建立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激发大型国有企业的双创动力,还必须尽快加大对民营企业在创新创业资源上的倾斜,着力发挥民企在新形势下构建自主可控、开放合作的产业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7月初,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国内地的排名较去年提升了五位,位列第17位。对于持续推进“双创”、打造“升级版”您有哪些建议?

熊鸿儒:为了支撑新时期“双创”升级版的打造,各级政府部门应从多个方面推出切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应对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看到创新创业诉求的新变化,真正解决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关键痛点(如融资、税负及人才等难题)。

二是进一步提高政策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特别j是在社会呼声高、企业需求迫切的领域加大普惠性力度和精准扶持,同时要利用督查、评估等方式切实强化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继续推动科技与创新制度改革,特别是在激发科研人员、企业家创新活力方面,下决心破除涉及考核评价、投融资、产研协作、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长期性、隐性化障碍。

四是健全创新创业的专业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包括融资渠道、法律咨询、成果转化、人才服务、信用体系等。

五是针对不断壮大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主动加强研究与沟通,更大力度地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同步提升经济规制和社会规制的水平,为新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包容审慎的环境。

六是消除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性政策,公平对待各类有创新创业积极性的企业。及时、公开地制定监管标准,在外部性强的领域促进新技术扩散,并加强执法、统一执法标准。同时,完善企业破产机制,利用市场化方式确保“僵尸企业”及时退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圆桌丨培育壮大新动能 打造“双创”升级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