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教師丶學生和手機 某中學學生「自願」砸手機 教師卻被罰津貼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三字經》

學生課堂玩手機,老師課堂抓玩手機的學生,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近日,由今日女報微博首發的《永州一老師喊學生輪流上講臺自毀手機,學校:系主動自願砸毀》的報道引發網絡熱議,微博中還附有湖南永州道縣二中的兩名學生砸手機的視頻。而後不久,道縣教育局回應學生“自願”砸手機事件:政教員熊某處理方式不妥當,已對其進行嚴肅批評並扣罰當月津貼。

又是教師丶學生和手機 某中學學生“自願”砸手機 教師卻被罰津貼

教不嚴,師之惰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可以說,幾乎所有的老師在課堂上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的學生就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愛玩的學生就制約他們玩的程度並且不能打擾愛學的學生。而有些拿手機的學生,在學校明文禁止不允許課堂帶手機的情況下,無視學校的警告,之前曾報道出老師在講臺上授課而學生卻在教室裡吃喝的事情,老師若不出手,豈不是“師之惰”。如果學生的心裡天天想著玩手機,不但影響自己的成績,也是對父母家和自己的不負責。這位老師沒收學生手機的舉動也可以說是可以理解的,有學生家長如此評價這件事:“我要為這位老師點贊,若我的孩子在他班裡讀書,我放心。沒收不懂嗎?放假還會還給孩子,假如孩子在校玩手機的成本太低,就不會起到什麼作用。他們心裡會想:‘不就是沒收手機嗎?肯定會還給我的,沒關係。’接著還會明目張膽的玩。假如是這樣,作為家長,我歡迎手機被摔,只有這樣才能改善班裡的學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你做什麼事都要付出成本”。

又是教師丶學生和手機 某中學學生“自願”砸手機 教師卻被罰津貼

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

東晉學者葛洪曾說:“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吃飯不要吃的太飽,喝水不要喝的太多,凡事都要有個度。學生玩手機,這位老師完全可以暫時沒收,然後通知家長來取,至於學生是不是“自願”不得而知。即便是自願,老師也應該適當的指導和制止,畢竟學生手機也是家長為學生置辦的財產。有網友回憶起自己上學時候自己的手機,說:“我們老師即使收手機也不是這樣的,而是把我們的手機封進信封裡,放在教務處的保險櫃別,之後便還給了我們”。

又是教師丶學生和手機 某中學學生“自願”砸手機 教師卻被罰津貼

其實,現如今,學生的家長給學生買手機一是為了方便聯繫學生,確認學生在學校的情況;二是現在的生活離不開網絡,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可以隨時和社會接軌,畢竟“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做法已經不太適合現在的校園生活。只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有些學生自己的自控力差,不會合理使用手機,處在叛逆期的孩子難管教,當沒收手機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容易發生一些超出限度的事情。

又是教師丶學生和手機 某中學學生“自願”砸手機 教師卻被罰津貼

有的人覺得,老師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事情,在學校裡,反倒是負面教育;還有人覺得,老師管了玩手機的學生,卻還被處罰扣罰當月津貼,那就不如不管他們,直接調到最後一排,眼不見心不煩。我國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對待學生玩手機,老師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管,因為老師有他這個職業固有的責任;而學生不應該課堂玩手機,因為他們也有學生這個身份該遵守的校規,還要懂得人生路上要迷途知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