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经济开发区配备“智慧大脑”

环卫清运、道路绿化、管网泵站、路灯公厕……近日,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内出现了这么一块“全知全能”的大屏幕,上面不仅显示了整座城市的运行状况,甚至对地下管网都进行了立体的细致分析。

这是开发区打造的城市智慧管理系统,对整个城市智慧化管理,将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实时监管、管网巡查及成效评估等工作难点。“打造城市智慧管理系统,是打造‘数字开发区’的有力抓手。”开发区城市智慧管理系统负责人范愈迅说。

那么开发区将如何用好这个系统呢?

“之前一遇到下大雨就会污水满溢,对居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由此引起的信访投诉日均可达20余件。”范愈迅说,利用系统内的3D视图,开发区对易发生城市内涝地区的地下管网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巡查,并进行降雨模拟,发现内涝原因在于污水难排受限。

在无法减少区域内污水产量的情况下,开发区根据系统分析,在振兴西路污水主管末端建设了一座污水临时提升泵站,并已于2018年5月完成建设。建成投入使用后,除暴雨天气,已无污水满溢情况发生。目前该泵站也已纳入智慧管理系统运营管养。

事实上,解决内涝难题只是城市智慧管理系统中的冰山一角。除排水系统外,“厕所革命”专项行动中的18座城市公厕的项目管理及出让地块也已纳入系统管理,公厕建设过程及场地平整施工进度等通过移动端APP上传,如此便可在系统中查询相关进度。

相比日常监管、巡查的“眼睛”,范愈迅更愿意将智慧管理系统形容为开发区城市管理的“大脑”。“我们的系统会‘思考’,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大数据,为下一步开发建设规划提供更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消除城市管理的盲区,避免城市设施运维中的重复投资。”

目前,该系统还处于试运行的状况,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预计最快在10月底可以正式上线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