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貴和濁富是兩種人生狀態,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清貴和濁富是兩種人生狀態,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清貴和濁富是兩種人生狀態。富裕階層有教養,有道德和自律意識,追求公正與良好的社會秩序,看重智性的快樂,清貴也。而熱衷於炫耀性消費,沉湎於感官享樂,因有錢而任性,藐視公德,欺凌弱勢群體,濁富也。北宋禪師釋道元說:“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同樣是富貴,清貴清雅高潔,難能可貴;濁富汙濁低俗,難免被“仇”。諺曰:“富要清爽,窮要有志。”有的人富了之後很不“清爽”,比如,有圖有真相地炫耀名牌,稱月薪低於三千元者是下等人之類,真是令人不堪其濁。

清貴和濁富是兩種人生狀態,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孔子分快樂為“損、益”兩種,“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濁富者所逐之樂大多損己又不利於社會。而清貴者多追求有益之樂,如生活方式上的清朗、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充盈和品位,氣質、修養上的自我提升,以及在公益上的擔當等。

葛洪在《抱朴子·廣譬》中說:“欲以收清貴於當世,播德音於將來。”富裕人家倘有清貴氣象,必有利於後代成長。而被人詬病的“富二代”,多生長於濁富家庭。

清貴和濁富是兩種人生狀態,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