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赢科技上市暴涨:新金融的差异化样本|馨金融

小赢科技上市暴涨:新金融的差异化样本|馨金融

精准锁定高增长赛道、善于“借力”、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以及围绕自身优势展开的多元布局,都是小赢科技能够实现“后发先至”的重要原因。

——馨金融

洪偌馨/文

在历经一段漫长的“至暗时刻”之后,中国新金融行业的上市阵营终于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

小赢科技上市暴涨:新金融的差异化样本|馨金融

北京时间9月19日晚,国内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小赢科技登陆纽交所,发行价9.5美元,开盘价涨逾57%至15美元,后进一步攀升至20美元上方,较发行价上涨113.7%。截止到发稿,最新价格回落至12.9美元,市值约20亿美金,承销商投行为德银证券、摩根士丹利以及招商证券(香港)。

小赢科技上市暴涨:新金融的差异化样本|馨金融

小赢科技成立于2014年,在随后发展的四年间,逐步形成了包括小赢网金、小赢普惠、小赢理财等多条业务线。其中,小赢网金主要是P2P平台,小赢普惠旗下则有小赢卡贷、小赢优贷等多个贷款产品。

根据招股书,2018年上半年,小赢科技借款端活跃用户数为127.8万人,活跃投资者数量近20万,贷款总额为198.8亿元。同期,小赢科技实现营收18.5亿元,净利润4.4亿元,而这两项数据都已经超过去年的全年总和。

不过,过去几个月,受到中国P2P网贷行业的震荡影响,小赢科技的经营数据在7、8月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月贷款额度环比出现下降,坏账有所抬头。为了应对市场的波动,小赢科技也缩减了了发行规模。

1

后发先至

事实上,如果复盘小赢科技的发展过程,这家公司算得上一个后发先至的典型案例。

小赢科技最早的业务平台小赢理财上线于2014年8月,而第一轮融资完成于2015年10月。彼时,国内的新金融市场已经格局初定。除了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行业巨头,还有超过1500家P2P平台和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市场上厮杀。

作为一个定位纯线上的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小赢科技要在几近固化的市场份额中争得一席之地,并非易事。事后来看,善于“借力”应该是小赢科技有别于同业的一个重要特质。

成立初期,一方面通过与智联招聘、蘑菇街、爱屋吉屋等平台合作,嵌入场景,快速切入多个细分人群;另一方面则通过其创始团队在科技、运营、产品上的经验深耕用户、优化体验,坚持小步快跑的模式。

这种高度互联网化、精准获客的方式带来的优势也体现在了数据上。招股书显示,平台在2017年的市场营销费用为7650万,2018年上半年该项费用约为1亿元。相比之下,宜人贷单季度的该项费用就高达7.9亿元,拍拍贷单季度的营销费用也接近2亿元。

另外,根据小赢科技招股书,平台的新借款人获客成本从2016年的307元/人大幅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127元/人,这对于线上成本日益高企的P2P平台而言也实属不易。

事实上,小赢科技在线上的技术和运营优势与其创始团队的背景也密不可分。董事长唐越是国内第一批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其一手创立的艺龙网于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随后又从事了多年投资工作。创始团队在互联网行业内的资源积累与运营经验,都帮助小赢在发展早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完成了客户积累。

小赢科技上市暴涨:新金融的差异化样本|馨金融

随后几年,小赢科技的业务线不断扩充,但这种顺势“借力”发展路径始终贯穿其中。

2016年以来,随着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爆发,信用卡业务随之进入黄金期。央行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二季度,信用卡总发卡量达到6.38亿张,较上一年同期新增总计1.18亿张,同比增长22.7%;人均持卡量从0.34张增长至0.46张,同比增长35.30%。

以小赢科技为代表的一批金融科技公司顺势切入该领域,通过提供信用卡余额代偿等服务介入信用卡生态。以小赢科技为例,小赢卡贷产品上线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底已经成为平台上贷款总额最大的业务。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放贷总额已经达到138.34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交易额。

除了信用卡人群外,小赢科技还通过推出保单贷款、公积金贷款等产品大额度线上贷款产品,切入小微企业主等有经营性需求的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Oliver Wyman报告,贷款规模在8万到60万且无抵押的贷款被单独归类,被称为高信贷限额无抵押贷款市场。报告称,该市场的贷款余额预计将从2017年的10.1万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15.6万亿,复合增长率达11.1%。

这个市场原来被传统金融机构主导,但是随着市场高速增长,一些新兴的平台也在逐渐参与其中。截止到2018年6月末,小赢优贷在所有非传统金融机构市场参与者中,贷款余额规模位列市场第三位。

从结果来看,小赢科技其实介入了消费金融市场中处于高速增长期的不同细分领域,这是优势,但也带来了更多挑战。熟悉消费金融业务的人大概都明白,不同细分人群、贷款额度、借款期限的风控逻辑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横跨市场对于精准营销和风控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否则就是得不偿失的

从招股书来看,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小赢科技31天-90天的整体逾期率为1.98%,91-180天逾期率为3.26%,整体上表现稳定。

2

多元布局

当然,除了选择对的赛道之外,小赢科技在业务模式上的“特殊性”也是业务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赢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受益于战略合作伙伴众安保险提供信用保证保险,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并且风控管理系统也通过众安保险严格的保险决策系统得到了增强,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机会。

2016年、2017年小赢科技撮合贷款总额分别为190亿元、344亿元,2018上半年撮合贷款总额为199亿元。

和许多新金融平台一样,小赢科技虽然最初是以P2P业务为起点,但是随着业务条线逐渐丰富,技术、风控能力逐渐成熟,市场动荡后重新企稳,平台如何结合自己的现有优势谋求下一步布局,成为了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结合小赢目前的业务以及招股书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几个比较明显的信号:

一方面是不断加强自己的科技能力,通过对现有数据、模型的不断优化和迭代,为老用户提供更长生命周期、满足更多元需求的服务。

以小赢卡贷业务为例,在从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切入之后,逐渐延伸至现金分期以及更大额的贷款等业务。今年8月,小赢科技又推出了一款“小赢钱包”的新产品,满足在线购物、支付等需求。

尽管小赢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该产品目前的规模较小,但是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趋势来看,从最初的信用卡余额代偿到现金分期,再到更大额的贷款以及最新的与支付、场景相结合的分期业务,这本身就是新金融公司不断进化、孵化生态的体现。

另一方面,则是随着新一波场景+金融、to B服务崛起的浪潮,借助股东在场景和产业方面的优势,掘金新业务。

此前小赢科技两轮融资引进的股东方在地产、酒店、零售等方面有着极大号召力。未来小赢科技可以进一步深入到产业和场景中去,输出自己的科技能力,提供更多元化的场景金融服务。

在整个新金融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之后,金融科技公司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自己原有的优势,形成差异化,可能是新金融行业在下一个阶段决胜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你我都该珍惜原创的价值,相信优质内容的力量。

联系我们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