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制深度,区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概预算按阶段不同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各个阶段在编制内容、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以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使用最为普遍和广泛,编制也最为复杂。学会了施工图预算编制,对对其他阶段的概预算编制就可以举一反三。因而,本文以介绍施工图预算编制为主,其他的编制只做一般性介绍。

从编制深度,区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一、投资估算编制方法

(1)按设备费用的百分比估算法

以拟建项目的设备费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或装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其他费用等占设备价值的百分比,求出相应的建筑安装工程及其他费用,其总和即为项目或装置的投资。

(2)朗格系数法

以设备费为基数,乘以适当系数(朗格系数)来推算项目的建设费用。

(3)生产能力指数法

根据已建成的、性质类似的建设项目或生产装置的投资额和生产能力与拟建项目或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比较来估算项目的投资额。

(4)单位指标估算法

投资估算指标的形式很多,有元/㎡,元/m³,元/kVA等。根据这些指标,乘以所需的面积、体积、容量等,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土建工程、安装工程的投资。

二、设计概算编制方法

(1)扩大单价法

当初步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建筑结构比较明确时,可采用扩大单价法。

(2)概算指标法

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计算工程量,但工程采用的技术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概算指标可以利用时,可采用概算指标法。

(3)类似工程概算法

当工程设计对象与已建成或在建工程相类似,结构特征基本相同,或者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不全时,可采用类似工程概算法。

(4)单位估价法

类似于编制预算,即用概算定额和相应的取费标准来编制,其步骤参照预算编制。

三、施工图预算编制

(1)编制方法

一般施工图预算的传统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

1)单位估价法

单位估价法是指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直接套用预算基价,计算出定额直接费后,再根据费用定额计算其他费用的一种编制方法。土建及安装工程多采用此种方法。

2)实物造价法

实物造价法是指不直接套用预算基价,而根据实际施工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分别乘以当地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价格,汇总后再计算其他各项费用的编制方法。二次装饰工程多采用此方法。

(2)编制依据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也就是编制时应具备的条件和根据,有了这些条件和依据.就可以顺利地编制施工图预算。一般地说,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是:

①已经批准的施工图纸、标准图集和施工方案;

③现行的预算定额或预算基价〔或称为单位估价表);

③当地的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施工机械台班价格;

④各项费用取费标准(也称综合费用定额);

⑤价差文件;

⑥预算工具书、软件和规定表格(各地表格有所不同,教学中应因地制宜)。

在上述依据中,具有已经批准的施工图纸是编制预算的先决条件,因为施工图已经批准,就意味着项目被批准,就意味着项目是真实存在的,因而编制顶算也就有了目标和有了实际的意义。

(3)编制步骤

长期以来,我国的概预算编制都采用单位估价法,因为它直截了当,只要有一本现行的预算定额(预算基价或单位估价表)和费用定额,必要的材料市场价,不需要更多的其他资料,就可以很方便地编制预算,因而此种方式仍是我国大多数省市普遍使用的方式。采用单位估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步骤主要有:

①熟悉施工图纸、了解现场;

②根据预算定额,结合施工方案划分分项工程;

③按规则计算每一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一般在工程量计算表上完成);

④套用预算单价,计算定额直接费(可在预算表上手工完成或由预算软件自动生成);

⑤套用定额消耗量,作工料分析,汇总形成材料清单(可在工料分析表上手工完成或由预算软件自动生成);

⑥计算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确定单位工程预算造价(可在费用汇总表上手工完成或由预算软件自动生成);

⑦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⑧编写编制说明,装订成册。

(4)预算书的组成

预算书通常所指的就是一份预算文件,是预算工作完成后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把预算人员的劳动变成了反映在纸介质上的数字和信息。一般报送审定的预算书应有以下内容:

①封面;

②编制说明;

③各项费用计算汇总表;

④工程预(决)算表;

⑤材料清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