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运载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最早的人造卫星都不大

受运载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最早的人造卫星都不大,质量只有几十千克。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制成功和卫星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提高,大型多功能卫星开始出现,卫星体积不断增大,功能也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成本不断攀升,风险逐渐增加。如一颗侦察卫星的价值可达10亿美元以上。一旦发射失败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航天界又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小卫星。

受运载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最早的人造卫星都不大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小卫星采用了许多小型高性能电子部件,使得它们具备了大型卫星才有的功能,并使得小卫星可以继续向微型化发展。

受运载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最早的人造卫星都不大

如新型的数据传送微型卫星可以采用太阳能电池覆盖整个卫星表面,在阳光直射时可获得8瓦的功率,从而解决动力问题,减轻体重。如果可以把将所有的电子器件都集成在一个直径0.1米的圆形硅片上,那么卫星主板都可以省略了。

受运载能力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最早的人造卫星都不大

采用镁或复合材料代替铝,在电子系统中应用高密度组装技术,可使一颗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微型卫星质量从以前的10千克减至5千克,而且功能不受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