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饮食有“三宝”,起居谨防阴暑伤

小暑节气歌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唱一唱小暑节气歌。

夏季已到来,小暑为小热

农作物都成长,全国差不多

进入了三伏,劳逸要结合

进入了苦夏日,天气很闷热

没有了好胃口,食欲不振作

小暑天气热,心胸要开阔

烦恼之事不琢磨,

简单生活,心平气也和!

小暑饮食有“三宝”,起居谨防阴暑伤

【饮食篇】

小暑饮食“三宝”:黄鳝、莲藕、绿豆芽

1、黄 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另外,这个时期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此时用黄鳝滋补更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2、莲 藕

不少朋友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每到夏天,稍不注意,就会流鼻血,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吃些莲藕,就可以凉血、滋阴、清热。解决流鼻血这种麻烦可说是小菜一碟。

对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3、绿 豆 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对食道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疗价值。

【养生篇】

小暑养生宜冷淡

1、心 冷 淡

外热须内“冷”,心静体自凉

夏属火,通心。夏季气温增高,人们容易紧张、烦躁、心火过旺,尤其是中老年人心功能稍差,在夏季容易在情绪激动或过劳的状态下,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的障碍,血压升高甚至猝死。所以,夏季的养生尤其要护养心脏。

一是在天气炎热之时,心脏活动负担加重,此时要慢中养心,避免过劳、过于紧张,适当减慢生活工作节奏;二是要清心寡欲,调节自己克制大悲大喜,减少非分之想,就会减少心烦伤心。三是多选做安静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绘画、钓鱼、下棋、散步等,调节精神入静,保持心情舒畅。

2、食 清 淡

清淡饮食,也别丢了蛋白质

小暑前后,气温动辄就会在35摄氏度上下。人在摄入食物时,也会增加体内的热量。夏天多吃蛋白质含量低的蔬菜水果,少摄入鱼肉蛋这类蛋白质,更有利于让人感觉清爽。饮食调味以清淡为好。

夏天不能因为贪图凉爽,只吃水果和凉粉、凉皮,不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其次,夏天流汗加多,会损失很多的钠、钾、镁、钙、多种B族维生素,要多吃瓜果蔬菜。

总的饮食原则应以清淡为主,但基本需求必须保证。女性每天应保证60克蛋白质的摄入,男性应保证每天65克蛋白质的摄入量。

【起居篇】

起居谨防阴暑伤

小暑时节炎热高温,常常容易中暑。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

阳暑多因在阳光下暴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而阴暑是由于夏月不恰当的乘凉、饮冷、寒邪侵袭人体肌表或内脏而发生的疾病,因在暑天受寒,故名阴暑。阴暑的症状与寒凉外感相关,常表现为神疲倦怠、发热恶寒、无汗、身重酸痛,还有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关节疼痛。

预防中暑首先一定是防寒:

1、不要在树荫底、屋檐下、过道里乘凉时间过长;

2、空调房间温度不宜过低,睡眠时不要让电扇或空调风口对人直吹;

3、也不要大量饮进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寒邪直中。

4、已患阴暑者可服藿香正气丸,能解暑化湿;

5、胃肠受寒,可饮生姜红糖水温中和胃;

6、关节冷痛可进行关节热敷,适量饮用红酒、米酒以温经通络。

若病情复杂、外寒内热或虚实夹杂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小暑饮食有“三宝”,起居谨防阴暑伤

小暑饮食有“三宝”,起居谨防阴暑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