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從天降,發現262座墓葬,距今4000多年,很有可能是舜帝的墓陵

玉從天降,發現262座墓葬,距今4000多年,很有可能是舜帝的墓陵


5月6日上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薛新明用右手拖動鼠標,試圖用顯示屏上的一組時代序列向記者描述芮城清涼寺墓地的發掘歷程。薛新明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副研究員,芮城清涼寺墓地發掘考古隊的領隊。這是清涼寺墓地入選200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來,他首度接受媒體深度採訪。

陶片、白骨、墳塋、玉器……考古學家們一直在不懈地致力於尋找這些深埋地下的遺存,用它們來串接、佐證我們關於歷史的猜測。2004年11月底,中條山南麓的芮城縣清涼寺東北側,262座古墓葬群被清理完畢,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發現收集了數以百計的隨葬禮器,至此,又一段史前文明的面紗被輕輕揭開———

天“降”璧玉

芮城,西周初為姬姓諸侯國———魏國,春秋時周王室司徒芮伯萬為其母所逐出奔,築城屬之,因名芮城。

去縣城東北約20公里,倚中條山建有佛教廟宇———清涼寺,所在村莊名寺裡村。考古學家發掘的古墓群在寺廟東北方向不遠處。

春天的晉南大地,極目望去,遍地綠油油的麥田,一大片褐黃色的墓葬掩映於群山綠野中。墓葬南側低窪處,居住著村民齊天義兄弟四家。2003年,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派出的考古小分隊就租住在這裡。聽說採訪清涼寺墓地,齊天義一臉興奮,向記者講起玉從天“降”的故事:

1975年,齊天義的父親選擇在這裡依山築院。就在窯洞尚未成形時,土裡卻驚現白骨,同時還夾著一些似石似玉的環狀物品。後來,那些“圓物”被縣博物館收走了。1984年,齊天義的弟弟齊天忠家東面的一孔窯洞突然坍塌,清理塌土時發現,從天而“降”的玉器竟達數十枚之多。齊家窯頂的土裡埋著玉器文物的消息不脛而走。1986年,3個手持運城地區博物館假工作證的文物盜賊來到寺裡村,僱請當地村民在齊家屋頂的田地裡挖掘,挖一立方丈250元,土裡的東西歸他們。一個多月後,共挖出近百件以玉器為主的文物。後來,運城警方將其一舉抓獲,追繳回玉器64件,其中47件為完整或比較完整的珍貴文物。這批玉器後被移交至原運城市(現鹽湖區)博物館收藏。

據統計,清涼寺一帶出土的玉器被逐次收存於芮城縣和鹽湖區博物館的共80餘枚:有琮、管、環、璧、鉞等。1997年,這批館藏玉器在陝、晉、豫三省古代玉器精華展中首度亮相,引來一片讚歎,此後,其中的玉器精品被新成立的山西省博物院收藏。

清涼寺附近頻頻出土玉器意味著什麼?還有多少遺存未被發現?久藏於山澗曠野地下的古物曾有過一段怎樣的文明歷程?考古學家們開始查證答案,文物盜賊們也開始了瘋狂的探寶。2003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派出一個小分隊,進駐這一帶,展開小規模試掘。

“寶”光初現

省考古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宋建忠率領薛新明、王曉毅於2003年4月中旬來到芮城縣清涼寺旁。他們對這一帶的認識,始於上世紀50年代的那次全國文物大普查:1955年,這裡被確定為坡頭遺址,當時認為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全國著名的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曾到此考察。1965年被公佈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眼前,遍野青綠,省考古研究所一行人沿田壠上的小路走過,發現無數專業儀器探過的洞孔。“看來,盜賊已捷足先登了。”宋建忠說。剛落過雨的麥地裡泥土鬆軟,腳上的皮鞋很快成了泥包子。所幸,遺址未遭大面積損壞。晚上,小分隊就在附近的村民家住下。為確認出土玉器的地點、遺蹟及其與遺址區考古學文化的關係,隊員們對遺址區展開拉網式探查,甚至使用了最先進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然而,就在調查工作剛剛結束,試掘尚未展開時,非典開始肆虐。小分隊不得不撤離芮城。直到當年10月,陰霾散盡,薛新明才又帶著考古小分隊來到芮城。

他們小心翼翼地開始破土挖掘。

“歷史在這裡留了一些碎片,我們的工作是把碎片找出來,拼接再現歷史。”薛新明對記者說。

不久,他們發掘清理出幾座墓穴———土坑豎穴,棺木已了無蹤跡,有的可能原本就沒有棺木。穴池裡,白骨仍在,這讓考古學家們欣喜不已。更令人興奮的是,在一些墓穴中,他們又發現了玉器,這些玉器和以前收集入博物館的玉器基本一致。這次的小規模試掘共發掘清理出30座墓葬,收集到近20件玉器。他們推測,此處應為廟底溝二期文化墓地,距今約4300年至4500年左右。

更驚人的發現是,這,還只是古墓葬的一小部分。據估計,墓地總面積大約在5000平方米左右,是一處大型墓葬群。因為其跨越兩個村莊,為準確表達古墓群的地理方位,考古小分隊將此處命名為寺裡—坡頭遺址。

4000多年前,這裡究竟發生過什麼?如果清涼寺墓地得到全面發掘,在考古學界將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震驚各界

2003年9月,山西省華夏文明研究中心成立,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石金鳴出任中心主任,副所長宋建忠擔任中心副主任,主管相關科研項目拓展。清涼寺墓地的考古研究被列為該中心主要研究課題,呈報省委。同時,墓地的全面發掘計劃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

2004年,清涼寺墓地調查報告在《古代文明》一書中發表,引起中國考古界的地震。同年3月,以薛新明為領隊,省市縣三級文物部門組成的考古隊來到芮城。伴隨著清涼寺的晨鐘暮鼓,一場大規模挖掘考古工作揭幕了,墓葬的發掘清理工作,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這處古墓群的發現,有可能為山西悠久的歷史找到更有力的物證;

國家文物局文物司司長顧玉才、副司長宋新潮、考古處處長李培松等人關注著,他們派考古處對玉器有專門研究的閆亞林親臨山西,指導發掘;

山西省文物局局長施聯秀、副局長李福明對這一古墓群的發掘也給予了高度關注,期間,還專門派文物處副處長程書林數次親赴清涼寺考古現場,瞭解情況;

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李伯謙、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趙輝也關注著,11月的一天,考古隊正在忙碌著,趙輝教授和閆亞林一起出現在了清涼寺考古工地。

又清理出一個墓地,墓地裡又發現一些碎片……

那時候,清涼寺墓地考古現場的每一點變化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傳至太原,傳至北京。

經過9個多月的發掘,寺裡-坡頭遺址清涼寺墓地主要發掘區1500平方米262座墓葬驚現於世———

謎團待解

墓葬排列有序,南北成行,東西成列,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全部開口在表土層或墊土層下,有大、小兩種類型,兩種墓型年代有別。小型墓葬一般長約2米,寬僅0.5—0.8米,深約半米左右,個別墓葬揭去耕土即現人骨;大型墓葬寬約1.3—1.8米,長約2.3—2.6米,深約1米多,部分墓葬深達2米。墓主人均為成人,大型墓中有一半以上有小孩殉葬,顯得地位高貴,墓內骨骼受破壞的達90%,表明下葬不久即被盜擾。1/3有隨葬品,多為玉石器,最多的是玉璧、玉環、石刀、玉石鉞,其他器物有玉琮、石斧、小玉飾等,多為古代禮器範疇的遺存。此外,還有骨簪、鄂魚骨板、獸牙、蚌飾和豬下頜骨等,這些均發現於大墓中,且不普遍。

墓葬存在明顯的打破關係,大型墓葬排列整齊,應為同一個階段、同一個部族的墓地,被這些大型墓葬打破的那些小墓是早於大型墓葬的另外一個階段,少數打破大型墓的小墓屬於墓地最晚階段。

為什麼會有如此眾多的墓穴集中於一處?墓葬群的主人是誰?與文字記載的舜部族有無關係?此前,薛新明在《唐堯文化與中國文明起源》一書中曾有記述———唐堯部族於公元前2500年前後初創基業,成為中原諸方國統帥,約公元前2300年以後,中原地區文化中心南移至晉西南運城盆地一帶的另一個方國中,該方國應該是文獻所述之虞舜。

如其所言,清涼寺大型古墓群,可否認為是舜部族在運城活動的佐證?墓葬群中有一座大型墓穴,墓主人手抓一精美玉琮,置於生殖器部位,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禮俗,與古代的生殖器崇拜有無關係?從這裡的古墓葬群看,4000多年以前,沒有男女同穴埋藏習俗,且明顯已進入了男權社會。那麼,其時,男女之間有無相對固定的婚姻關係?有的墓穴中發現了蚌飾、鄂魚骨等隨葬品。運城為內陸盆地,生活在這裡的人為何會佩戴來自海洋的飾物?這個部族是否自海洋附近遷居而來?為什麼很多大墓有小孩殉葬?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暴虐時代?在一座墓穴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一具跪著且雙手綁於身後的殉葬屍骨,殉葬者最多的一個墓穴有4具殉葬骨骸,這些意味著什麼?小墓為何被大墓打破?大墓為何多被盜擾?是種族之間的復仇還是為了掠奪財物?大墓的主人們顯然是後來才來此生活的,他們為何最終選擇這一帶為定居點?大墓族群與小墓族群的矛盾和上天惠賜的天然鹽湖有無關係?

薛新明說,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些問題,可能永遠是不解之謎。

2004年11月底,考古學家們對寺裡-坡頭遺址清涼寺墓地區的發掘告一段落,並取得重要收穫。專家一致認為:清涼寺墓地所在的區域是中原的核心區域,也是廟底溝二期文化的腹心地區,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大規模墓地還是首次發現併發掘。墓地的現象表明,當時史前中原地區正在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文化變革,周邊各種文化因素和理念在這裡匯聚。這批以隨葬玉石器、特殊葬製為特色的墓地,對詮釋這一地區經歷了仰韶晚期衰落之後的復興歷程,具有著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對中原地區文明起源及與此相關的學術課題研究,也將有所助益,是近年來少見的重要發現。該墓地的發現和發掘將促進考古界對以前一些認識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2005年1月,清涼寺墓地入選國家文物局主編的2004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2005年2月,清涼寺墓地考古發掘資料報送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辦公室。4月17日下午4時許,在激烈的競爭中,該考古發現以其不可替代的考古價值勝出。

5月8日,記者來到清涼寺墓地採訪。

墓葬群所在的地方三面依山,前面一條被稱為乾溝的山窪,長滿翠竹,據說是很多年以前清涼寺僧侶們從南方移植而來的。一位正在作業的考古隊員搓著滿手的泥巴說,這裡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由於近年來文物盜賊猖獗,他們必須搶時間,儘快讓3500多平方米已塵封4000餘年的古墓葬全部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