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刘凌峰的朋友圈隐藏了哪些健康的信息?

近日,37岁胃癌晚期患者刘凌峰的朋友圈被刷爆,让人泪崩,每天的抗癌历程让人感叹他的坚强和坦然。众多关心、加油的评论中,有一条特别引人关注:“胃癌的一大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国人之所以患病人数众多,与共餐吃饭的方式有关”。共餐能导致胃癌,这是真的吗?

胃癌晚期刘凌峰的朋友圈隐藏了哪些健康的信息?

是真的!幽门螺旋杆菌致癌风险确认无误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强酸环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微生物性致癌物质,致癌风险确认无误。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资料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中国为何高发?

中国的餐饮模式讲究一桌子人共同吃饭,即共餐吃饭。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能通过唾液、粪便传播,共餐方式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传播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途径。共餐就是唾液的交融,肯定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途径之一。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也就增加了胃癌患病风险。

胃癌晚期刘凌峰的朋友圈隐藏了哪些健康的信息?

共餐制

西方国家为何罕见发病?

资料显示欧美人群中患胃癌的比例:北美男性仅为10万分之5.5,女性仅为2.7;东亚男性为十万分之35.4、女性13.8。目前全球每年新增胃癌95万例,主要集中于东亚,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42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50%左右,而且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为何西方国家发病率如此之低,这还是与餐饮模式有关。因为西方国家采取分餐制。尽管胃癌发生的因素较多,但分餐制减少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是其中重要原因。故欧美基本没有胃癌,胃癌是罕见病。

胃癌晚期刘凌峰的朋友圈隐藏了哪些健康的信息?

分餐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有哪些症状?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多数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少部分人会表现出较轻症状,如腹胀、上腹隐痛、恶心、口臭等,较严重的可能出现一些胃部炎症、胃溃疡等症状。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①公共场所共餐,最好准备公筷专门夹菜。有条件的情况下,分餐是最好的选择;②喂小孩时,杜绝口对口喂;③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洗手,餐具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