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這位大將軍,被連發三道詔書後吊死城洞,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

清朝這位大將軍,被連發三道詔書後吊死城洞,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

清朝年間,漢人基本沒有任何地位,朝中做到三品大員的漢族官員,見到七品的滿清官員都要自稱奴才。而就有這麼一位漢族官員,進士出身卻棄筆投戎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除了皇帝,不論滿漢幾品官員都不敢再他面前放肆。人生的最頂峰都已經和皇帝平起平坐了,這一切都是因為皇帝對他的寵信,也正是因為失去了皇帝的寵信,被連發三道詔書,從大將軍一路貶到了守門小兵,直到一條白綾吊死在城洞裡,他就是雍正年間的——年大將軍“年羹堯”。

清朝這位大將軍,被連發三道詔書後吊死城洞,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

年羹堯,自幼讀書,頗有才識。公元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改庶吉士,授職翰林院檢討。曾多次擔任四川、廣東鄉試考官,累遷內閣學士。從這點來看,年羹堯怎麼也是一位文官來的,不過年羹堯這人不簡單,公元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據清人蕭奭所著的《永憲錄》記載,這時的年羹堯還不到30歲。對於康熙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在奏摺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圖報"。到任之後,年羹堯很快就熟悉了四川通省的大概情形,提出了很多興利除弊的措施。而他自己也帶頭做出表率,拒收節禮,"甘心淡泊,以絕徇庇"。康熙對他在四川的作為非常讚賞,並寄以厚望,希望他"始終固守,做一好官"。

清朝這位大將軍,被連發三道詔書後吊死城洞,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

康熙

此時的年羹堯可謂是一位恪盡職守的好官,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也正是因此對他特別賞識,而年羹堯做了這麼多年的封疆大吏,對於站隊更是熟悉的很,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就被他看重,覺得以後雍正必能登上皇位。自此年羹堯也正式暗中投靠了還是皇子的雍正,雍正也覺得自己是遇到了知己,對於年羹堯是倍加寵信,並希望他們彼此做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他對年說: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在唸做千古榜樣人物也。

清朝這位大將軍,被連發三道詔書後吊死城洞,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

雍正

可惜好景不長,年羹堯此時是志得意滿,進而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最終招致雍正的警覺和忌恨,以致家破人亡。年羹堯的失寵和繼而被整是以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十月第二次進京陛見為導火線的。在邊疆時,蒙古王公和額駙阿寶見到年羹堯必須跪拜。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範時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時,黃韁紫騮,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點頭而已。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態度竟也十分驕橫,"無人臣禮"。年進京不久,雍正獎賞軍功,京中傳言這是接受了年羹堯的請求。又說整治阿靈阿(皇八子胤禩集團的成員)等人,也是聽了年的話。這些話大大刺傷了雍正的自尊心。

清朝這位大將軍,被連發三道詔書後吊死城洞,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

後來朝中諸多大臣對年羹堯上旨,述說年羹堯做了大將軍之後的囂張跋扈,對於君臣都不放在眼裡的狂妄態度,這也是雍正改變過去對年羹堯嘉獎稱讚的語調,警告年羹堯要慎重自持的開始,此後年羹堯的處境便急轉直下。隨後三詔連發,先是被取了兵權,使得大將軍只是他的封號而沒有實權,再貶為杭州將軍,之後更是去守門洞,也許是雍正還念著君臣之義,也知道他只是為人囂張了點,不忍他在城門洞裡吹風受苦,便直接一條白綾了結了他。

清朝這位大將軍,被連發三道詔書後吊死城洞,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

年羹堯死後,更是成為了百姓們的生活閒談,當時的百姓人人都知道他為什麼會被賜死,年羹堯自己卻是到死都不知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囂張跋扈在群臣眼裡是什麼樣,更不知道他帶領的將士眼裡只有他沒有皇上的後果,這些都是他的取死之道,而歷史也正是用他的死說明了一個人生真理“做人別太囂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