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又掀風暴 每年40億的黑產業鏈浮現!央媒痛批廣電將雷霆打擊

就在媒體熱議“山竹”登陸會對幾家上市公司產生影響之際,影視圈也颳起了關於“收視率造假”的一場風暴。

收視率被稱為電視節目、廣播節目和廣告交易的“通用貨幣”。收視率高,代表用戶看某個臺的時間就長,廣告商自然喜歡,投入的廣告費就多。然而,如果收視率可以買賣,意味著這種評估方法喪失了真實性,影響的是整個行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收視率可以造假時,一個“怪圈”就此形成:廣告主投放廣告時要求電視臺保障收視率——電視臺採購電視劇時則要求製作方購買收視率——製作方因增加收視率購買成本反過來向電視臺要高價——電視臺則抬高廣告價格。其中,無論是廣告主,還是電視臺、製作方,均成為收視率造假的受害者。

9月15日下午,著名導演郭靖宇通過個人微博發表了其在湖北大學演講的全文《起來,與操縱收視率的黑勢力決一死戰》,實名舉報其正在某衛視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娘道》,被逼購買收視率造假——某衛視要求其購買收視率,否則不予播出。

影视圈又掀风暴 每年40亿的黑产业链浮现!央媒痛批广电将雷霆打击

郭靖宇在微博中爆料稱,《娘道》在2017年完成後期製作卻遲遲得不到排播通知,他與購買此片的某衛視總監當面溝通得知,不花錢買收視率,人家絕不會播出。

郭靖宇隨後具體描述了與這位能操縱收視率大神的會面細節,該大神開價90萬元一集,還不保第一第二名。郭靖宇算了筆賬,這相當於80集的戲要拿7200萬買收視率,而某衛視購買此片的價格是130萬一集,“我們花這麼大力氣把戲拍好,卻要上交百分之七十給他們當保護費,才能播出”。

郭靖宇還透露,最近熱播電視劇《天盛長歌》因為不願買收視率,導致收視率“不合格”,被衛視剪掉了14集,直接損失1個多億。

公開資料顯示,1973年出生的郭靖宇,除了是導演之外,還是編劇、監製。執導了《刀鋒1937》、《高緯度戰慄》、《鐵梨花》、大秧歌》、《射鵰英雄傳(2016年版)》等多部影視作品。

知名導演陸川也轉發了文章道出了身邊同行好友的親身經歷:“曾經親耳聽到某導演朋友在電話裡無奈地要求他的製片將每集40萬元購買收視率的費用打到北方某市電視臺購片主任指定的公司。他跟我說如果不按照電視臺指定公司買收視率,他將收不到電視臺尾款。”

影视圈又掀风暴 每年40亿的黑产业链浮现!央媒痛批广电将雷霆打击

9月16日國家廣電總局宣佈調查收視率問題,稱“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影视圈又掀风暴 每年40亿的黑产业链浮现!央媒痛批广电将雷霆打击

收視率造假黑產業鏈:每年40億

實際上收視率造假問題在業界並不是“新鮮事”,2016年12月,因為《美人私房菜》未購買收視率而遭到浙江衛視臨時撤檔一事,引起了影視行業群情激奮。為此,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特別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其法務委員會發布“堅決打擊收視率作假黑勢力”的聲明,正式向電視劇收視造假的黑色產業鏈宣戰,同樣引起了行業內外的震動。

該聲明中披露,我國電視劇市場上,在購買、播出電視劇業務中,普遍存在著收視率作假現象,已經形成了一個組織嚴密,操作有序的“地下黑產業”。

“這隻黑手牢牢把握著中國電視劇的播出數據,即使是內容積極、製作精良、藝術精湛的作品,也必須千方百計花高價去購買假收視率數據,以保障達到電視臺要求的播出標準,否則就將面臨停播、降價,甚至是顆粒無收的境地。”

根據該聲明當時披露,購買收視率的價格已攀升至每集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以衛視頻道每年播出1.3萬集電視劇計,全年有40多億人民幣被這股黑勢力所非法竊取。

更為惡劣的是:由於各衛視頻道普遍要求購買收視率,造成“資源”緊缺,於是黑勢力趁火打劫,在同一城市,同一時段,同時收取兩家、三家制作機構的費用,導致許多公司花了錢也買不到收視,不僅要遭到播出機構的停播、降價、欠款,還要承受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經濟損失。

光線傳媒老總的“慘痛回憶”

而由於不肯為“收視率造假”買單,上市公司光線傳媒甚至為此被迫推出了電視劇市場!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9月15日發微博表示,2015年初,因為不願意參與收視率造假,光線憤而退出電視節目市場,當時多檔節目停播的痛苦記憶猶新。

據《財經》雜誌報道,王長田此前就在一個論壇上談論過此事。王長田表示,光線傳媒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過兩次比較大的危機。其中一個(危機)就是2015年年初光線傳媒停止電視業務。

王長田表示,“我記得當時辦公室一下子就空了一半,那些同事跟了我那麼多年,他們可能只會做電視業務,結果你忽然讓他們一下子就解散了,還是很無奈很痛苦的。不過幸好光線傳媒還有電影業務可以支撐,不然當時我們可能就死掉了。不過幸好光線傳媒還有電影業務可以支撐,不然當時我們可能就死掉了。”

影视圈又掀风暴 每年40亿的黑产业链浮现!央媒痛批广电将雷霆打击

強大如光線傳媒這樣的上市企業都不堪忍受鉅額的購買收視率的費用。可見收視率“保護費”對於中小影視公司的壓榨。

《財經》雜誌引述一位業內人士的話稱,“由於購買收視率的費用越來越高,我們已經很難靠電視劇賺錢了。”

該人士簡要算了一筆“成本賬”:公司製作一部較好的電視劇一集成本要200萬元,賣給電視臺是300多萬元一集,扣除15%的發行費和稅費,再花50萬元一集購買收視率,公司就沒錢賺或者很少賺了,“整個製作行業不堪重負”。

而收視率造假費用近年來可謂是水漲船高,一家電視劇製作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購買收視率的價格大幅上升,2006年大概2萬元一集,2008年5萬元左右一集,2011年漲至15萬元一集,2013年上升為20萬元一集,到2016年最多發展到50萬元一集。

人民日報:修改收視率為何這般輕鬆

而收視率造假不禁令人想起不久前發生的“愛奇藝”關閉影視劇點擊播放量的事件。

據《光明日報》日前報道,2017年全年有12部影視劇的點擊量破百億,其中最高的一部影視作品年內播放量甚至達457.9億次。這一“大”數據甚至遠超全球人口總數,其中含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人民日報評論稱,乍看之下,上述亂象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細細想來,又不難理解。目前,各大衛視每年的廣告額都與收視率掛鉤。每提高一分收視率,就能多一分廣告收入,何樂而不為?如此,廣告收入的金額,才能年復一年水漲船高。說到底,經濟利益的誘惑是催生購買收視率現象的主因。

可問題是,修改收視率為何這般輕鬆?按理說,統計收視率應由權威的第三方機構完成,如此,方可保證數據的權威性。地方衛視既擁有電視劇的播出權,又能和所謂“大神”狼狽為奸,隨意修改收視率,這就好比將球場上裁判和球員的角色合二為一。試問,這樣的比賽,還有多少公平、公正可言?相關部門若不能及時進行監管,真不知那位“大神”還將囂張多久。

最無辜的無疑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收視率越高,說明該劇也越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本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可現在,擺在觀眾眼前的一切數字,都有可能只是某“大神”手中的玩物,這讓廣大觀眾如何抉擇?“大神”究竟是何方神聖,被愚弄的觀眾、被要挾的導演都有權得到明確的答案。

央視網:有了廣電總局雷霆行動,收視率市場一定能風清氣正

央視網評論稱,電視劇行業收視率造假,存續良久,貽害甚巨。如今蓋子已揭開,向潛規則挑戰的行動得到廣大業內人士的強烈聲援,足以說明電視劇收視率造假早已犯了眾怒,這個毒瘤到了必須立即切除的地步。正義者從不會缺席,與潛規則決裂就是呵護健康生態,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收視率環境。

值得欣慰的是,在電視劇收視率造假狂潮裹挾下,也有不少媒體不願同流合汙,不向潛規則低頭。郭靖宇在的微博中,公開讚揚了央視和北京衛視拒絕買收視率。這說明,並不是所有的平臺都能被潛規則所“擺平”,也不是所有的媒體都會在畸形利益誘惑下失守,洞門大開。

收視率造假是頑症,整治工作難以一蹴而就,也難以一勞永逸。但是,有了業界和社會的廣泛共識,有了廣電總局的雷霆行動,收視率市場一定能風清氣正。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