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教师节,礼要不要送,怎么送法?

老师,在人们眼中,曾经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可是如今,一提起老师,很多人想到的是师德不常存,因为老师收礼成了家常便饭,课外补课也是习以为常了。

如果你要问这个礼该不该不送,肯定是不该送。

如果要问这个礼要不要送?那么这个答案可就不唯一了。

01网友们是怎么看待送礼给老师的?

@花开富贵:

这个礼要送。特别是孩子是小学生的家长,一定要送礼,送礼和不送礼就是不一样。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手的短。大多数老师都是收礼办事的,送了礼,她会时常在课堂上提问孩子,而且还会经常表扬孩子,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mengmeng:

本不想送礼,孩子都上初中了,可是孩子有些淘气,不招老师待见。有一次,老师居然骂孩子不要脸,也是无语了,去年过教师节时,送去了一个信封。第二天上课时,孩子回家说,老师表扬了他。从那以后,孩子就再也没有挨过老师的骂,即使说了,也是委婉的。

@小猪快跑:

孩子上小学了,也不知该不该送,如果别人都送了,你不送不好!正在犹豫中。

@sindy:

我家孩子挺老实的,不惹事儿,去年没送礼,今年也不送,相信大多数老师不会因为没送礼为难孩子的。我也不指望老师特别对孩子好哪去?只要歧视就行了。他愿意提问谁就提问谁,我也问孩子了,他也不想当班干部。

@叶子

去年因为孩子座位的事儿,送了礼,座位调到了中间一排。

@无间道

送啥礼,到老师那儿去补课就行了,这也相当于送礼了。

……

对于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又是一年教师节,礼要不要送,怎么送法?

02 如果要给老师送礼,要怎么个送法?

网络上整理,送法五花八门。

送法一:直接去老师家,打听好老师的住址,如果老师告诉了你她家的住址,说明同意你送。不过这种送法貌似前些年还流行,现在不大用了。

 送法二:往老师的电话里充值,然后告之,不过这种做法也是欠妥的,因为老师可能不大喜欢,因为钱取不出来。

送法三:直接递信封,或夹在一本书中,大家心知肚名,心照不宣。

送法四:有的是某宝转或发红包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有些不可取,容易留下证据,有一年,网上就曝出一老师收红包。有图有证据。这个老师的职业生涯算是浓墨重彩写上了一笔。

送法五:有的是送不记名的购物卡。

送法六:有经常请老师吃饭的!

……

至于这个礼该送多少?

大概不同地区的礼金情况是不一样的,毕竟中国之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各省各市的消费水平不一样,校风校气,在管理严格与否也不一样的。老师性格,贪与不贪也是不一样的。

你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情况?

又是一年教师节,礼要不要送,怎么送法?

 03 忆送礼

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给老师送过两次礼。

一次是小学,自己做的卡片,歪歪扭扭地写上了祝福的话。

一次是初中毕业,自己顺利考上了本市的一高中(重点高中),另外一名同学说要看看老师去,就这样在假期的时候,花了十几元钱买了一对枕巾送给了老师。

那已是八十年代末的事情了。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世事风云变。如果谁在给老师送一对枕巾,大概都会当成新闻,当成笑料被传播。

那么做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对于要不要送礼这个问题,也是犹豫不决,做过很多次的思想斗争,不过一切都成了过去式。

孩子本身性格老实胆小,不存在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也不存在调皮捣蛋的情况。但也怕老师不待见,所以,每逢开学之际,班级缺什么就会让孩子带去什么。比如说新的脸盆,新的扫帚,洗洁精之类的。有一次到学校班级大扫除(有的班家长出钱请保洁阿姨,孩子小的时候,大多数班都是家长主动去打扫卫生的。)当然也去了几回,发现了班级有那么多扫帚,看来很多父母所见略同啊。

每逢老师节,会花上二十元左右买个本子带给老师,圣诞节,包上平安果送给老师。因为据孩子说,很多孩子都会送平安果的。这也是孩子的一片心意吧。当然也有家长送大捧鲜花的。

每逢运动会时,会有家长这班级买东西,一次就为班级做了标语口号。

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后,就再也不往学校带东西了,他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了。

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没有送过礼!曾问过孩子,用不用给老师送记,孩子说不用。我想很多家长送礼的时候,孩子是不知道的。

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一直默默无闻,曾问过他,想不想当班干部吗?需要不需要给老师送记忆,孩子说想做鼓掌的人。就这样,顺着孩子的意,没有再送过礼。

多么矛盾啊!我们都希望孩子生长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可是自己背地里还做着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者是孩子不希望家长去做的事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父母心啊!

又是一年教师节,礼要不要送,怎么送法?

04对送礼给老师的一点看法

如果遇到一个过分的老师,又无力转校或调班,还是送吧!特别是小学生,孩子的心灵呵护很重要,往往老师的一句话顶上家长的十句话,老师带给孩子的影响有可能是一生的。

孩子大了,会的自己的主见,有时问问孩子对老师的看法,问问孩子的意见也是好的。当然有些事情是不需要也不能让孩子知道的。特别是送礼一事儿,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特别的反感。

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特别讨厌一个小科的老师,那科学得特别糟糕,也特别叮嘱过他妈不要送礼给老师,但后来他的妈妈还是背着他给老师送礼。老师自然有老师的方法,过了几周,孩子居然不讨厌那个老师了,也愿意学习那门小科了。

青春期的孩子是很敏感的,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是不定性的,也是可能转变的。

不过,就自身感觉:大多数老师都是普通大众,老师只不过是一个职业而已,也别要求他们太高。就像所有行业一样,哪个行业里都有敬业的人,值得被颂扬,被尊重的人,也有不敬业失职的人。

  大多数送礼给老师,他们都会收。但大多数老师也不会因为你没有送礼给他,他就特别不待见你家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对某个孩子好,但多数老师不会对不送礼的孩子不好。当然,也有个别的老师真的能力不足,师德不足啊!

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孩子上小学时,从来不会因为座位的问题烦忧,因为老师将小个子排成一列,高个子排成一列,每周轮换座位时,会从左到右依次轮换,也会从前到后依次轮换,所以一个学期,每个孩子都会有坐第一排的机会,也会有坐最后一排的机会。

你会送礼给老师吗?会选择怎么送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