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違法收費近477萬 退還村委會卻再遭「截留」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多位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的群眾向媒體反映稱,蒼南縣錢庫鎮政府擅自提高標準,違法收取一村莊120戶集鎮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近477萬。蒼南縣發展和改革局責令錢庫鎮政府

15天內退還給村民個人建房戶,但五個月過去了,建房戶沒有收到一分錢的清退資金。已被認定違法違規的收費,為何難以退還?這筆錢最終流向了何方?

拆遷村民每戶交6萬,鎮政府非法收取費近477萬遭舉報

2012年,蒼南縣錢庫鎮倪處村啟動了城中村改造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拆遷安置村民被要求繳納一筆6萬元的集鎮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

村民項光度說:“建房子要交什麼費,土話就是說地基費,後來說是城鎮基礎配套設施費。當時我們不知道(6萬元錢交給村委會),去年才知道,這個費是收我們多了。”

村民們稱,共有120戶村民被收取了這筆錢。在村民們提供的收據上,蓋有錢庫鎮政府的公章,上面寫著收費的項目為集鎮配套設施建設費。執收單位一欄,清晰顯示為錢庫鎮人民政府。收款人為蒼南縣財政局非稅收入結算戶。

根據蒼南縣有關文件規定,錢庫鎮執行集鎮基礎設施配套費,住宅每平方米的標準為40元。倪處村此次建房的建築面積每間約243平方米,以這一標準計算,只能收取9700多元費用。事後,村民們向蒼南縣發改局進行了舉報,發改物價部門進行了檢查。


鎮政府違法收費近477萬 退還村委會卻再遭“截留”


蒼南縣物價局:立即整改,15日內歸還超標收費近477萬

蒼南縣物價局副局長林泉說:“根據我們縣政府文件規定,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住宅是每平方米40元,那我們基於以上的事實,根據浙江省政府的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向錢庫鎮發出責令立即整改的函。第一,要立即糾正上述行為。第二個,在15日內要限期把多收部分退還。第三,如果限期無法退還的,三天內要上交同級財政,要交到縣財政。”

蒼南縣發改局調查認定,錢庫鎮政府違法執收集鎮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共計超標準收費近477萬元。今年4月初,發改部門向錢庫鎮人民政府發出整改函,責令錢庫鎮政府15天內,將違法執收的近477萬元,退還倪處村個人建房戶。不過,五個月過去了,錢庫鎮至今沒有清退這筆費用。


鎮政府違法收費近477萬 退還村委會卻再遭“截留”


鎮政府違法收費近477萬 退還村委會卻再遭“截留”


村民:紅頭文件都發了,為什麼不退錢

村民項光度說:“現在鎮裡沒什麼表態,村裡也沒有什麼表態。他說走法律程序吧。他們有個副鎮長管城建的,就這麼講。我們要開始起訴了。”

還有村民告訴記者,他們也多次和鎮裡、村裡相關負責人溝通,得到的答覆都是可以去向有關部門反映。

村民:“村委會錢到現在一直不退,他說你去告好了,你怎麼告儘管去告,既然蒼南縣發改委紅頭文件都發了,錢庫鎮人民政府有什麼權力不把錢退給我們來百姓?”

錢庫鎮:錢已經返回村集體賬戶,退錢找村委會

違法違規多收取的費用,錢庫鎮政府為何沒有退還給村民呢?錢庫鎮城建辦主任李道練告訴記者,這筆錢是鎮政府幫助倪處村委代收的。從2014年1月到2018年2月,已分十次全部返回倪處村集體賬戶。李道練表示,鎮政府沒有挪用一分錢,要退錢也得找倪處村委。

李道練:“村裡就叫我們鎮政府代收,到時再全額返還給他們。我們2014年4月11號召開鎮長辦公會議也通過了,同意幫他們代收,然後全額返還給他們。代收的,分十次已經全部返還給村裡了。當時就是說怕村裡去收,老百姓不相信,然後通過我們鎮政府收了再返還給村裡,增加這個信任度。”

李道練告訴中國之聲記者,他們代收的這筆錢,是以集鎮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名義代收的。村民手裡拿到的收據顯示,鎮裡收的這筆每戶6萬元,就是這個收費項目。責令鎮政府整改的蒼南縣發改局,是在今年4月發出的文件,這時候,鎮裡早已將錢分批次給了村裡。

村支書:無錢可退

既然鎮裡說,已經把錢給了村裡。村裡為何遲遲不退還給村民呢?記者也找到了倪處村村支書項友跳。他表示,這筆錢已經全部投入到了城中村改造項目裡,包括支付失地保險費、政策處理費等等,村裡甚至還貼了不少錢,根本無錢可退。

項友跳:“如果挪用到其它地方去不行的,我們村裡為這個事情搞起來倒貼,考慮到整個村我們規劃已經搞好了,群眾生活可以得到改善。到目前為止,一間要8萬多,一間村裡要倒貼2萬多,你讓我村裡退他錢,哪有錢啊。”

縣物價局:我們的職責就到此為止了 縣紀委已介入

按照蒼南縣發改部門作出的整改要求,如果錢庫鎮政府沒有將違法執收的款項,退還個人建房戶,那麼,需要將這筆費用繳入財政賬戶。

現如今,這筆錢既沒有清退,也沒有繳入財政賬戶。對於這一局面,作出責令整改意見的發改物價部門表示很尷尬。蒼南縣物價局副局長林泉稱,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

林泉:“縣政府也非常重視這個事情的處理,我們部門也多次跟錢庫鎮溝通,督促他們儘快落實到位。函是4月份發的,現在已經9月了,五個月了。”

記者:“你督促到現在沒有效果,除了督促有沒其它措施能做嗎?”

林泉:“從法定上講,我們的職責就到此為止了。”

很多村民無法理解,縣發改局都發出紅頭文件,責令退還這筆錢,為何結錢還是到不了自己手裡。鎮裡、村裡的行為,應該如何定性?

中國之聲昨天傍晚從蒼南縣紀委瞭解到,蒼南縣紀委已經對此事介入調查。有關事情的進展,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