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然而在这个人人都想上热搜、个个都想当“网红”的时代,只有流量主才是最终的赢家,为了获取这个“法宝”,无论是谁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万万没想到此举引来的是却是骂声一片。

近日,一段西安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内演员身穿日伪军服游走的视频引发了热议。长安君不禁想问,曾经红极一时的白鹿原为何会出现如此荒唐的行为,难道为了不让自己走下“神坛”,就要病急乱投医吗?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表示:历史文化是严肃的,是需要被尊重的。景区不应该以丑化和低俗的文化价值导向去“吸睛”盈利,只有对历史文化产生敬畏感,景区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走 下“神 坛”

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一座白鹿原,千载长安城。

一部巨著《白鹿原》的问世,让这片古老的土地闻名遐迩、传奇不断,随着电视剧版的热播,这个独具西安特色的文化IP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随即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一“网红”!

为了从这个IP上获得“流量”和关注度,仅仅200多平方公里的塬上就分布了6家以“白鹿原”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分别是白鹿仓景区、白鹿原生态文化观光园、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村、簸箕掌民俗村、白鹿古镇。

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村开业当天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红极一时。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在2018年春节期间接待总人数126.7万人次,更是一举获得陕西旅游十大新锐景区称号。

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白鹿原民俗村 | 图更长安

原本想各大景区的辉煌,会和这部巨著一起“延续”下去……却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时隔两年,当我再次来到白鹿原民俗村,原先能停放近百辆车的停车场只有寥寥几辆车,景区摆渡车也随意停在路边,车轮上已是锈迹斑斑。一路游览,不免令人感叹,其清清冷冷的场面,完全不负当初那般热闹。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窘态”,才发现这里又是一个袁家村。哦不,应该是低配精简版的袁家村,说白了就是一个乡村小吃城,这样的人造古镇能走多远,细思极恐。

这些景区无一不将白鹿原文化作为卖点,各家更是急功近利地瓜分着“白鹿原”这个资源。由于缺乏深度的文化特色,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异常严峻,导致白鹿原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

“我去年过年时还来玩过,当时街道上卖各种小吃,人多得挤不过去,现在就跟电影里的‘鬼城’一样,真让人想不通”。面对游客的质疑,也许景区内奶茶店老板的话可以给出解答:“每个景区都是以小吃为卖点,除了餐饮,再没啥特色”,如今簸箕掌村已经关门大吉了,作为曾经的特色民俗村,无疑成为乡村旅游的失败案例。

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白鹿仓景区 | 更长安

而在政府管理层面更是可笑至极。由于白鹿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地跨长安区、灞桥区、蓝田县,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导致谁都不愿放弃这块肥肉,为了争抢“白鹿原”IP,便出现了灞桥区和蓝田县两个白鹿原管委会。

虽然两地比邻而居,共用一个名号,却完全不是一码事,都是各做各的!

我们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而如今确是一个IP,两家相争,六家瓜分,能发展得起来,才怪!

没有灵魂的东西,终究会在热闹过后悄然熄灭。白鹿原走下“神坛”再次说明,一味模仿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饭,这些“道具”一般的项目,在建造之初就没有被赋予应有的灵魂,当然急功近利的开发者,又有谁认真读完了《白鹿原》这洋洋洒洒的50万字巨著呢?

破 局 之 策

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自乡村游中的“黑马”袁家村薄积厚发,“杀”出一条体验关中民俗风情的乡村游之路后,陕西各类“袁氏”古街、古镇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复制粘贴,刚开始时往往是差强人意,可是到最后不是经营萧条就是拼死硬撑。

长安君以为,如何将这样的白鹿原文化转化成商业形态,需要根据白鹿原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去转化,从细节入手,切勿急功近利,否则便是对白鹿原文化资源的极大伤害。

而要做到这些,首要任务是结束“六家瓜分”,整合所有资源整体向外推行,曾经有人提议成立新的“白鹿原新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有上层建筑统一了,其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白鹿原影视城 | 图更长安

“白鹿原”无疑是张响亮的名片,它的魂又是什么呢?对此,文旅产业运营策划机构专家于世春认为,白鹿原的特色小镇旅游应该依托《白鹿原》小说而来,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古建筑,一窝蜂地做小吃一条街,这样只能让白鹿原只有形没有魂。

如果在保持原貌基础上、主打地方特色文化,用包容的心态留住建筑的魂,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眼,还留住游客的心。

这就需要“修练内功”。要在“留人”方面下功夫,只有把人留住,才能实现多次消费,做好游客服务首当其冲,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就白鹿原与西安的地理位置来说,发展周末游再合适不过。

走下神坛的白鹿原,还会涅槃重生吗?

▲袁家村酒吧 | 图更长安

永康书记就曾讲过袁家村如何“留人”的故事:袁家村根据“留人”想法,新增了酒吧一条街、书画一条街、回民街,还有了中式、日式、韩式等各类精品民宿,床位达到2000张;现在又办起了艺术长廊、书屋客栈、创意工坊等新业态。

袁家村从未停止过创新、转变,如今“月光下的袁家村”已然成型,由一日游变成了两日游、多日游和度假游。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思路是出路的源头,但愿我们的白鹿原可以拿出自己的一套思路,杀出一条血路。

同样是主打地域、人文主题的杭州宋城,其采用“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今年上半年,仅宋城景区就收入1.61亿元,难道不值得白鹿原羡慕和学习。有了《白鹿原》这部旷世奇作,何愁没有需要演艺的东西,发展实景演艺白鹿原有何不可?

相传白鹿所过之处万木茂盛,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痢廓清,毒虫灭绝,万家康乐。

多年后,依旧期待白鹿重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