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将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

日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广东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义务方案》)!


梅州将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

​《义务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小学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大班额,逐步解决"大校额"问题!许多家长和童鞋们都关心,梅州会怎么落实,有什么具体情况,最新消息来了!

据了解,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梅州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梅州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那这两个方案,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呢?一起来看看!

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

《梅州市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从落实各级政府职责、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各类幼儿园协调发展、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幼儿园科学保教、强化幼儿园质量监管等7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措施。

这些具体措施中有不少是新举措!《方案》指出,要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梅州将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


2019年全市全面实施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

2018年底前,市、各县(市、区)指定1名以上负责学前教育的专职行政人员和1名以上专职教研员,每个镇(街)指定1至2名专兼职教研员,分层组建专业化教研团队。

同时,该方案还提到,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

此外,街道腾退空间、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空余用地、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要优先用于开办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对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幼儿园建设项目要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联审或“一站式”审批,学前教育所需用地指标在年度计划指标中优先安排。

推进学区化管理和集团化办学

《梅州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从学位扩容、乡村教育提升、公平保障、管理创新、质量提升、强师兴教、财政保障等7方面提出21条措施。针对社会关注的“大班额”,该方案则明确,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大班额,逐步解决“大校额”问题。

该方案指出,要推进学区化管理和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等多种办学模式,以小学、初中为主体,组建横向连通和纵向贯通的学区与集团。充分发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优势和优质品牌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增强薄弱学校造血机能,形成合作共建机制,实现以强带弱,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该方案提到,要将“三旧”改造土地、新增用地、盘活的存量土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节余的指标优先用于解决学校建设用地,将学校周边长期闲置或待开发土地,优先规划为学校增容预留用地,将规划预留的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限期纳入教育用地管理范围进行储备管理。同时,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完善相关用地手续,所需用地指标在年度计划指标中优先安排。

该方案还指出,要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按照省的部署,推进梅县区、平远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城乡学校“手拉手”对口支援关系,广泛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努力实现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切实做到真帮实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