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將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推進集團化辦學!

日前,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廣東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方案》

,(以下簡稱《義務方案》)!


梅州將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推進集團化辦學!

​《義務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小學45人以上、初中50人以上大班額,逐步解決"大校額"問題!許多家長和童鞋們都關心,梅州會怎麼落實,有什麼具體情況,最新消息來了!

據瞭解,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梅州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梅州市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方案》!那這兩個方案,具體都有哪些內容呢?一起來看看!

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和捐資助園

《梅州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從落實各級政府職責、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推動各類幼兒園協調發展、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幼兒園科學保教、強化幼兒園質量監管等7大方面提出20條具體政策措施。

這些具體措施中有不少是新舉措!《方案》指出,要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到2020年,全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佔比達到50%以上,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佔比達到80%以上;

梅州將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推進集團化辦學!


2019年全市全面實施公辦幼兒園生均撥款制度;建立健全學前教育教研指導責任區制度;

2018年底前,市、各縣(市、區)指定1名以上負責學前教育的專職行政人員和1名以上專職教研員,每個鎮(街)指定1至2名專兼職教研員,分層組建專業化教研團隊。

同時,該方案還提到,鼓勵優質公辦幼兒園舉辦分園或合作辦園;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和捐資助園。

此外,街道騰退空間、中小學佈局調整的空餘用地、新增城鄉建設用地,要優先用於開辦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對列入年度建設計劃的幼兒園建設項目要開闢綠色通道,實行聯審或“一站式”審批,學前教育所需用地指標在年度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

推進學區化管理和集團化辦學

《梅州市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方案》從學位擴容、鄉村教育提升、公平保障、管理創新、質量提升、強師興教、財政保障等7方面提出21條措施。針對社會關注的“大班額”,該方案則明確,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大班額,逐步解決“大校額”問題。

該方案指出,要推進學區化管理和集團化辦學。積極探索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等多種辦學模式,以小學、初中為主體,組建橫向連通和縱向貫通的學區與集團。充分發揮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模式優勢和優質品牌學校示範輻射作用,增強薄弱學校造血機能,形成合作共建機制,實現以強帶弱,整體提升辦學質量,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總量。

該方案提到,要將“三舊”改造土地、新增用地、盤活的存量土地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節餘的指標優先用於解決學校建設用地,將學校周邊長期閒置或待開發土地,優先規劃為學校增容預留用地,將規劃預留的中小學校建設用地限期納入教育用地管理範圍進行儲備管理。同時,開闢綠色通道,加快完善相關用地手續,所需用地指標在年度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

該方案還指出,要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按照省的部署,推進梅縣區、平遠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建設試點工作;建立城鄉學校“手拉手”對口支援關係,廣泛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努力實現每一所鄉村學校都有城區學校對口幫扶,切實做到真幫實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