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大家知道,咸豐帝顧命八大臣在他駕崩74天后,就被他信任和心愛的兩個女人慈安、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扳倒。那麼,這八位大臣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咸豐帝顧命八大臣分別是載垣、端華、肅順、焦祐瀛、杜翰、匡源、穆蔭、景壽。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1、載垣:載垣為康熙第十三子怡親王允祥五世孫,襲親王爵。道光時,任御前大臣,受顧命。咸豐繼位,為宗人府宗正,領侍衛內大臣。跟隨咸豐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同端華、肅順相互交往,資深位重,權勢日張。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2、端華:端華是清開國奠基者舒爾哈齊之子、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後,道光年間襲鄭親王爵,授御前大臣。道光帝死,受顧命。咸豐繼位後,為領侍衛內大臣。跟隨咸豐逃難到承德避暑山莊。端華與弟肅順同朝用事。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3、肅順:肅順為宗室,鄭親王之後,端華之弟。道光時為散秩大臣。咸豐繼位後,由護軍統領、授御前侍衛。又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書、都統,後任御前大臣、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大學士、署領侍衛內大臣。肅順同其兄鄭親王端華及怡親王載垣互相依靠,排擠異己,掌握大權。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4、焦佑瀛:焦佑瀛為道光舉人,軍機章京、軍機大臣,依附權臣肅順,詔旨多出其手。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5、杜翰:杜翰咸豐師傅杜受田之子。因咸豐感激師傅杜受田,授其子杜翰為軍機大臣。翰力駁董元醇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之議,受到肅順等讚賞。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6、匡源:匡源道光進士,軍機大臣。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7、穆蔭:穆蔭滿洲正白旗人,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國子監祭酒(非進士特旨)。到天津議和,獲巴夏禮送到北京,事情鬧大,改派護駕熱河。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8、景壽:景壽先祖為一等誠嘉毅勇公明瑞,乾隆時進攻緬甸得勝而受封,世襲罔替。三傳至景慶,死。弟景壽襲封。景壽為御前大臣、恭親王奕同母妹固倫公主額駙。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咸豐帝顧命八位大臣的組成主要有兩部分人:一是宗室貴族、軍功貴族有載垣、端華、肅順、景壽四人;二是軍機大臣有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四人。當時軍機大臣共有五人,其中文祥兼戶部左侍郎,因為勸阻逃難承德避暑山莊,而被留在北京,是軍機大臣中惟一被排除在顧命大臣之外的。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實際上,咸豐帝臨終前做了三件事:一是立載淳為皇太子。二是命御前大臣載垣、瑞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八大臣控制了政局。三是授予皇后“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因載淳尚小由慈禧掌管。顧命大臣擬旨後要蓋“御賞”和“同道堂”印章。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手握欽命,並不把慈安、慈禧的帝后勢力和以恭親王為首的帝胤勢力放在眼裡,為所欲為,想獨攬皇權,兩宮太后寸步不讓,爭得諭旨權後,極欲垂簾擅權遭到八大臣的堅決抵制,後來與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聯合起來,進入了扳倒八大臣的程序。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10月7日兩宮太后解除了載垣領禁衛軍兵權。10月26日,兩宮太后從熱河起程,攜幼帝載淳由載垣、端華跟隨從間道返回北京。咸豐帝靈柩則由肅順走大路護送。11月1日,兩宮太后一行在勝保派親兵接應下抵京,當天即與奕訢密商政變之事。11月2日黎明,載垣、端華在宮門被捕。肅順在密雲被捕。3日,任命奕訢為議政王,桂良、文祥等人任軍機大臣,組成新的軍機處。7日,清廷改年號為“同治”,宣佈八大臣罪狀並對八大臣一一處置。11日,載淳正式登極,太后聽政。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因為1861年是辛酉年,故稱“辛酉政變”。這是帝后勢力同帝胤勢力聯合發動的政變,徹底摧毀了“贊襄政務”的顧命八大臣集團,實現了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合主政,繼而出現慈禧太后專權的局面。

“辛酉政變”取勝的直接原因是: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一是贏得了人心。兩宮太后利用官民對洋人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和“朝廷”不顧民族國家危亡逃亡熱河的不滿情緒,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了八大臣頭上,從而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動,同時回到北京在文武百官面前哭述八大臣如何專橫霸道,如何欺負孤兒寡母,博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同情。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二是抓住了兵權。肅順為緩和與兩宮太后的關係,請求太后將理藩院及管理響導處的實權職務免掉,端華和載垣見肅順如此,也請求免掉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的職務。自此京城的防衛大權落在了兩宮太后手中。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三是利用了印章。兩宮太后利用“御賞”“同道堂”兩枚印章爭到了諭旨權,有力地牽制了八大臣,使他們對兩宮太后有所忌憚。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四是搶佔了先機。兩宮太后故意沒有隨皇帝靈柩同行,擺脫了權臣派的控制與監視,提前返回。利用咸豐皇帝逝世,到咸豐帝靈柩運到皇宮,其間有74天的充分時間,進行政變準備。皇帝靈柩在10月3日才到北京。而兩宮太后於9月29日到京,30日政變,時間整整差了三天。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五是把握了出路。咸豐帝死後,八大臣的肆無忌憚和專橫跋扈,讓在熱河的兩宮太后感覺到了不安全,也讓在北京的奕訢感受了危險,他們意識到,這是他們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拼死一搏是惟一的出路,坐以待斃不如拼個魚死網破。共同的境遇促使他們很快聯手。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辛酉政變後八大臣的結局究竟如何呢?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肅順,被斬首於菜市口。端華,賜自盡,爵位被革。載垣,在北京被捕,賜白絹自盡。焦祐瀛,被免職。杜翰,被革職,發配新疆,後來被赦免,從此閉門不出。死於同治五年。匡源,被罷官,善終。穆蔭,被撤職流放。後被赦免,同治三年,在家中去世。景壽, 被罷官,但是仍然保留公爵及額駙品級。同治元年二月重新出任蒙古都統,三月重新授予御前大臣的官職。同治三年七月重新賜紫韁,十月重新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的官職,十三年十二月任命他管理神機營的事務。光緒十五年六月去世,諡號端勤。是顧命八大臣中下場最好的一個。

清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的最後結局怎樣?

更多精彩,請關注【下午歷史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