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你何以成为公务员中的鸡肋?

乡镇公务员,你何以成为公务员中的鸡肋?


每年通过国考和省考新招录的十几万公务员,以及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除了一部分就职于中央机关和省级行政党群机关,大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都服务于乡镇基层。

本人承认公务员在乡镇部门能受到更多的磨炼,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技巧,也利于今后的工作发展和升迁。

有些公务员在家乡所在的基层,能更好的照顾父母和家族,也能更好的维持自己从小到大形成的一套人际关系。有些公务员在发达地区的基层,能拿到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是,由于行政级别、区域以及其他条件限制,乡镇基层公务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工作困惑和迷茫,这些困惑所带来的无奈不是只针对一部分人,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都存在着类似的状况。

春节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二狗哥本人和几位老家基层公务员聊天,发现乡镇公务员都有着诸多抱怨,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乡镇经费难以保障。乡镇经费一部分由县市一级拨款,另外一部分来源于乡镇的产业返回款,但是现在内陆乡镇能称得上产业得很少,因而大部分乡镇经费都是县里划拨的。

各个区县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拨款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所划拨的经费差别也就很大了,尤其是部分贫困地区,乡镇工作经费就更难保障。

二、乡镇开支很大。乡镇各种开支很大,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是接待费用。乡镇单位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检查、督查一类的工作,有人曾经历过一天之内迎接7次检查,每一次检查都要提供吃喝、烟酒,增加了一定量的财务开支;

二是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大部分都没有经费,要求乡镇自行解决,乡镇没有足够的财务来源,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三是上级每年都要求乡镇制作各种公示栏、标牌,有时候工作人员相互调侃,公示栏多得可以防弹;

四是每年需要做各类的纸质资料,很多人说打印社、广告公司钱赚烂了,乡镇政府被弄穷了;

三、乡镇人员难以保障。每个乡镇都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借调、抽调、跟班学习,实际就是编制在乡镇,人却不在乡镇上班,因而乡镇看编制有很多人,而被以这种形式造成在编不在岗的很多,有的有十几个不在本单位,有的有几十个不在本单位,这使得工作延续性难以保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领导职位空缺,有的空缺多达几个,并且空缺就是很久,为何不及时补齐编制呢!

四、乡镇人员的休息休假很难保障。休息、休假对乡镇人员来说有时真是奢望,近几年动不动就被要求取消双休,还有的时候上级专门选在周末的时候进行检查、督查。

五、乡镇人员不被理解。各级领导经常要求加班加点,“白加黑”、“五加二”,还要被检查是否在村里睡觉。在乡镇上班有要求签到,到村里睡觉也要求签到,不解!在家里不被妻儿理解,在乡村里不被乡亲们理解。

六、乡镇人员的天花板问题。在乡镇上班,大多都是副科级以下,有的七站八所的同志,在乡镇一待就是许久,有的直到退休,想升职只是幻象。乡镇流动比较快地就是书记、乡镇长,而书记、乡镇长产生基本就是“空降”,其他人员就只能等工作退休!

七、乡镇年轻人不被关心(如果你没关系,貌似哪里的年轻人都不被关心)。年轻人到乡镇基本都是挑重担的,因而年轻人都被分配了很多任务。年轻人在单位需要经办的事情很多,有时上级因各种理由要求加班,年轻人几乎没有时间去交流,因此单位有部分年轻人没有找到对象的情况很常见。

八、乡镇人员待遇很难保障。处于底端的乡镇单位,是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接触的一级,福利待遇也是最差的一级。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并没有加班费和工作补文。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基层乡镇有这么多的困难,但领导说过:“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加油吧!小伙伴们!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各位读者不要随意转发或散布谣言!小编已经发布了很多关于体制内的料,请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后续会不断爆猛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