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

2500字,读完共需4分钟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本文刊于9月17日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评网等多家媒体。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9月17日,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五周年:评估与展望”国际智库研讨会暨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亚非欧美洲十五个国家的数位外方代表,与中方官员和学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会议同时发布了《“一带一路”五周年:政策视角下的回顾与展望》等三个研究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做开幕致辞。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主持开幕式。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

郑水泉在发言中指出,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总体布局、政策规划、基础设施、贸易发展、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搭建起“四梁八柱”式的坚实基础。他强调说,在今后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要“稳”字当先,稳中求深,稳中聚焦,共同绘就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工笔画。第一,“稳”字当先,构筑风险防控体系。要做好稳洽谈,稳投资,稳环境,稳建设,稳收益,将面临的各种风险管控规避到最低点。二是要稳中求深,夯实国别研究的基础。提高“一带一路”研究的深度,培养一批“一带一路”国别问题研究的专家,对对象国进行长期系统的跟踪研究。三是要稳中聚焦,持续推进项目的落实。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

王立勇谈到,过去的五年,“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支持和赞誉,从合作理念走向具体的实践,成功绘就了一幅大写意。具体表现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支持日益增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切实的改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工作日益深入等。他在发言最后强调指出,在“一带一路”提出五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与人大重阳合作,就是希望能够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和建设成果,探讨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倾听各国智库学者为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银行前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燕玲,葡萄牙前欧洲事务部部长、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布鲁诺·玛萨艾斯,罗高寿俄罗斯-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发表主旨演讲。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中国银行前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燕玲

张燕玲从她具体考察的多个“一带一路”项目讲起,谈到“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以及“一带一路”项目所在国的风险问题。她说,风险问题是伪命题。她具体强调了四点:第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任何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要举债发展的。第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举债发展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举债无门”。第三,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项目的投资领域都是基础设施,它属于投资性债务,形成的是有效资产。第四,现在的招商引资项目是东道国政府和人民提出来的,投资方在投资前也都会对项目做充分的可行性研究。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葡萄牙前欧洲事务部部长、

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布鲁诺·玛萨艾斯

布鲁诺·玛萨艾斯毫不讳言“一带一路”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屡次提到“成果丰硕、非常成功”。他说,“一带一路”的解释阶段已经完成,现在开启了互动阶段。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关“一带一路”的规划,想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机会。他同时强调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全球治理事务上的意愿与能力大幅下降,技术更新和变革日趋落后,此时是“一带一路”的最佳发展机遇。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仍要关注安全风险、金融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罗高寿俄罗斯-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

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在发言时首先提到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上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会谈。他说,在美国对中国发起所谓的贸易制裁时,俄罗斯展示的是与中国的合作而非竞争。而去年,普京总统出席“一带一路”峰会也是在强调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他重点讲述了目前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他同时强调,中俄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也需进一步推进,2020年北京冬奥会也应成为两国合作发展共同促进的重要节点。

在随后举行的成果发布会环节,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代表课题组发布了《构建“一带一路”学》、《“一带一路”五周年:政策视角下的回顾与展望》和《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研究报告。三个研究报告分别从“一带一路”的理论溯源、回顾与展望、未来拓展方向切入,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会议现场

《“一带一路”五周年:政策视角下的回顾与展望》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中央、各部委和地方的三层互动式国内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国际合作落地开花,五大领域成果丰硕。报告同时也提到,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一带一路”虽然已经走过了五年的时间,但是如此宏大的工程本身就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以持久战的心态、定力和干劲,攻坚续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突破。

来自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巴拿马、尼日利亚、纳米比亚、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智利、菲律宾、赞比亚、泰国等多家智库的专家学者与中方嘉宾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跃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滕继萌,人大重阳高研周戎、陈甬军,研究员韩桦、贾晋京、曹明弟等围绕“‘一带一路’五周年评估与未来展望”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智库建设”主题进行了大会讨论。

长按关注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聚焦」十六国智库专家共话“一带一路”五周年进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