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大菉镇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十万大山腹地,居住有汉、壮、瑶、苗等民族,是防城区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全镇总人口为48556人,系防城区排名第二的人口大镇。其中重点人口900多名、吸毒人员600余名、在册精神病人80余名;大菉镇辖区环境复杂,因土地、山林等纠纷引发的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突出。

大菉派出所仅有民警5人,协警4人(三男一女),任务繁重,警力薄弱,民(协)警常年超负荷工作。警力不足是大菉派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以公安改革为契机,创新农村警务室

为克服困难,改变辖区治安状况,自2016年公安改革以来,大菉派出所一直在摸索寻求一条适应自身需求的农村警务模式。在此期间大菉派出所逐步将警力前移,鼓励民警走出办公室,深入村屯,贴近群众。探察辖区治安情况以及群众需求,结合案发情况,根据各类居民的分布特点,将辖区分为两类共3个警区,对辖区进行日常的警务工作和管理。

百里警务室

以大菉社区集市为中心,把相邻的万德、坡稔等4个行政村归到百里警务室警区管辖。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该警务室位于镇中心,警区内经营有各类商店,有镇政府、卫生院、信用社、大菉中学、移动营业厅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单位、场所共39家,重点单位5家,是镇最为繁荣的区域,流动人口较多,易发生盗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将“百里警务室”划为一类是区分于农村警区,突出集镇重点管理和防范,有利于集中警力和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山中警务室、那排警务室

除 “百里警务室”警区外的12个行政村,分为以东面山中村为中心的“山中警务室”和西面以那排村为中心的“那排警务室”。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这两个警务室管理的都是离集镇较远的行政村,居住村民相对固定,以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居多,山林和邻里矛盾纠纷较为突出,案件较少。分为二类警务室是有别于一类警务室管理,更需要民警同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在不能天天深入村屯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发挥警务助理和治安积极分子的纽带作用。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民警颁发警务助理聘书

在农村警务室,公安机关倡导的“警力下沉、执法下沉、服务下沉”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强化防管控打,推进农村警务区建设

如果说社区(村)是构成社会的细胞,那么面对千头万绪的治安防控工作,警务室无异于社会的神经末梢。越来越多的工作实践证明,公安工作绝不仅于“打”而更要“防”,将问题杜绝在源头。作为治安情况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大菉派出所在防、管、控、打的路上一直不断纵深拓展。

以科技支撑打造治安电子防控网

随着社会治安的多样性及复杂化,传统的防范措施明显落后,如何提高辖区治安防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菉派出所着眼未来、立足当下,把视频监控的重要性、必要性向镇领导班子汇报,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立了以镇综治办、派出所牵头的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在短短1个月时间把全镇17个自然村、社区的主要路段、复杂地区走了一遍,走访群众约1000人次。每到一个村屯都和村民进行座谈,了解村屯的社会治安情况,宣传视频监控对人身、财产安全的作用等。一系列走访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专项工作组共筹集经费4.8万元。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目前,大菉镇已安装了17套共96个监控探头(不包括公安天网设备),在各村主要出入口或道路均安装监控探头,建成了覆盖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公共复杂场所、交通要道的社会治安电子防控网,率先成为防城港市第一个实现村村有视频监控、路路有探头的乡镇。今年大菉派出所又借助“雪亮”工程在治安较为复杂的“百里警务室”警区增设了24个视频监控点,初步建立起了群防群治的安全防范机制。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视频监控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大菉镇辖区案发数显著下降:

2016年发刑事案件25起

2017年发刑事案件9起,发案率下降64%

截止今年8月,大菉派出所辖区刑事案件发案仅为3起。盗窃案发案率更是同比下降60%

“两有一能”助推精神病人管控

针对“政府相关部门责任不清、“病人家属家庭困难无力监护”、“派出所单打独斗”等问题,大菉派出所开拓工作新思路,结合实际摸索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两有一能”工作法(即有人管、有钱治、能防控),并于2016年在全镇推广。将辖区84名精神病人纳入动态管控,随时掌握他们的活动情况,做到行知轨迹,去知动向,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实现了“病人得到治疗,家属感到满意,群众感到安全,社会保持稳定”的目标。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2017年,大菉派出所创立的“两有一能”工作法得到自治区公安厅的高度表扬,治安总队一行专门到大菉派出所考察该工作法。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到目前为止,大菉派出所共圆满处置精神病人事件共26起,有效维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筑牢群防群治基础,禁毒成效显著

大菉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598名,是毒品重灾区。吸毒人员主要是青壮年为主,部分吸毒人员在吸食毒品的同时也贩卖毒品,给大菉镇的社会治安带来巨大的隐患。

大菉镇派出所根据“公安监管、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整合治保力量、治安积极份子等群防群治力量,完善警民联动、动静结合的群防模式,在辖区开展清毒扫毒行动,为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社区民警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与学生家长签订禁毒承诺书、大力推广“一村一警务助理”的模式、回访吸毒人员家庭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对吸毒人员的举报线索不断收集到民警手中。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今年,大菉派出所仅用四个月,率先完成全年收戒任务。

创新“两个延伸”理念,以“服”赢得民心

“两个延伸”理念,即把警务延伸到偏远村屯,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2017以来,大菉所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社区民警一周两次深入偏远村落走访调查,积极宣传法制工作,安排民警入驻办理相关业务,使三个警务室的便民工作顺利开展,方便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村民报警、办理户籍业务,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我的所队,我的家|大菉派出所创新警务为百姓筑起“安全墙”

农村警务工作改革后,大大缩短了基层民警的出警时间,提高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2016年,大菉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市排名末位(乡镇排名),2017年上升到全市第8名,2018年前三季度均排在全市前列。

往期热门速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