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患害人猛於虎

近四十多年,我國被虎咬死的人數不超過20例。因狂犬病而死亡的,僅2017年就有死亡502例,被狗咬直接要死更是不少。城市和鄉鎮狗患害人猛於虎。

居民被狗直接咬死的,主要被禁養的烈性犬咬死,兒童是主要受害者。

狗患害人猛於虎

狗害死公民生命的多是感染狂犬病死亡。狂犬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動物咬人時唾液中的狂犬病毒侵入人體而致感染,潛伏期一般在三個月內。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經性,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最終因呼吸肌麻痺、延髓性麻痺而死亡。人類對此普遍易感,狂犬病一旦發病,進展速度極快,多數在七天內死亡。目前醫學上還沒有狂犬病發病後還能存活的報道,病死率幾乎百分之百。

城鄉居民養狗時多數人不主動辦理檢疫,全國主管部門統計犬隻總免疫率不到10%,家庭飼養的犬隻身上攜帶大量狂犬病毒。多數養犬人攜犬出門時不牽狗繩,有的人雖然牽著狗繩但不給狗戴口套。城市居民活動空間狹窄擁擠,室外活動場所缺少,人與狗相處時易被狗養傷。被狗咬的人一般會前往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不能保證高枕無憂,注射的狂犬病疫苗可能劣質無效,比如轟動全國的“長春長生”公司疫苗造假案件,單位有組織生產造假。

我國各地方早已出臺有關養犬管理的地方法規或規章,假如法規和規章能得到貫徹執行,養犬人遵守養犬管理規定,狗危害人的機會小,狗患應該不會發生。實際上養犬管理規定,既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又沒有得到養犬人遵守。2018年8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代表傳染病防治法執法檢查組作報告時談及犬類管理對公共健康的影響。傳染病防治法執法檢查組所作報告認為,雖然各地出臺了犬隻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但主管部門責任落實不到位,養犬工作銜接有漏洞,一些制度如辦理養犬證和動物疫苗接種等規定流於形式,監管部門對於城鄉犬類管理重事後處置、輕事前監管。全國人大執法傳染病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建議明確養犬管理牽頭部門,農業、衛生、公安等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形成合力,切實加強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養犬問題的管理,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

地方養犬管理法規對違法養犬行為處罰過輕,主管部門對養犬管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導致養犬違法行為氾濫。狗對公眾最大的威脅傳染傳染狂犬病,狂犬病主要通過咬傷傳播給人,城鄉狗患害人猛於虎,廣大人民群眾感到恐懼和強烈不滿。我們呼籲政府主管部門對養犬行為違法必究,依法嚴懲,徹底消除狗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