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佳鐵路猴石山隧道 在「豆腐塊」里架設鋼筋鐵骨

東北網9月18日訊 (記者 孫英鑫) 猴石山隧道,全長3410米,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境內,是哈佳鐵路最長隧道,因為地質複雜,土質鬆軟,隧道內湧水量大,給隧道挖掘、排水、防水帶來極大困難和挑戰。施工中,鐵路建設者們猶如在“豆腐”裡架設鋼筋鐵骨。

挖掘難:在“豆腐塊”裡架設鋼筋鐵骨

猴石山隧道土質鬆軟,以粉沫狀粘土、礫砂為主,特別是洞頂距地表土層只有3米,洞頂就是農田,施工方每向前掘進一米都有坍塌危險,挖掘條件無異於在“豆腐”裡挖隧道。工程技術人員在隧道洞口採取超前大管棚支護法,就是將40米長的鋼管提前釘進軟土層裡,在土層裡架設一幅鋼鐵骨架,每挖掘一段都要釘進近百根鋼管。把隧道斷面劃分成4個小斷面,施工人員依次在畫好的“格子”裡挖掘,減少坍塌危險,保證施工安全。

哈佳铁路猴石山隧道 在“豆腐块”里架设钢筋铁骨

哈佳鐵路猴石山隧道,在“豆腐”裡架設鋼筋鐵骨。李興海攝

排水難:裝設全國直徑最大最長排水管道

猴石山隧道因地質原因導致巖體裂紋、孔隙大,雨水從巖體裂隙中噴湧而出,最大涌水量每天達120000立方米,超正常湧水量的兩倍以上,施工人員形容為像噴泉裡施工。在東北嚴寒天氣下,這些湧水極易凍結成冰,給施工和以後通車運營帶來極大的難度和安全隱患。

為減少積水對施工和運營影響,施工方採用了超前注漿和徑向注漿措施封堵圍巖裂隙,在巖體的裂隙中注入水泥和高標號抗滲混凝土,把“泉眼”堵住。

湧水既要堵,更要疏,哈佳鐵路隧道與其他地區隧道施工不同,由於冬季氣溫低,凍結快,排水難,施工方使用了內徑1米,壁厚15cm的鋼筋混凝土預製管,埋至地下3米,在最大凍土層之下,保證冬季排水管內的水不會結冰。猴石山隧道成為全國同類型隧道中深埋中心水溝直徑最大、設置範圍最長的隧道。

防水難:新型卡扣把防水板“縫”起來

排水、防水是猴石山隧道施工的重點工程,如果積水大面積滲漏,冬季結冰就會發生線路凍脹,鋼軌變形,給動車運行安全帶來隱患。施工方在隧道洞壁採用保溫型雙層防水板,由加厚的防水板和保溫板組成,這與傳統普通防水層所採用的“土工布+防水板”相比,增加了保溫、防水雙重功能。

新材料更有新工藝,傳統的防水板安裝方式在洞壁上鑽眼,打鉚釘,這樣會破壞洞壁上的防水板,影響保溫防水效果。施工人員進行工藝研發和技術創新,研究設計了一種自鎖卡扣,把兩層防水板和保溫板固定起來,如同把一張張防水板“縫合”在一起,既不破壞隧道洞壁保證防水效果,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