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变革的4个推动力量:技术仍是关键

一些工业和商业部门在物流、供应链和运输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事实上,根据Forbes Insights近期对超过400名高级运输经理的研究表明,65%的人表示这些领域的结构变化都在推动深远的变革。

产业变革的4个推动力量:技术仍是关键

对于在物流、供应链或运输相关能力方面运营的任何人来说,这种程度的变化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但也会带来机遇。

不论你的产品是通过陆运、铁路运输还是海运送达到客户,当前的变化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产业供应商以及管理自己运输需求的供应商必须重新考虑所有因素,从仓库位置到物流技术,再到运送车队和承载战略。

因此,是什么推动了当前产业的变化?Forbes Insights的研究发现,有以下4个主要推动力量:

1.转变经济和产业基础:由于美国的税率低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使得经济快速发展,如加快折旧率和激励政策、吸引离岸资金等,从而帮助扩大需求。由于强大的消费者信心和美国制造业的复苏,大大推动了货运需求、更大的承载量、以及更多的运输工具,这些都增强了生产能力。

总体而言,FTR Freight Intelligence货运研究副总裁Avery Vise表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货运需求的关键指标依然强劲。除了贸易关系造成的任何重大负面影响(现阶段难以预测),货运需求在短期内将带来更强大的货运条件。”

2.“亚马逊”效应的兴起:随着需求的增加,基本的分配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而且是根本的变化。特别是客户对更快收货的需求,迫使各类企业将其商品储存在更接近中间商和终端客户的地方。

“亚马逊效应提高了期望,”宾夕法尼亚州斯梅尔商学院供应链管理临床教授兼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C. John Langley说道:“隔周配送已经远远不够。我们现在就应该对商品进行配送,并在一两天内到达目的地。”

这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另一家大型运输供应商的首席执行官所解释的那样:“货物要进行两次、三次、四次转手才能将货物送到终端用户手中。”但今天,更快地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上意味着“要经历七次、八次或九次转运才能将货物运送到仓库。”总之,这位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对运输最后一英里进行重新定义。”

3.一线技术的进步:如驾驶员供不应求等长途运输挑战可能很快将通过深刻的技术进步来解决。像特斯拉、Waymo、Starsky Robotics和Embark这样的公司已经在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等州测试长途机器人卡车。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开发人员坚持认为他们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广泛实现运输自动化。当然,行业高管必须开始将这些发展纳入中长期规划。

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会立即发生变化。例如,圣地亚哥大学商学院供应链管理研究所的常务董事Mary Long说:“大规模、常规和完全自主的交付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但是,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且会推出一些规模有限的试点。“跟车行驶是下一个重要步骤,”她解释说,“成功的话将有助于打开(真正)无人驾驶或远程驾驶交付的大门。”

具有同样潜在影响力的技术是空投无人机(aerial delivery drone)。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包括beta测试,且成功完成交付。但即便如此,Langley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无人机对当地交付产生重大影响。”

相比之下,各种一线安全技术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今天所有尺寸的卡车都可以配备车道偏离警告器,因此如果他们开始左转或右转,驾驶员会听到警报声。同样,如果前方存在危险,车辆上安装的系统可以减缓车辆速度。其他安全功能包括前视摄像头和雷达,当物体处于盲点时对驾驶员的警报,自适应巡航控制和侧翻稳定性。

4.幕后技术的发展:如果前三种推动力量似乎没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第四个力量,即幕后技术的进步。AI、机器学习、区块链、物联网/远程信息处理,这些和其它的相关工具有潜力为早期采用者提供巨大竞争洞察力和优势。

根据Langley的说法,运输业一直以数据为中心。“但今天,”他继续说道:“我们看到,物联网/远程信息数据收集、数据挖掘、AI和机器学习,所有的这些都增加了计算能力,从而可以专注于做出更好的决策。”这不仅从整体战略和资源规划基础,也包括实时决策,从而推动发展和创新。“选择哪条路线,谁来承运?”Langley问道。那些拥有最佳信息的人将能够优化他们的决策和运营,从而大大提高效率。

对于在物流、供应链或运输相关能力方面运营的人来说,这种程度的变化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但也会带来机遇。公司需要决定是否“观望”或现在采取行动。Langley表示,无论他们做出什么决定,“这些都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原文作者:Insights Team

编 译:信软网

声 明:本文系信软网编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若违规转载使用,本网站将保留追究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