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兰亭序》让有些人的眼力不好使?

千千千里马


看到题主这个题目还真没有理解什么意思,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才明白,题主的意思大概是为什么很多书法家临帖临的都不像,比如启功先生、沈伊默先生写临的《兰亭序》和王羲之的根本就不一样。

才发出《兰亭序》为什么让很多人的眼睛不好使的疑问,其实何止是《兰亭序》呢,这些大师们临写的其它的作品也和原作不一样,有的甚至风格完全相反。


比如启功先生临写的魏碑《张猛龙碑》,如上图,你看像吗?他也不像,启功先生临的这幅《张猛龙碑》虽然有魏碑的气势,但是完全把魏碑的质朴写成了帖学的巧妙,他的这种理解帖,与其说是临写,不如说是用帖学的方法去演绎魏碑,用自己的笔法去书写魏碑,并不是只为了画一个外型。

除此之外,启功先生还临习过很多的古代书法家,包括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他的风格基本都没有变,你一看就知道是启功临的,有很浓厚的启功的风格,包括他临写的王羲之的《兰亭序》。

如上图:启功先生临写的《兰亭序》

无独有偶,大书法家王铎,也临过很多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比如他临写王羲之、王献之的尺牍,我们完全看不到王羲之的感觉,这就是王铎啊,哪有王羲之、王献之的意思啊,可是大师就是这样写。

比如下图是王铎临写的王献之的《豹奴帖》,我们真的看不到一点魏晋时期书法的味道。

我们学习书法,都说理解帖一定要临像,难道是骗人的吗?这些名家大腕为什么写的就不像呢?启功先生临写的《张猛龙碑》、王铎临写的王献之,为什么一点都不像呢?

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理解帖的阶段不同,初学书法临帖是一定要写像的,因为这个时候是书法的学习阶段,写像才能学习到书法的笔法和结构。

而一旦熟练掌握了这些,有了自己的书写语言,就可以选择表达自己了,没有必要亦步亦趋的模仿了。

这个时候的古人的字帖,只是自己演绎的工具罢了。

你觉得呢?


不二斋


谢谢“千千千里马”老师的邀请,

王羲之的《兰亭序》可谓是旷世杰作而且流芳千古,很多书法家用尽心思的去模仿《兰亭序》总是不能达到十分像,甚至连八九分像都要打“折扣”,这的确是有些人眼力不好使了,


确切的说书法是艺术,书法的创作非常注重文化修养,而且还讲究“笔墨有序”,落笔成形,全凭文化修养,差一点“火候”都不行,然而那些模仿书法的人难免会“利益攻心”,存在名利之心是很正常的,总想超越《兰亭序》,所谓“欲速则不达”,自然就“剑走偏锋”了。

眼力不好使,笔意不到位更重要的原因是对《兰亭序》书法的审美太过于局限狭隘,正如“看山便是山”,其实是“看山,山外有山”,本身《兰亭序》是描绘人物故事场景的书法,临摹的人却总是盯着那些冷冰冰的字体,很显然方向错了,眼力就不足了,也不好使了。



临摹书法不只是要准确,更要生动。


诗夜城主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不是让所有人的眼力不好使,就是让书圣王羲之自己再书一遍,他也不会写得与初次写的一模一样的。这就是王羲之的书技的高超之处!



书法创作,与创作环境,创作欲望,创作激情有很大关系,也与中国人的一句俗话“艺高人胆大”,有直接关系。

临写王羲之《圣教序》时,不必求全像,只求学其笔意,只求能得到“晋韵”,才是正理。因为临写到全像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就是职业书法家,也不会把王羲之《兰亭序》临到九分像,正常情况下,能临到七八分像就非常不容易了。



吴昌硕先生临大篆《石鼓文》几十年,刚开始时是追求的形,到后来则是追求的线条和神韵。刘文华临汉碑,也不完全是与帖子上的字一模一样的,他所追求的,是“笔意”,是神彩。学习书圣王羲之《兰亭序》也应该是这样的,不要刻意的去追求百分之百的既形似又有神韵,因为你根本做不到。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无人见过,现在大家学的都是不同版本的模本,可以肯定的说,现在我们学习的《兰亭序》模本,其字形和神韵也只能达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的八分像,连九分像都达不到。



所以说,关于王羲之《兰亭序》让所有人的眼力不好使的问题,还是不讨论,不争论的好。一个学书之人,当下最要紧的,应该是学习古人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三分个性。



学习书法,千人一面,不好!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之。如果各位网友有不同看法,欢迎讨论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谢谢你的提问。书法临摹真的是一个惹是生非的话题,因为它可以引出许许多多的争论来。比如,要不要临摹得像?临摹不像行不行?真的能够临摹的很想像吗?王羲之怎么也写不出第二个《兰亭序》?等等等等。

题主给我们展示了书法大师沈伊黙和启功二位大师的《兰亭序》临摹。首先我们感觉,仅仅是二位大师的临摹差别都不小,何况与《兰亭序》对比一下呢?


题主确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书法学习实践问题,那就是我们临摹书法经典,能不能看准字帖?

如果我们看准了字帖,把王羲之的笔意学出来有问题吗

这几天我看了不少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我感觉赵孟頫对王羲之的笔法心领神会达到了极点。


即使是这样,赵孟頫也没有达到与王羲之笔法一模一样的程度。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赵孟頫对王羲之的笔意领会的非常透彻。

明明王羲之的笔法就摆在那儿了,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看走眼”?就像题主所说的“眼力不好使”了呢?

其实,这不是视力问题,而是观察力问题。

据我所知,沈伊黙先生高度近视,但是他的书法非常自然清新。


赵孟頫的视力也不是很好,大概50以前已经花眼了,但是,赵孟頫的书法一点也看不出来东倒西歪啊。

临摹书法也好,创作书法作品也好,与视力的好坏,关系不是很大

我们感觉,笔法是不是很神秘?其实书法的笔法真的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你看不见它,它却看着你。


所以,只要我们认真看笔画是怎么“写出来”的,都可以看的非常明白。

为什么要看清楚字帖的笔法

第一,这是学习书法经典的必要条件。

笔法都看不明白,怎么进入临摹?临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写”。没有看明白,当然就写不明白。

第二,能不能看明白,这是一个观察力的考验。

学习书法,我们应该接受对自己书法观察力的考察。

只有经过对书法观察力的检验和考察,你才能锤炼出对书法用笔的理解。

怎么样才能锤炼书法的观察力

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书法用笔的起笔,行笔,收笔认真分析,努力按照王羲之每一个字具体的笔画是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就完全解决观察力问题了。

当然,笔法是有空间安排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关注笔意的时候,注意一下笔势,基本不会出严重的观察力问题。

学习书法,是一个相对比较艰苦的过程。

观察准确非常重要,但是,还需要写准确。

不过,你观察准确了,写不准确可以反复练习。

如果观察错误,你再练习,也不会真正掌握王羲之的笔意。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优秀书法家,在临摹《兰亭序》的时候,差别这么大

差别应该有,但是,我们要看差在什么地方了,比如,人家一个横是仰横,你写出来不是仰横,这就是问题。

如果你写出来也是仰横,这就基本对了,至于写得好不好,我们可以分析。

这就是笔意学习。

我们看唐代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的三个临摹,都有差别,但是,总体上,他们的笔意都是对的。

这个说明唐代的临摹,是非常重视笔意的。

临摹书法作品的差别,主要是每一个人的观察理解不一样。

其次是每一个人的手法,即肌肉反射的敏感度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些都不是观察错误的理由。

观察错误,一切都会错,也不会体现出正确理解笔意的意图。

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法高非常完美

学习《兰亭序》的关键还在于基本问题。

书法的基本问题就是“法、意、势”。如果用“法、意、势”去“测量”一下,我们基本都能看得出来王羲之的笔意,至于我们能不能写得一模一样,这是次要的。

学习书法主要是学习笔意,实践的可能性就在这里,是不是?三个唐代《兰亭序》摹本,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学习王羲之,学习他的笔意,这就对了,也是可行的。如果用不可行的“往死里像”那就真的走进死胡同了。

下面是沈伊黙先生的临摹,尽管局部的笔意不是都体会出王羲之的用意了,但是,总体还是相互求了王羲之的精神。

从追求精神到能够有科学方法,这是一次很大的成熟和飞跃。


千千千里马


临帖分阶段性。初学阶段,能力不足,用尽全力也临不到位。中级阶段,能够得到大概的形似。高级阶段,注重的不是笔法学习,他们在临帖时,往往把自己已经形成的用笔习惯带在临帖中。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初级和高级的人,都临不象。



《兰亭序》的临摹者,初唐时期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都有临本。以欧阳询所临的定武本最得右军形神。定武《兰亭序》为石刻本,由于墨迹本的早已不存,而冯承素摹的神龙本,成为了“下真迹一等”的珍品,一直藏于历代皇宫之中。后来的人,都是以定武本的拓片作为学习范本。


在已经形成了自己书风的书法家中,他们不单《兰亭序》临不象,他们临什么都不会在外形上用力的去模仿。只注重于笔法与意态 。而意态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意。虽然同临一本帖,两个高水平的人临出来的面貌形态,肯定不同。

中级阶段的人,由于尚处于学习阶段。他们有了临帖的功底,但还没有转化形成为自已的书风,所以临谁象谁。特别是楷书、隶书的临写,很多人达到了乱真的水平。



行草书的临写,由于作者在写作时会有许多随性而为的即兴发挥,而这些东西模仿出来,无论是谁,都会呆板。有明显的雕琢痕迹。所以,高级别的书家,他们就懂得舍弃。临摹象的人,却有一个共同点:呆滞。


子衿tjk


关键在有没有与王羲之相近的家世、教养和学问、才情。

《兰亭序》是为四十一位知名文人雅集于会稽山阴,饮酒赋诗做游戏所产生的诗赋所作的序言,是文稿。

你什么文化程度?你懂不懂文言?

好,你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那么你懂诗与赋不?

好,你懂。

你书龄多少年?

好,几十年。

可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好多遍。还是没打草稿那幅写得好!何况你?

文章本天成,书法更须天成。

临摹《兰亭序》,褚遂良,大师,可他没冯承素临得像,所以,临摹又不能自我。

怎么能简单归结为“眼力差”?

总而言之,小沈阳演王羲之,你看吗?

尽管小沈阳演别的相当不错。



大悔忆智冰


因为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的思想,心思性格,运笔风格还有人生阅历都不同,在临摹书法必然会融化其中

哲学谚语说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同样的道理,从古至今,永远不会有一摸一样的《兰亭序》!——除非是复制品。

当然啦,临摹书法首先要追求形似,力求逼真完美,但完美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自然规律。

最重要的是在临摹书法中学习原作者运笔技巧,体验书法艺术的熏陶!

我没事临摹启功老师的书法,虽然是个初学者,但可以脱贴自己写喜欢的句子啦。如下图:



桔香的农家生活


《兰亭序》是一篇著名的散文,又是一部名垂青史书法杰作。

它之所以能让很多人跪拜其下,就是被其千变万化的结体和丰富的、不拘成法的、莫测诡异的笔法所征服。以前讨论过这个问题,此乃酒后所书,有些笔法是非常态的非理性的行为,这就造成了书写上的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通常的笔法自在这里就会感到很难适用。尤其是初学者临习起来会感觉非常吃力,甚至还会认为《兰亭序》没所说那么好,不像其他的字一写就像。


尤年1


这个问题提的好呀。临摹就是临摹,不是扫描复印,即是一等一的高手,也不可能一点误差没有。因为靠人的眼睛观察,本身就会有误差,加上手的运动,也会有些微的偏差。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件作品,能临摹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近似,就是高手了。谢谢。






文鼎胡宝岐


简单的说题主的疑惑是,为什么著名的大书家,临出来的《兰亭序》和王羲之的原帖出入那么大?

主要有这么几层原因。

第一层他们本意就是要意临,并不希望自己取复制前人,所以并没有刻意形似,想保持自己的风格。

第二层原因是很难被注意的也是很现实的原因。无论是书法大家,还是刻苦用功临帖,读帖的书法爱好者。

无论你是刻意要一笔一画,做到一模一样,还是想意临出碑帖风貌而已加上自己的书风做出自己的味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一模一样。

也就是那句经典的台词:“皇上…臣妾做不到阿!”

(图二是启功临颜体《竹山堂连句》)

【以下摘自本人昨晚文章,还没写完请有兴趣书友讨论并关注续文】

…“看完后豁然开朗-学习书法到底是追求形似还是神似?

相信很多初学书法的书友都有这样的疑惑。练字临帖的时候究竟是模样形似好呢还是以意临神似方面着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